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编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复习资料---现代管理学名师精品资料.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8 15:59:4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而且也是政治问题。 时间第一的观念; 效益第一的观念; 人才第一的观念。 17、 管理的择优原则

整体优化原则; 全面比较原则;

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原则; 18、 发展战略的构成要素

一个科学的发展战略,是由战略指导思想、战略方针、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和战略措施等要素所构成的完整体系。

19、 权变观念在领导方式方面的作用

领导方式的好坏,不仅取决于领导者本人的素质和能力,而且还取决于许多客观的因素,用公式表示为:领导方式=?(领导者的素质和能力、被领导者的特点、领导的环境等)。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针对不同的被领导者、不同的环境而采取相应的领导方式。 三种不同的领导方式: 专制的领导方式; 民主的领导方式;

分散的领导方式。 20、 创新是一个管理过程

搜寻、选择、实施。 21、 决策的涵义

狭义的决策是“拍板定案”。广义的决策是指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提出、选择并实施行动方案的全过程。 决策的涵义有以下四个要点: 决策要有明确的目的; 决策是一个过程; 决策的核心是选优;

现代决策一般是指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 22、 决策的准则

管理的核心是决策,决策的核心是选优。

西蒙提出用“令人满意”的准则代替“最优化”准则。西蒙提出的“令人满意”的决策准则是符合实际的,也是符合唯物辩证法的。 23、 计划的效率性

计划不仅要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而且要合理利用资源和提高效率。既要“做正确的事”又要“正确地做事”。 24、 计划编制的原则

科学性原则,统筹兼顾的原则,重点原则,弹性原则,

瞻前顾后、综合平衡的原则,群众性原则,计划修正原则。 25、 协调的涵义

协调,就是协商问题和调节关系。

协调和指挥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区别主要表现在: 指挥的直接作用对象是人,即被管理者;而协调不仅仅是人,还包括财和物。人事协调对象中最重要的因素; 协调是对不统一、有偏差之类现象和情况的处理,其直接目的是改善各要素间的联系状况,实现各要素协调一致,密切配合的关系;但指挥并不单纯着眼于改善联系状况,实现良好配合,还包括力量的部署、前进的方向和方法的选择等内容;

指挥可以用于协调,可以具有协调的意义;协调往往可通过指挥得到实现,协调又利于提高指挥的有效性。 26、 激励的方式

尊重激励、磋商激励、沟通激励、赞扬激励、奖罚激励、榜样激励、表率激励、目标激励。 27、 监督的基本原则

目的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异体监督原则、超前监督原则、经济性原则。 28、 审计监督

审计监督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监督。

29、 评价的原则

目标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激励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