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题 第十三章 心功能不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3 22:39:5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心功能不全

一、单选题

1.心力衰竭概念的主要内容是

A. 心肌收缩功能障碍 D. 心输出量相对下降

B. 心肌舒张功能障碍 E. 心输出量不能满足机体需要 C. 心输出量绝对下降 [答案] E

[题解] 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心脏的收缩和(或)舒张能够发生障碍,使心输出量绝对(或)相对下降,即心泵功能减弱,以致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病理生理过程或综合征。

2.引起心肌损害导致舒缩功能障碍的直接因素是

A. 动脉瓣膜关闭不全 D. 心肌炎

B. 室间隔缺损 E. 肺源性心脏病 C. 高血压 [答案] D

[题解] 心肌炎是由于致炎因素引起的心肌损害,是直接引起心肌舒缩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之一。而动脉瓣膜关闭不全、室间隔缺损、高血压和肺源性心脏病均是引起心脏负荷过重的因素。

3.引起心脏容量负荷过重的因素是

A. 动脉瓣膜狭窄 D. 肺源性心脏病

B. 肺动脉高压 E. 动脉瓣膜关闭不全 C. 肺栓塞 [答案] E

[题解] 动脉瓣膜关闭不全患者因动脉内血液在心室舒张时返流至心室,引起舒张末期容积增大,使心脏容量负荷过重。而动脉瓣膜狭窄、肺动脉高压、肺栓塞和肺源性心脏病是引起心脏压力负荷过重的因素。

4.引起心脏压力负荷过重的因素是

A. 高血压 D. 动静脉瘘 B. 室间隔缺损 E. 慢性贫血 C. 甲亢 [答案] A

[题解] 高血压患者由于主动脉内压力增高,使心室射血阻抗增大可引起左室压力负荷过重。而动静脉瘘、室间隔缺损、甲亢和慢性贫血均是引起心脏容量负荷过重的原因。

5.Ⅲ级心功能不全的表现是

A. 在休息时无症状和体征 B. 轻体力劳动时无症状和体征

C. 一般体力劳动时可出现气急、心悸

D. 轻体力劳动时即出现心衰的症状和体征 E. 安静时即出现心衰的症状和体征 [答案] D

[题解] 根据心力衰竭病情严重程度分为:①轻度心力衰竭:由于代偿完全,处于一级心功能状态(在休息或轻体力活动情况下,可不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体征)或二级心功能状态(体力活动略受限制,一般体力活动可出现气急、心悸)。②中度心力衰竭:由于代偿不全,心功能三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轻体力活动即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体征,但休息后可好转)。③重度心力衰竭:完全失代偿,心功能四级(安静情况下即可出现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完全丧失体力活动能力,病情危重)。

6..下述哪一因素不会引起低输出量性心力衰竭?

A. 冠心病 D. 心肌炎 B. 严重贫血 E. 高血压病 C. 心瓣膜病 [答案] B

[题解] 引起低输出量性心力衰竭的原因有冠心病、高血压、心瓣膜病、心肌炎等。严重贫血是引起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的原因。

7.横桥是下述哪一种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

A. 肌球蛋白 D. 肌钙蛋白

B. 肌动蛋白 E. 收缩蛋白 C. 向肌球蛋白 [答案] A

[题解] 收缩蛋白主要由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组成。粗肌丝的主要成分是肌球蛋白,分子量约500 000,它的一端游离形成横桥,可直接与细肌丝中的肌动蛋白上位点结合引起肌肉收缩,所以横桥是肌球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

8.横桥的主要作用是

A. 与Ca2+结合产生变构效应 B. 与Mg2+结合产生激活作用

C. 与肌动蛋白上“作用点”可逆性结合 D. 与肌动蛋白上“作用点”不可逆性结合 E. 与肌球蛋白上“作用点”可逆性结合 [答案] C

[题解] 粗肌丝中肌球蛋白上的横桥主要作用是可与肌动蛋白特殊的“作用点”可逆性结合。当结合后可拉着细肌丝沿着粗肌丝滑行,心肌即收缩;若当解离时,即心肌舒张。

9.有关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特点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心输出量较发病前有所下降 B. 心输出量可高于正常水平 C. 回心血量多于正常水平 D. 心脏负荷明显增大

E. 其产生主要原因是高血压病 [答案] E

[题解] 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时心输出量较发病前有所下降,但其值仍属正常,甚或高于正常,造成这类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高动力循环状态,患者血容量扩大,静脉回流增加,心脏过度充盈,心输出量相应增加,心脏负荷显著增大。高血压病不会引起高动力循环状态,而是引起低输出量性心力衰竭的原因。

10.下述哪一因素不会使心肌的收缩性减弱?

A.心肌收缩蛋白和调节蛋白被破坏 D. 心肌兴奋-收缩耦联障碍 B.心肌能量代谢紊乱 E. 心肌肥大的不平衡生长 C.急性低钾血症 [答案] C

[题解] 心肌收缩蛋白和调节蛋白被破坏、心肌能量代谢紊乱、心肌兴奋-收缩耦联障碍、心肌肥大的不平衡生长均可引起心肌收缩性减弱。急性低钾血症时,肌膜对Ca2+的通透性升高,Ca2+内流加速使兴奋-收缩耦联增强,收缩性升高。

11.临床上引起心肌细胞坏死最常见的原因是

A.病毒感染 D. 阿霉素中毒 B.细菌感染 E. 急性心肌梗死 C.锑中毒 [答案] E

[题解] 当心肌细胞受到各种严重的损伤性因素,如严重缺血缺氧、细菌与病毒感染、中毒(锑、阿霉素)等作用后心肌细胞均可发生坏死。在临床上,引起心肌细胞坏死最常见的原因是急性心肌梗死后出现严重的缺血缺氧。

12.下述哪一因素不是心衰时氧自由基产生增多的原因?

A.儿茶酚胺的大量分泌和自氧化 D. 磷脂酶A2受抑制 B.肿瘤坏死因子合成分泌增加 E. 黄嘌呤氧化酶被激活 C.γ-干扰素合成分泌增加 [答案] D

[题解] 心衰时氧自由基的主要来源是:儿茶酚胺的大量分泌和自氧化;促炎性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γ-干扰素等)合成分泌增加,引起白细胞呼吸爆发;黄嘌呤氧化酶激活;线粒体呼吸功能异常,氧分子的单电子还原增加;磷脂酶A2激活,通过前列腺素大量合成。上述这些因素均会使心肌氧自由基产生增多。而磷脂酶A2受抑制,会使氧自由基产生减少。

13.心力衰竭时出现能量利用障碍的最常见原因是

A.心肌过度肥大 D. 肌浆网Ca2+摄取能力减弱 B.心脏缺血缺氧 E. 肌钙蛋白与Ca2+结合障碍 C.维生素B1缺乏 [答案] A

[题解] 由于能量利用障碍而发生心力衰竭最常见的原因是长期心脏负荷过重而引起心肌过度肥大。过度肥大的心肌其肌球蛋白头部ATP酶的活性下降,即使心肌ATP含量是正常,该酶也不能将化学能转为机械能,供肌丝滑动。心肌缺血缺氧和维生素B1缺乏是引起ATP生成减少的原因,肌浆网Ca2+摄取能力减弱和肌钙蛋白与Ca2+结合障碍是引起心肌兴奋-收缩耦联障碍的原因。

14.能将心肌的兴奋与耦联联系在一起的因子是

A.Ca2+ D. K+ B.Mg2+ E. Na+ C.Cl-

[答案] A

[题解] 心肌的兴奋是电活动,而收缩是机械活动,将两者联系在一起的是Ca2+,它把兴奋的电信号转化为收缩的机械活动,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15.启动心肌收缩的[Ca2+]的阈值是

A.10-3mol/L D. 10-6mol/L B.10-4mol/L E. 10-7mol/L C.10-5mol/L

[答案] C

[题解] 启动心肌收缩的[Ca2+]的阈值是10-5mol/L;引起心肌舒张的[Ca2+]的阈值是10-7mol/L。

16.心肌肌浆网Ca2+摄取能力下降的后果是

A.心肌收缩性下降 D. 心肌能量利用障碍

B.心肌不能充分舒张 E. 肌钙蛋白与Ca2+结合障碍 C.心肌能量产生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