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 必修1 第2章 第4讲 课后限时训练5 Word版含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3 22:32:2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课后限时训练(五)

(建议用时:40分钟)

1.半透膜对淀粉和葡萄糖的通透性不同(如图1),预测图2的实验结果(开始时漏斗内外液面相平)最可能的是( )

A.图甲中水柱将持续上升 B.图甲中水柱将保持不变 C.图乙中水柱将保持不变 D.图乙中水柱将先上升后下降

D [因为淀粉不能透过半透膜,故图甲中的水柱上升到最大高度后将保持不变;因为葡萄糖可以透过半透膜,故图乙漏斗内水柱先上升后下降。]

2.(2017·金华部分学校联考)观察在0.3 g/mL蔗糖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发现其中央液泡逐渐变小,说明( )

A.细胞壁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B.洋葱表皮细胞是活的

C.此时蔗糖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 D.细胞壁收缩导致中央液泡失水

B [观察在0.3 g/mL的蔗糖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发现其中央液泡逐渐变小,此时细胞渗透失水,说明细胞为活细胞,且此时蔗糖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3.(2017·温州十校联考)下列关于渗透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红细胞、洋葱表皮细胞、变形虫细胞放在清水中只有洋葱表皮细胞因存在细胞壁而不会出现破裂现象

B.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

C.腌制的蔬菜之所以不容易变质是因为蔬菜脱水后含水量少,从而代谢缓慢 D.质壁分离过程中植物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D [变形虫生活的环境为清水,因此变形虫细胞放在清水中不会出现破裂现

象,A项错误;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因过度失水而死亡,使细胞膜失去选择透性,糖分子进入细胞所致,B项错误;腌制的蔬菜之所以不容易变质是因为在腌制过程中,较高浓度的盐水使细菌等微生物失水死亡,从而延长保存时间,C项错误;质壁分离过程中植物细胞渗透失水,细胞液浓度逐渐增加,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增强,D项正确。]

4.(2016·3月温州选考测试卷)非洲爪蟾的卵黄原蛋白在肝脏中合成,经血液循环运输到卵巢,再进入卵母细胞。卵黄原蛋白进入卵母细胞的方式是( )

A.扩散 C.主动转运

B.易化扩散 D.胞吞

D [考生常因对物质出入细胞的几种方式识记不牢而误选A、B、C。卵黄原蛋白为大分子物质,通过胞吞方式进入卵母细胞。]

5.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中,某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生活着的洋葱表皮细胞正处于右图所示状态,a、b表示两处的浓度,由此可推测( )

A此时a>b,细胞渗透吸水大于失水 B.此时a=b,细胞渗透吸水等于失水 C.此时a<b,细胞渗透失水大于吸水 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D [由图可知,可能出现a>b,此时细胞表现为渗透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后的复原;也可能出现a=b,此时细胞吸水和失水处于动态平衡;也可能出现a

6.(2017·诸暨中学统考)将胚胎干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M溶液中,测定不同情况下其吸收M的速率,结果如下表所示。对表中现象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 物质M溶液的浓度 30 mmol/L 50 mmol/L 未通入空气组的吸收速率 3 mmol/min 3 mmol/min 通入空气组的吸收速率 3 mmol/min 3 mmol/min A.细胞吸收M与细胞呼吸有关 B.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扩散

C.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主动转运 D.细胞吸收M需载体蛋白的协助

D [在浓度为30 mmol/L时,未通入空气组和通入空气组的吸收速率相等,说明细胞吸收M与细胞呼吸无关,A项错误;在浓度为30 mmol/L和50 mmol/L时,细胞吸收M的速率相同,说明物质M的吸收可能与浓度无关,而扩散的运输动力是浓度差,浓度差越大,扩散越快,B项错误;主动转运的特点是需要载体和能量,通入空气后,细胞进行需氧呼吸,提供的能量增多,但其吸收M的速率未变,不能说明该吸收方式为主动转运,C项错误;细胞吸收M的速率与浓度差和能量无关,且并未随物质M溶液浓度增加而加大,表明该吸收过程需载体蛋白的协助,D项正确。]

7.(2017·瑞安中学统考)下图表示物质出入细胞的一种方式。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这种转运方式不会出现饱和现象 B.转运速率不受胞外物质浓度的影响

C.只要细胞产生的能量增加就会提高物质的转运速率 D.在物质转运过程中载体蛋白的形状会发生改变

D [图示物质通过易化扩散出入细胞,需要载体蛋白参与,由于载体蛋白数量有限,因此这一过程会出现饱和现象,A项错误;易化扩散的动力来自浓度差,因此其转运速率受胞外物质浓度的影响,B项错误;该过程不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因此细胞产生的能量增加也不会明显提高物质的转运速率,C项错误;载体蛋白的形状在物质转运过程中会发生一定的改变,D项正确。]

8.(2016·1月浙江学考)下图为质膜结构及其部分功能的示意图。图中E、F、G和H表示膜的组分。①和②表示物质的跨膜转运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识别与E有关 B.G分子比H分子更易移动 C.氨基酸以②方式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D.物质以①方式转运时会导致F的形状发生改变

B [图中E为糖蛋白,主要与细胞的识别有关,A项正确;G为膜蛋白,H为磷脂分子,磷脂分子较膜蛋白小,更易发生移动,B项错误;氨基酸通常以主动转运的方式进入小肠上皮细胞,②过程会消耗ATP,需要载体协助,属于主动转运,C项正确;①方式为易化扩散,需要载体协助,该过程中载体会发生一定的形变,D项正确。]

9.(2016·浙江学考)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的活动中,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正处于右图所示的状态。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图中细胞可能处于质壁分离中,也可能正在复原中 B.图中①表示细胞壁

C.本实验中质壁分离的细胞和分离前的细胞相互对照 D.图中结构②的伸缩性小于结构①

D [图示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正处于质壁分离状态,可能继续发生分离,也可能处于质壁分离后的复原过程中,A项正确;质壁分离是指质膜及其以内的结构与细胞壁分离,故①为细胞壁,B项正确;实验中,在细胞质壁分离前,先观察正常细胞的形态,目的是与分离后的细胞相互对照,C项正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是由于细胞壁①的伸缩性小于质膜及其以内的结构,D项错误。]

10.(2017·余姚期末测试)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主动转运过程中,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和ATP提供能量 B.渗透、胞吞和胞吐都不需要跨膜,也不需要消耗能量 C.主动转运和易化扩散过程中,载体蛋白都会发生形变

D.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通过扩散外流,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升高 B [主动转运过程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和消耗能量,A项正确;渗透的实质是水分子通过膜的扩散,需要跨膜,胞吞和胞吐需要消耗能量,B项错误;主动转运和易化扩散过程都需要载体蛋白协助,转运过程中载体蛋白都会发生一定的形变,C项正确;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通过扩散外流,细胞失水导致细胞内浓度增加,渗透压升高,D项正确。]

11.(2017·金华测试)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被细胞胞吞的一定是固体物质 B.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属于易化扩散 C.通过载体的物质转运方式属于主动转运 D.胞吐过程中会发生分泌泡与质膜的融合

D [被细胞胞吞的物质可能是固体物质,也可能是液体物质,A项错误;突触前膜通过胞吐过程释放神经递质,B项错误;易化扩散过程也需要载体协助,C项错误;胞吐过程中会发生分泌泡与质膜的融合,D项正确。]

12.(2017·杭州二中期末测试)甲、乙分别表示载体介导和通道介导的两种易化扩散方式,其中通道介导的扩散比载体介导的快1000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在细胞膜上是静止不动的 B.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均具有一定的专一性 C.甲、乙两种方式中只有甲属于被动转运 D.物质主要以通道介导的方式进出细胞

B [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在细胞膜上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可以移动的,具有流动性,A项错误;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均具有一定的专一性,B项正确;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