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市第五中学高中物理 第三章 第七节 实验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随堂达标自测 新人教版必修1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2 1:00:3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高中物理同步创新必修1配套教学资源:第三章 第七节 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随堂达标自测

1.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合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这里作用效果是指( )

A.弹簧测力计的弹簧被拉长

B.固定橡皮条的图钉受拉力产生形变 C.细绳套受拉力产生形变

D.使橡皮条在某一方向上伸长到某一长度

解析:选D.合力与分力之间是等效替代关系,所以在实验中的作用效果相同,是指橡皮条的伸长量相同且伸长到同一位置.

2.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使用弹簧测力计必须注意( ) A.测量前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点

B.测量前应把两弹簧测力计互相勾在一起并对拉,观察它们的示数是否相同,应选用示数相同的一对弹簧测力计

C.在用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外壳不要与纸面摩擦

D.在用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弹簧与木板平面平行 E.在用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细绳和弹簧测力计的轴线应在一条直线上

解析:选ABCDE.AB选项是为了读数准确,CDE可以保证准确的测出拉力的大小. 3.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下列哪些方法可减小实验误差( ) A.两个分力F1、F2间的夹角要适当大些 B.两分力F1、F2应尽可能大 C.拉橡皮条的细绳要稍长一些 D.实验中结点必须拉到同一位置 解析:选ACD.如果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适当,则两个分力测量的相对误差就会小一些,结果就会准确一些,但不是越大越好,拉橡皮条的细绳稍长一些,则画出的力的方向就准确些;实验中,为保证效果相同,必须使结点到达同一位置,故ACD正确.

4.(2010年广州毕业班综合测试)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第一步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钩住细绳套拉橡皮条,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第二步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两个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结点到达同一位置O.第二步中必须记录的是( )

A.两细绳的长度和两细绳的方向 B.橡皮条伸长的长度和两细绳的方向

C.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橡皮条伸长的长度 D.两细绳套的方向和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解析:选D.力的合成与分解都要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因此必须要知道力的大小和方向,才能作出力的平行四边形,A、B、C错误,D正确.

5.(2010年广东湛江测试)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两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两细绳之间的夹角必须为90°,以便求出合力的大小

B.用两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结点的位置必须与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时结点的位置重合

C.若用两只弹簧测力计拉时合力的图示F与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时拉力的图示F′不完全重合,说明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不一定是普通成立的

D.同一实验过程中,结点O的位置允许变动

解析:选B.理论上,细绳之间的夹角是任意的,不需要计算,可以用弹簧测力计和量角器测量力的大小和方向,A错误;前后两次结点的位置相同,力的作用效果才相同,B正确,D错误;由于测量和作图存在误差,F′和F的方向不一定重合,实验可以证明,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平行四边形定则总是成立的,C错误.

1

6.(2010年南京调研)(1)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伸长到某一位置O点,为了确定两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这一步操作中必须记录的是__________.

A.橡皮条固定端的位置

B.描下O点位置和两条细绳套的方向 C.橡皮条伸长后的总长度 D.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2)做实验时,根据测量结果在白纸上画出如图3-7-6所示的图,其中O为橡皮条与细绳套的结点.图中的____________是F1和F2的合力的理论值;__________是F1和F2的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解析:(1)两条细绳套的方向就是两分力的方向,记下O点位置和细绳套的方向就可以画出两分力的方向,两分力的大小由弹簧测力计直接读出. 图3-7-6 (2)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来的是理论值,实际测量值和理论值有误差.

答案:(1)BD (2)F F′

7.(2010年苏南四市模拟)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3-7-7).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一位置O.

图3-7-7

(1)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认为:

A.拉橡皮条的绳细一些且长一些,实验效果较好

B.拉橡皮条时,弹簧测力计、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 C.橡皮条弹性要好,拉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时,拉力要适当大些 D.拉力F1和F2的夹角越大越好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

(2)若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均为4 N,且两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相互垂直,则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一个量程为5 N的弹簧测力计测量出它们的合力,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拉力F1和F2的夹角越大,则合力越小,作图时相对误差太大,正确的选项为A、B、C.

(2)若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均为4 N,且两弹簧测力计

拉力的方向相互垂直,则其合力为42 N>5 N,故不能用一个量程为5 N的弹簧测力计测量出它们的合力.

答案:(1)ABC (2)不能 量程太小

8.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拴上两根细绳,每根细绳分别连着一个量程为5 N、最小刻度为0.1 N的弹簧测力计.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当橡皮筋的活动端

2

拉到O点时,两根细绳相互垂直,如图3-7-8所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可从图中读出.

图3-7-8

(1)由图可读得两个相互垂直的拉力的大小分别为______N和________N(只需读到0.1 N).

(2)在方格纸(见图3-7-9)上按作图法的要求画出这两个力及它们的合力.

解析:从图中可知,弹簧测力计最小分度为0.1 N,因此,竖直向下的弹簧测力计读数为2.5 N,水平向右的弹簧测力计读数为4.0 N.因为读数2.5 N、4.0 N均是0.5 N的整数倍,因此,选方格纸中一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0.5 N,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即可画出两个力以及它们的合力,如图所示.合力F=4.7 N.

答案:(1)4.0 2.5 (2)如图所示

图3-7-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