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生态学复习题整理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9 22:05:0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园林生态学》复习题 一、填空

1、生态系统是由两大部分组成的,即有生命类与无生命类,其中有生命类又包括以下三个组成部分,即 生产者 、 消费者 、 分解者 。

2、大气水分种类分为 液态 、 气态 、 固态 三类。

3、由于人类有意或无意将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该生物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为 生态入侵 。

4、温室气体主要指 CO2 、 CH4 、 CFCs 、其中 CO2 对增温起着重要的作用, CFCs增温的潜力最大。

5、现代环境问题可分为三大类: 原生环境问题 、 次生环境问题 、 社会环境问题 。 6、光对生物的生态作用主要由 光质 、 光强 、 光照时间 三方面构成。 7、北方在引种时,可利用 短日照 处理来促使树木提前休眠,准备御寒,增强越冬能力。 长日照 通常可促进植物营养生长。

8、种群数量的变化是种群动态的重要标志,取决于种群的 迁入 与 迁出 , 出生 和 死亡 这两组对立的过程。

9、城市绿地的功能是综合的,具有生态环境效应、 生产功能 和 美学 效应。 10、相对湿度受到环境温度的调节:温度增加,相对湿度 降低 ;温度降低,相对湿度 增加 。

11、反馈分为 正反馈 和 负反馈 。 负反馈 可使系统保持稳定, 正反馈 使系统偏离加剧。

12、A、B两种植物生长在一起时,A植物生长受到抑制,B植物不受影响的现象叫作 偏害作用 ;A植物和B植物的生长发育都得到促进,称为 互利作用 。

13、生态学研究对象很广,但生态学家对其中4个组织层次特别感兴趣,即 个体 、 种群 、 群落 、 生态系统 。

14、城市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是多方面的,其中,城市绿地净化环境的效应表现在能 吸尘 和 杀菌 、 吸收有害气体 。

15、在热带雨林中,有很多柱状的茎和板状根的常绿木本植物分属不同的科,还有热带荒漠环境中的许多肉质植物,它们的亲缘关系都很远,这些现象说明了不同种类植物对相同环境的 趋同反应 现象。

16、景观和景观要素的关系是相对的。景观强调的是 空间异质性 ,景观要素强调的是 均质同一性 。

17、两个和多个群落之间(生态地带)的过渡区域,称为 群落交错区或者生态交错区或者生态过渡带 。

18、近代城市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包括

(1)城市人口爆炸、 (2)交通拥挤,居住环境恶劣 (3)城市超负荷运转 (4)城市水资源短缺 (5)城市环境污染严重

二、名词解释

1、生境:由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的,特定生物体或群体栖息地的生态环境称生境(habitat)。

2、种群:是在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3、层片:由相同生活型或相似生态要求的种组成的机能群落

4、黄化现象:一般植物在黑暗中不能合成叶绿素,但能形成胡萝卜素,导致叶子发黄,称 为黄化现象。

5、食物链: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和物质,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在生态系统中传递,

6、优势种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植物称为优势种。 各种生物按其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排列第链状顺序称为食物链。

7、短日照植物:日照短于某一数值或黑夜超过某一数值才能开花的植物。

8、原生演替:指在原生裸地上发生的演替过程,也称为初生演替,是生物在从前从未定居过的裸地上定居并导致顶级群落对该生境的首次占有。

9、趋异适应:同一种植物的不同个体群,由于分布地区的间隔,长期接受不同环境条件的综合影响,于是在不同个体群之间就产生了相应的生态变异,这是同种植物对不同综合环境条件的趋异适应。

10、建群种:群落的不同层次有各自的优势种,其中优势层的优势种起着构建群落的作用,常称为建群种。

11、斑块(镶嵌体):指在外貌上与周围地区(本底)有所不同的一块非线性地表区域。 12、生活型:植物对环境条件的长期适应而在外貌上反映出来的植物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