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新人教版小学6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10:30:5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3)想一想:圆是由什么线围成的?

师生交流后得出结论: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 2.导入新课。

从奇妙的自然界到文明的人类社会,从精巧的手工艺品到气势宏伟的各种建筑……到处都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圆。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探寻“圆”的奥秘吧!

(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二、探索新知

1.用圆规画圆。

(1)你能想办法在纸上画一个圆吗?

学生交流画圆的方法:用圆形茶杯盖画、用三角尺上的圆洞来画、用圆规画……

提问:你认为用哪种方法来画圆最方便呢?

引导学生得出:用圆规来画圆最方便,可以根据要求画出各种大小不一的圆。 (2)介绍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圆规有两只脚,装有针尖的脚和装有铅笔的脚,先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纸上,再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最后让装有铅笔的一只脚旋转一周,这样就画好了一个圆。(教师一边介绍画圆的步骤一边示范)

(3)学生尝试画圆。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4)投影展示,交流经验。 2.圆的各部分名称。 (1)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投影出示教材第58页圆规画圆的图形。

教师引导学生看图,指着图形介绍圆的各部分名称:用圆规画圆时,针尖所在的点叫做圆心。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半径的长度就是圆规两个脚之间的距离。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2)练一练。

①教材第58页“做一做”第1题。

用圆形杯子盖、三角尺画出一个圆,找出这个圆的圆心。 (可以将圆形纸片对折两次,折痕的交点就是圆心。) ②教材第58页“做一做”第2题。

用圆规画一个半径是2cm的圆,并用字母O、r、d标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

径。

在汇报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强调画图的规范性。 3.圆的特征。

(1)提出小组交流探索的目标。

用圆规画几个大小不同的圆,剪下来,沿着直径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会有什么发现。

(2)学生进行小组操作活动。

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提醒学生用剪刀时注意安全。 (3)组织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明白以下知识:

①把圆沿任何一条直径对折,两边可以重合。 ②一个圆里的半径有无数条,直径也有无数条。

③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直径的长度是半

1d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也就是“d=2r或r=”

22d[板书:d=2r或r=(在同一个圆内)]

2(4)小组交流讨论。

圆的中心位置是由什么决定的?半径决定圆的什么?

交流得出:圆的中心位置由圆心决定,圆的大小由半径决定。圆心确定了,圆的中心位置就确定了;半径确定了,圆的大小就确定了。

4.设计图案。

(1)用圆可以设计出许多漂亮的图案,下面的图形就是用圆规和直尺画出来的。你知道是怎么画出来的吗?

(2)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教师依次出示画图步骤。 (3)请学生试着用圆规和直尺画一画图形。 三、反馈完善

1.教材第60页“练习十三”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画,再指名说说是怎样画的。 2.教材第60页“练习十三”第2题。

先在教材上填空,再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3.教材第60页“练习十三”第3题。

教师可以出示一枚圆形的硬币,让学生帮忙找出它的直径。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与操作,然后引导学生自学教材中本题的操作方法,测量出硬币的直径后,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通过这种方法得到的就是圆的直径?交流后让学生

明确通过移动尺子或用两个三角板同时夹住圆并垂直于刻度尺来测量出的就是圆内“最长的线段”,也就是直径。

4.教材第60页“练习十三”第4题。

这道题涉及到生活中画圆的问题,不能用圆规画圆。可以找一条5米长的绳子,两个人分别抓住绳子的两端,一人当圆心站着不动,另一个人拉直绳子绕圆心走一圈,走过的轨迹就是一个圆。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五单元 圆

课题:圆的周长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含义,初步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判断及动手操作的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结合祖冲之的资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投影出示教材第62页情境图。

教师介绍:圆桌和菜板都有点开裂,需要在它们的边缘箍上一圈铁皮。 问题1:铁皮箍在哪里呢?

(圆桌和菜板边缘一周。像这样,围成圆的曲线的长是圆的周长。) 问题2:分别需要多长的铁皮呢?这实际上就是求什么? (求铁皮的长度,实际上就是求圆的周长。)

2.导入新课。

我们学过了四边形的周长,如长方形、正方形等等。圆的周长又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的周长。(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二、探索新知

1.探索圆的周长的测量方法。 (1)交流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 方法一:拿卷尺或皮尺直接绕一圈量。

方法二:把圆形物体在直尺上滚一圈,量出长度。 方法三:拿线在圆形物体上绕一圈,量出线的长度。

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进行演示,也可以让汇报的学生进行演示。 (2)启发思考。

教师:除了上面的方法,还可以怎样求圆的周长呢? 2.探索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1)了解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

让学生把课前准备的4个圆片摆在桌面上,观察思考圆的周长和什么有关。 通过观察发现:圆的周长和圆的大小有关系,圆的大小取决于圆的半径和直径,直径越长,圆就越大,圆的周长就越长,说明圆的周长和直径存在一定关系。

(2)探究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4个圆形纸片,四人一个小组由小组长分工,一人测量一个圆的周长,并将测量的结果汇总在实验报告单中,安排一人负责记录数据,并用计算器计算出圆的周长与该圆的直径的比值,并把结果填入下表中。

物品名称 周长 直径 周长的比值 直径(保留两位小数)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展示。

各小组学生汇报自己的测量结果和计算结果,教师把不同的圆的有关数据通过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

(4)观察发现。

提问:通过观察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