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的现状及对策会计学毕业论文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10:20:5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xxxxxxxx届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业内部忽视对应收账款的管理,管理机制效率低下,管理意识淡薄是造成应收账款比例过高的主要原因。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外部因素

1、商业竞争来源于激烈的市场竞争,这是企业发生应收账款的主要原因。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作用迫使企业以赊销或其他优惠方式招揽顾客,以此提高销售数量,但同时也引起了大笔大笔的赊销业务发生,应收账款也由此增加。

2、销售和收款的时间差距。由于结算方法的缘故,商品成交的时间和收到货款的时间经常不一致,这也导致应收账款的形成。结算手段越落后,结算所需要的时间就越长,销售企业只能承认这种现实并承担由此引起的资金垫支。

3、中小企业社会服务体系尚不完善,企业之间相互拖欠货款现象比较严重,造成正常流动资金被大量的应收账款所挤占企业资金紧张,融资困难,购货企业将赊购作为融资的一种手段。

4、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建立,很多企业故意拖欠账款,社会普遍缺乏诚信。

(二)内部因素

1、企业防范意识淡薄。由于企业自身政策导向错误,缺乏必要的防范意识,尤其是在当前买方市场形成的条件下,饥不择食,对客户不分青红皂白迁就让步,产品赊销既不签订合同,也不签订分期还款协议。一些企业的经营者由于对客户资信状况调查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普遍只重销售而忽视包括应收账款管理在内的内部管理,应收账款责任部门不明确,对账不及时,催收不力。

2、企业内部控制措施不到位。在现代社会激烈竞争机制下,企业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给销售人员下达任务指标,工资按绩效销售数量提成来诱使销售人员为了个人利益盲目采取赊销、折扣回扣等促销手段争取客户、争夺市场,片面追求高利润,却忽视了应收账款的大幅度上升及应收账款潜在的损失,同时也会增加企业的收账费用。企业内部分工协作不合理,职责不明,约束机制不健全,导致应收账款长期挂账,企业虚盈实亏,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对于应收账款管理无论是经验还是理论都十分缺乏,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办法,缺少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

3、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失当。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不到位、信用政策制定不合理、日常

第 4 页 共 13 页

xxxxxxxx届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行为不规范、对应收账款的及时记账、清理、催收,并定期与对方对账核实的工作不到位,且企业管理层对企业赊销业务的发生也没有严格控制等因素都是导致企业自身承担风险和蒙受损失的导火线。更有甚者,心怀叵测、蓄意加大应收账款以暗中捞取好处。

4、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债务纠纷意识不强。外加目前缺少政府对中小企业完备的法律支持体系,且司法程序繁琐,对中小企业法律咨询服务也跟不上,中小企业利益得不到保证。在企业遭遇恶意拖欠账款时,因为法律诉讼的成本费用高、裁定执行效果不好,难以用法律手段捍卫权利。无奈之下或者求助于民间的“讨债机构”通过一些不合法的方式强行要债,或者转而靠拖欠其他企业账款弥补漏洞,形成恶性循环,企业的问题解决不了,还给社会带来不安定的因素。

四、应收账款对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的潜在危害

应收账款除了能在量上增加销售、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减少库存、降低存货成本以及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等方面外,它对企业的潜在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降低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

由于企业的物流与资金流不一致,发出商品,开出销售发票,货款却不能同步收回,而销售已告成立,势必产生没有现金流量的销售业务损益、销售税金的上缴及年内所得税预缴,如果涉及跨年度销售收入导致的应收账款,则会产生企业流动资产垫付股东年度分红的现象,影响企业资金的周转,导致企业实际经营情况被掩盖,影响企业的生产计划和销售计划。

(二)增加企业风险成本

我国企业确认收入时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发生赊销时的账务处理为,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营业收入”和“应缴税费”科目,将赊销收入全部记入当期收入。因此,本期利润的增加并不能表示本期实现的现金收入。根据谨慎原则,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在实务中,为了便于纳税,税法规定计提比例一般为3‰-5‰。如果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存在,存在坏账的可能性也会随之增加,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可能

第 5 页 共 13 页

xxxxxxxx届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远远超过提取的坏账准备。这样就等于夸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果,而对可能发生的损失不能充分估计。

(三)加速企业的现金流出

赊销虽然能使企业产生较多的利润,但是并未真正使企业现金流入增加,反而使企业不得不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来垫付各种税金和费用,加速了企业的现金流出。具体表现在流转税和所得税方面的支出。

(四)影响企业的营业周期

大量的应收账款的存在,使营业周期延长,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循环,使大部分的流动资金沉淀于非生产环节,致使企业流动资金短缺,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五)增加企业的机会成本

首先,被应收账款占用的资金,客观上要求在经营中加速周转,得到回报,但由于应收账款的大量存在,特别是逾期应收账款的比例在不断上升导致被占用在应收账款上的资金丧失,其时间价值也相应增加。其次,因为催收应收账款,迫使企业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大催收成本;同时,因为大量资金被沉淀,借款时间被延长,增加了企业的利息支出等。由于各种成本费用加大,使得资金丧失了赢利机会,增加了资金的机会成本。

(六)影响企业的盈利状况

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企业发生的赊销收入也要计入当期收入,增加了企业账面利润,但是应收账款特别是逾期应收账款对企业的危害直接体现在坏账风险上,我国许多企业都存在实际坏账损失远远超过计提的坏账准备,大量实际已成坏账的应收账款仍然长期挂账,未作坏账处理,这样,就虚增了企业的利润。

第 6 页 共 13 页

xxxxxxxx届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五、应收账款管理目标以及实现此目标的措施和对策

(一)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

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是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预测实行这种信用政策所增加的销售盈利和采用这种政策预计要担负的成本。只有当所增加的销售盈利超过所增加的成本时,才能实施和推行这种信用政策。同时,应收账款管理还包括企业未来销售前景和市场情况的预测和判断,以及对应收账款安全性的调查。如企业销售前景良好,应收账款安全性高,则可进一步放宽其收款信用政策,扩大赊销量,获取更大利润,相反,则应严格其信用政策,或对不同客户的信用程度进行适当调整,确保企业获取最大收入的情况下,又使可能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二)应收账款管理措施

面对如此之多的原因和弊端,应收账款成了中小企业不得不重视的一个项目,所以也应该有对应的合理的方法来降低应收账款的数量,企业进行应收账款管理,就是要根据自身经营状况和客户的信誉情况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这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为达到应收账款管理目的而必须合理制定的方针策略。

应收账款管理主要是应收账款风险的管理,即针对应收账款风险,在事前、事中和事后都应加强管理,以期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并在这种信用政策所增加的销售盈利和采用这种政策预计要担负的成本之间做出权衡,以确定应收账款信用政策。

1、应收账款的事前控制

(1)建立正确的盈利观念

企业要根据自己开发的产品、现有的市场、潜在客户群以及自身状况制定恰当的发展模式,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建立属于自己的竞争优势,走差异化道路,将赊销业务稳定在安全水平。同时摒弃只重销售额增长不重运营能力增长的做法,改以销售额和企业运营并重,做好企业未来销售前景和市场情况的预测和判断,让企业进入良性的成长模式。

(2)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对应收账款实行责任制管理,各个企业根据行业特点制定详细的计划,制成计划表单,

第 7 页 共 13 页

xxxxxxxx届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下发到各个负责人,明确权责,加强销售业务人员的责任心和风险意识,落实收款责任。以制度的形式将债权责任明确下来,以规范有关人员的行为。主要内容应包括:a、明确划分责任范围,对公司全部的客户的欠款尽可能地落实到责任人;b、明确规定在应收账款未完全收回之前,责任人不得调离企业;c、明确规定各人的职权范围,对超限额赊销或未经审批赊销的应予以处罚,并承担由此而产生的后果;d、明确规定隐瞒、变更应收账款事项应负的各种责任;e、明确规定由于信用部人员徇私舞弊,调查不实而产生坏账应负的责任;f、明确规定责任的监督部门,防止责任管理流于形式。当然,对于企业内部管理来说,责、权、利是不可分的,应收账款的清收与责任人的经济利益要挂钩,目标要具体、奖罚要有力,要制订严格的资金回笼考核制度,以实际收到货款数作为赊销申报人的考核目标,这样就可使销售人员明确风险意识,加强货款的回收。严格应收账款核销制度,每笔应收账款都要清晰明确,做好账龄分析,并计提坏账准备,强化内部控制,为应收账款的管理奠定坚实基础。内部控制主要是完善企业内部自己的一种措施,也是对赊销的一个根源进行整改,使赊销没有原来那样简单。

(3)建立客户评审制度

中小企业应对客户进行细致的调查,主要关注客户的性质,财务状况、信誉等方面的情况,建立相应的信用档案,以供随时查阅。在经营过程中,也要密切注意客户的经营状况,如果出现应收账款收不回或者可能收不回的情况,要及时调整政策、采取措施,避免造成损失。

(4)确立合理的信用政策

信用政策是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应收账款信用政策的目的是要在扩大销售、增加利润与采用这种政策而承担的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坏账损失之间进行权衡,只有新增盈利大于等于要承担的三项成本时,才能实施和运用这种赊销政策。 合理的信用政策应把信用标准、信用条件、收账政策结合起来,考虑三者的综合变化对销售额、应收帐款机会成本、坏帐成本和收帐成本的影响。企业还应编制帐龄分析表。检查应收账款的实际占用天数,企业对其收回的监督,可通过编制帐龄分析表进行,据此了解,有多少欠款已超过信用期限。计算出超时长短的款项各占多少比例,如有大部分超期,企业应检查其信用政策。

(5)对要求特别大的赊销数量要有限定最高数量

对一个买家的赊销数量要有一个最高数量的限定,以防故意来骗取货物的骗子买家。

第 8 页 共 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