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概论详细习题及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5/2 20:38:5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四章 地质年代与地质作用概述 一、填空题

1、地质年代单位为宙、代、纪、世四个大的时代单位。 2、年代地层单位为宇、界、系、统四个大的地层单位。

3、古生代分为寒武纪()、奥陶纪(O)、志留纪(S)、泥盆纪(D)、石炭纪(C)、二叠纪(P)纪六个时代单位。 二、判断题(正确∨,错误×)

1、古生物组合形态简单,地层可能老也可能新,而古生物形态组合越复杂,则所代表的地层一定较新(×)。

2、因为古生物发展是由水生到陆生,所以当地层中含有陆生的生物化石,指示地层老;而地层中的古生物化石为水生的生物时,指示地层新(×)。

3、如果地层未发生倒转,则上部地层新,下部地层老(∨)。

4、当地质体发生穿插切割关系时,判断的基本原则是切割者新,被切割者老(∨)。

5、生物进化演化过程是均匀等速向前发展的,即每隔一定时间,生物就向前发展一步(×)。

6、受局部气候影响,即使同一时间段内,全球的古生物总貌也不可能一致(×)。

7、地质历史上由于不可知的灾难性事件,导致了一些生物灭绝,但随着地球环境条件的改变,这些灭绝的生物又重新发展起来(×)。

8、相对地质年代是利用古生物的演化规律来确定,但不能确定地层的准确的绝对年代(×)。

9、各纪的时代划分上,早古生代奥陶纪两分,其它为三分(∨)。 10、晚古生代的石炭纪和二叠纪均为两分(∨)。 11、中生代白垩纪为两分(∨)。

12、新生代的新近纪和第四纪为两分(∨)。 三、选择题

1、蕨类植物比菌藻类植物出现的(B),裸子植物比被子植物出现的(A)。

A、早 B、晚

2、侵入体比被侵入的地层(A),岩石地层单位中群( )组。

A、新、大于 B、老、大于

C、新、小于 D、老、小于

3、隐生宙包括的地质时代为元古代、太古代和冥古代,由老到新它们的时代排列顺序为(C)。

A、冥古代—元古代—太古代 B、元古代—太古代—冥古代

C、冥古代—太古代—元古代 D、太古代—元古代—冥古代

4、古生代由老到新各纪的顺序正确的是(A)。

A、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 B、寒武纪—奥陶纪—泥盆纪—志留纪—石炭纪—二叠纪 C、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二叠纪—石炭纪 D、寒武纪—志留纪—奥陶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 第五章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一、填空题

1、地质构造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即 褶皱 和 断裂 。 2、岩层的产状三要素为 走向 、 倾向 、 倾角 。 3、岩层产状可分为 水平 、 直立 、 倾斜 三种类型。 4、地层的接触关系可分为 整合 、 不整合 。 5、不整合接触分为 平行整合 、 角度不整合 两类。 6、褶皱的基本形态分为 背斜 、 向斜 两种类型。

7、一个褶皱内各相邻褶皱(岩层)面上的枢纽构成的面称为 轴面 。 8、组成褶皱的同一岩层面上的最大弯曲部分的各个点的连线称为 枢纽 。

9、根据褶皱的轴面和两翼产状,褶皱可分为 直立褶皱 、 斜歪褶皱 、 倒转褶皱 、 平卧褶皱 。

10、根据节理的力学性质分为 剪节理 、 张节理 。 11、断层要素分为 断层面 、 断盘 。

12、正断层常见的组合类型为 阶梯状 、 地垒 、 地堑 。 二、判断题(正确∨,错误×)

1、巨大的褶皱山系是地壳垂直运动的结果(×)。

2、整合地层与平行整合地层总是表现为地层产状的一致性(∨)。 3、当向斜和背斜连续时,翼部可以共用(∨)。 4、断层面是平直的(×)。 5、断层面可以具有一定宽度(∨)。 6、走向滑距总是大于倾斜滑距(×)。 7、水平滑距总是大于走向滑距(∨)。 8、飞来峰是推覆体风化的残留物(∨)。 9、地壳运动史上鞍山运动早于吕梁运动(∨)。 10、四堡运动早于晋宁运动(∨)。

11、广西运动发生于早古生代,苏皖运动发生于晚古生代(∨)。 12、广西运动对应欧洲的加里东期,苏皖运动对应欧洲的海西期(∨)。 13、印支运动发生于三叠纪,燕山运动活动于侏罗纪和白垩纪(∨)。 14、发生于新生代的地壳运动称新喜马拉雅运动,欧洲称新阿尔卑斯运动,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和新喜马拉雅运动统称为阿尔卑斯期(∨)。 三、选择题

1、平行不整合说明地壳可能发生过(A)运动,角度不整合一般说明地壳发生过(B)运动。

A、升降 B、水平

2、某一沉积环境下,沉积的地层厚度大于该环境的水体深度,说明地壳曾经(B),相反沉积的地层厚度小于该环境的水体深度,则说明地壳曾经(A)。 A、抬升 B、沉降

3、背斜的核部地层(B),向斜的核部地层(A)。 A、新 B、老

4、箱状褶皱的转折端(A),翼部产状(C)。 A、宽 B、窄 C、陡 D、缓

5、隔挡式褶皱背斜(B),隔槽式褶皱向斜(B)。 A、宽缓 B、紧闭

6、当岩层受到挤压发生弯曲时,内凹侧的地层受到(B)作用,外凸侧地层受到(A)作用。

A、拉张 B、挤压

7、平卧褶皱两翼地层倾向(A),斜歪褶皱两翼地层倾向(B)。 A、相同 B、相反

8、正断层多数情况下造成地层(B),逆断层多数情况下造成地层(A)。 A、重复 B、缺失

9、阶梯状断层属于(A)组合类型,叠瓦状构造属于(B)组合类型。 A、正断层 B、逆断层

10、组成地垒的两个断面倾向(B),组成地堑的两个断面(B)。 A、相同 B、相反

11、前寒武的地壳运动中,鞍山运动属于( ),吕梁运动、四堡运动和晋宁运动属于( B )。

A、太古代、太古代 B、太古代、元古代

C、元古代、太古代 D、元古代、古生代

第六章 地震作用 一、填空题

1、按震源深度的不同,可将地震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 2、地震有多种成因,按其成因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陷落地震。 第七八章 岩浆作用与变质作用 一、填空题

1、按照岩浆是否喷涌至地表可分为喷出作用 、侵入作用。

2、根据SiO2含量,岩浆可分为酸性、中性、基性、超基性四种基本类型。 3、火山喷发的类型可分为熔透式、 裂隙式 、中心式三种类型。 4、火山碎屑按其粒径大小可分为火山集块、火山角砾、火山灰、火山尘。 5、火山喷出物按其性质可分为气态、液态和固态3种。

6、岩浆的分异作用可分为熔离分异、结晶分异、气态分异三种形式。 8、变质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温度、压力、化学活动性流体。

9、变质作用的方式分为碎裂变形作用、重结晶作用、重组合作用、交代作用四种。

10、变质作用的基本类型包括接触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四种。

二、判断题(正确∨,错误×)

1、矿物的脱水反应属于交代作用,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有物质的带出(×)。 2、气态分异作用是岩浆分异作用的一种,是岩浆早期的一种分异作用(×)。 3、岩浆的侵入作用为火山活动的一种形式(×)。 4、基性岩浆温度比酸性岩浆温度高(∨)。

5、暗色矿物铁镁矿物含量高,浅色矿物硅铝矿含量高(∨)。 三、选择题

1、交代作用过程中,(B)为主要因素,重结晶作用中,()为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