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设计湘教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0 6:03:0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7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设计(湘教版) 第 八周二 1 无处不在的力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通过各种体验活动感受力是无处不在4单元 力与运动 的,并能与同学交流活动中的感受。 2.能将力对物体产生的影响初步分类,并能判断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力并由此产生了何种影响(作用效果)。 3.在“弯道‘竞走’”的体验活动中,能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有关。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活动中勇于探索,善于总结经验,乐于合作与交流,体验到力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科学知识 20 × 20

1.知道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力,知道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能使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力的单位是“牛顿”,用符号“N”表示。 2.知道力有大小和方向,力的作用效果与此有关。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小铁球,木质斜面(斜面要比较长),条形磁铁;人们生产生活中应用力的图片。 学生准备(以小组为单位):海绵(手按下去须有一定反弹的感觉)、厚纸条(做蛇形弯道用)、胶带、乒乓球、记录纸。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帆船在海面上航行,想想船受到了哪些力? 师:对,就像你们回答的那样,水的浮力使船只漂浮,风力让船只前行,力的作用远不止这些,让我们一起来体验力的作用吧。 20 × 20

二.活动1.体验 力的作用 教师提出相应的要求,人人都要参与、要有秩序,要明确每一种体验活动的操作方法。 让学生带着思考进行体验:向对方用力时,对方有回应吗?如果有回应,和你用力的方向一样吗? 人与物体可直接感知的力:进行“提水”、“推门”、“掰手腕”等活动。 物体与物体之间须间接感知的力:进行“压海绵”、“用磁铁改变运动小铁球的快慢和方向”等活动。思考:“力使物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2.交流:力对物体可以产生哪些影响? 学生先进行组内的交流,然后再组织全班的交流。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之上,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帮助他们认识到:提、推、拉、压、吸引都是力,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大小和方向,力能使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发20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