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设计:1.2.2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7 19:52:4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9年秋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设计:1.2.2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2.2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课题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知识与技 教Z§X§X§K]课型 新授 课时安排 1课时 1.说出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ZXXK] [来源:学§科§网能目标 过程与方 2.能设计简单的实验并能控制实验条件。 1.通过阅读增强学生的阅读技巧。 2.通过演示实验的观察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1.使学生在学习中认识和热爱大自然。 2.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 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 控制实验条件、使用实验数据建立一个表格并分析实验数据。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目[来源:学+科+网]法目标 情感态度 与价值 观目标 [来源:学科网ZXXK]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1:科学工作者在观察、研究森林中的响尾蛇时,发现一个奇特现象:响尾蛇捕获到猎物后,它的毒牙会迅速地将毒液注入猎物体内,并不马上把猎物吞下,而是放猎物逃走。过一段时间后,响尾蛇再去追寻和吞食猎物。响尾蛇是根据什么标记去追寻中毒的猎物的呢? 备注 导入2:生物科学工作者利用观察、调查、分类、实验等方法,观察、收集生物的科学事实,然后在各种科学事实间建立起合理的联系,再寻找事实产生的原因,提出解释事实的各种假说和理论。其中,实验法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实验法包含哪些基本方面呢? 二、问题引导,探究新知 探究一:响尾蛇追寻猎物的过程 1 / 5

2019年秋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设计:1.2.2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响尾蛇捕食猎物的方式:咬→放→追寻→吃 提出问题:它是如何找到它放走的猎物的? 讨论题: 1.实验中两只死老鼠的唯一区别是什么? 总结:是否被响尾蛇咬过。 2.为什么要设计一只没有被响尾蛇袭击的死老鼠? 总结:作对照实验。 3.实验法研究一般包括哪几个步骤? 点拨:根据课本第28~29页总结实验步骤。 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假设的三种情况: 1.靠眼睛——视力弱。 2.靠眼前的感热部位——距离远。 3.靠舌感受空气中的气味。 总结: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气味追寻受伤猎物的。 探究二:鼠妇的实验 引导学生回忆:同学们在捕捉鼠妇时发现它们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地方?(阴暗潮湿的地方) 提问:通过你的观察,你会不会产生一种疑问,鼠妇为什么会生活在这些地方? 1.发现并提出问题 提问:鼠妇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它的生活受哪些环境因素的影响?(光、温度、湿度等因素) 引导学生具体、明确表述问题。(如“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温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2 / 5

2019年秋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设计:1.2.2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吗?”“环境中湿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本节课选择其中一个问题分步进行探究——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引导学生回忆实验法研究问题的一般步骤。 续表

2.作出假设 观察中发现和提出问题,经过查阅资料和思考后,你会对问题作出各种尝试性解释,这就是假设。一个好的假设,要能够说明相关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提问: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以及自己捕捉鼠妇过程中的观察,这个问题作出的假设是怎样的?(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设计实验方案 提问:怎样证明我们的假设是正确的? 布置任务:拟订小组探究计划。 引导学生思考如下问题: (1)列出所需要的材料与用具,鼠妇的数量有何要求?装鼠妇的实验装置应该具备什么特点?为什么? (2)实验中的变量是什么?对照实验如何设计? (3)怎样使自己的观察结果更有说服力? (4)有哪些注意事项? 学生小组讨论,老师巡回指导。让一个小组交流本组方案,其他小组帮助一起完善。 投影展示最终完善的实验方案。 4.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备注 3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