新课标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五章 第四节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7 18:56:5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课标要求 教学建议 1.了解“3S”技术的概念。 2.掌握“3S”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一、遥感技术 1.概念

利用装在航空器或航天器的光学或电子设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感知的地理信息技术。 2.特点

探测范围大,获取信息速度快,周期短、信息量大,受地面条件限制少,能够实现实时、动态监测等。 3.应用

实时监测洪涝、台风等灾害的形成过程,进行准确预报、预警;能够快速识别地震等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影响范围,并对灾情统计、灾害救援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思考 如何理解遥感是人的视力的延伸? 答案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遥感能够精确地观测到距离更遥远、范围更广阔的事物。 (2)遥感能够更及时、更持久地监测事物的发展变化。

(3)遥感能观察到可见光之外人眼看不见的光线,如紫外线、红外线、微波等。 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1.组成

由卫星星座(空间部分)、地面监控系统(地面控制部分)和信号接收系统(用户部分)三部分组成。 2.特点

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 3.应用

可以精确定位,帮助用户在遭遇自然灾害或面临风险时发出求救信号,及时报告位置和受灾情况,有效缩短救援搜寻时间。 判断

1.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定位和导航。( √ )

2.要实现地面接收机的定位,地面观测者最少要接收到4颗GPS卫星的信号。( √ ) 3.GPS卫星发送的导航定位信号是一种可供无数用户共享的信息资源。( √ )

4.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能为用户提供连续、实时的三维位置、三维速度和精密时间,但受天气影响较大。( × ) 三、地理信息系统 1.概念

是对地理数据进行输入、处理、存储、管理、查询、分析、输出等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2.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利用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等提供的地理数据,进行自然灾害动态监测,预报预警、快速确定受灾范围及受灾情况,为制定减灾预案、评估损失和指导灾后恢复重建等提供依据。 判断

1.地理信息系统可以用来处理任何数据。( × )

2.凡是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都可以借助GIS。( √ )

3.通过一定的方式将所要表示的内容转变成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与纸质地图最基本的差异。( √ )

4.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有效地完成对土地利用状况的监控和管理。( √ )

探究点一 遥感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材料一 在过去的2 200年间,我国共发生大水灾1 600多次,大旱灾也有1 600多次。1977年以前的508年中,称得上“风调雨顺”的年份仅有7年。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灾的耕地比重每年都在40%左右。

材料二 据国土资源部网站消息,随着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接近尾声,全国遥感监测“一张图”工程建设也渐入正轨。工程任务于2010年1月底前基本完成,首次实现全国全覆盖遥感监测,并通过该数据库与国土资源管理相关业务数据库挂接,为实施建设用地全面监管提供基础信息平台。

1.水旱灾害是我国严重的自然灾害,它的频发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填灾害区名称)。我国夏季多暴雨,暴雨在山区可能诱发泥石流、滑坡等________灾害。目前人类尚不能控制水旱灾害的发生。我国通过大规模的________和营造防护林等改善________________的工程措施,来减轻灾害的损失。

答案 东部平原地区 地质 治河 生态环境

2.我国和世界发达国家一样,对大尺度天气系统和大范围自然灾害的研究水平,目前处于( )

A.跟踪阶段——实时报告事象的发生、过程、影响

B.探索阶段——寻找科学的研究方法,凭经验预测其发展变化 C.预报阶段——根据发生机制,预测将发生的时间、强度、发展和影响 D.控制阶段——虽不能控制其发生,但能对发生时间、强度和演变加以控制 答案 C

3.简要说明遥感技术在监测灾害与普查资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答案 提供图像数据资料,跟踪监测、预报等。

遥感技术在环境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应用领域 具体内容 监测荒漠化、土壤盐渍化、海上冰山漂流、海洋生态、环境监测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植环境灾害监测 被变化、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等 旱情、洪灾、滑坡、泥石流、灾害监测 地震、农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

1.热红外遥感影像亮度可反映地物表面温度,地物的表面温度越高,在影像中就越亮。晴天

有利于防灾减灾 有利于人们了解环境变化,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