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复习题(有答案)-20141119汇总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6:25:4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复习题(1)直流电路

一、填空题

1、电流所经过的路径叫做 电路 ,通常由 电源 、 负载 和 中间环节 三部分组成。 2、无源二端理想电路元件包括 电阻 元件、 电感 元件和 电容 元件。

3、通常我们把负载上的电压、电流方向(一致)称作 关联 方向;而把电源上的电压和电流方向(不一致)称为 非关联 方向。

4、 欧姆 定律体现了线性电路元件上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与电路的连接方式无关; 基尔霍夫 定律则是反映了电路的整体规律,其中 KCL 定律体现了电路中任意结点上汇集的所有 支路电流 的约束关系, KVL 定律体现了电路中任意回路上所有 元件上电压 的约束关系,具有普遍性。

5、理想电压源输出的 电压 值恒定,输出的 电流值 由它本身和外电路共同决定;理想电流源输出的 电流 值恒定,输出的 电压 由它本身和外电路共同决定。 6、电阻均为9Ω的Δ形电阻网络,若等效为Y形网络,各电阻的阻值应为 3 Ω。 7、实际电压源模型“20V、1Ω”等效为电流源模型时,其电流源IS? 20 A,内阻Ri? 1 Ω。

8、负载上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是 电源内阻 等于 负载电阻 ,获得的最大功率Pmax? US2/4R0 。

9、在含有受控源的电路分析中,特别要注意:不能随意把 控制量 的支路消除掉。

二、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错误

1电流由元件的低电位端流向高电位端的参考方向称为关联方向。 ( × ) 2、电路分析中一个电流得负值,说明它小于零。 ( × ) 3、网孔都是回路,而回路则不一定是网孔。 ( ∨ ) 4、应用基尔霍夫定律列写方程式时,可以不参照参考方向。 ( × ) 5、电压和电流计算结果得负值,说明它们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 ∨ ) 6、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可以等效互换。 ( × ) 7、两个电路等效,即它们无论其内部还是外部都相同。 ( × ) 8、受控源在电路分析中的作用,和独立源完全相同。 ( × ) 9、电路等效变换时,如果一条支路的电流为零,可按短路处理。 ( × )

三、单项选择题

1、当电路中电流的参考方向与电流的真实方向相反时,该电流( B ) A、一定为正值 B、一定为负值 C、不能肯定是正值或负值

2、已知空间有a、b两点,电压Uab=10V,a点电位为Va=4V,则b点电位Vb为( B )

1

A、6V B、-6V C、14V

3、当电阻R上的u、i参考方向为非关联时,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应为( B ) A、u?Ri B、u??Ri C、u?R i

i参考方向不一致,4、一电阻R上u、令u=-10V,消耗功率为0.5W,则电阻R为( A )

A、200Ω B、-200Ω C、±200Ω

5、两个电阻串联,R1:R2=1:2,总电压为60V,则U1的大小为( B ) A、10V B、20V C、30V

6、已知接成Y形的三个电阻都是30Ω,则等效Δ形的三个电阻阻值为( C ) A、全是10Ω B、两个30Ω一个90Ω C、全是90Ω 7、电阻是( C )元件,电感是( B )的元件,电容是( A )的元件。 A、储存电场能量 B、储存磁场能量 C、耗能 8、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间( B )

A、有等效变换关系 B、没有等效变换关系 C、有条件下的等效关系

四、计算分析题

1、图1.5.1所示电路,已知U=3V,求R。(2kΩ)

A 2Ω 4KΩ 2KΩ 1mA 2KΩ 图1.5.1

IS R U + 10V - -

I - US + 图1.5.2

B (1、提示思路:先将R支路去掉,用“两种实际电源等效变换法化简电路,求出UOC及Req”,再补上R支路求解所得)

2、图1.5.2所示电路,已知US=3V,IS=2A,求UAB和I。(1V、5A)

(2、提示思路:先求出R=1Ω支路的电流,用“KCL”求出I;再用“KVL”求出UAB) 3、图1.5.3所示电路,负载电阻RL可以任意改变,问RL等于多大时其上可获得最大功率,并求出最大功率PLmax。(1Ω;4w)

(3、提示思路:先将RL支路去掉,求出UOC=4V及Req=1Ω”,再补上R支路,求批判条件及最大功率)

2

4、电路如图1.5.5所示,列写结点电压方程,求10V电压源的电流及发出的功率。(-35W)

复习题(2)直流电路

一、填空题

1、以客观存在的支路电流为未知量,直接应用 KCL 定律和 KVL 定律求解电路的方法,称为 支路电流 法。

2、当复杂电路的支路数较多、网孔数较少时,应用网孔电流法可以适当减少方程式数目。这种解题方法中,是以 假想 的网孔电流为未知量,直接应用 KVL 定律求解电路的方法。

3、当复杂电路的支路数较多、结点数较少时,应用 结点 电压法可以适当减少方程式数目。这种解题方法中,是以 结点电压为未知量,直接应用 KCL 定律和 欧姆 定律求解电路的方法。

4、当电路只有两个结点时,应用 结点电压 法只需对电路列写 1 个方程式。 5、在多个电源共同作用的 线性 电路中,任一支路的响应均可看成是由各个激励单独作用下在该支路上所产生的响应的 叠加 ,称为叠加定理。

6、具有两个引出端钮的电路称为 二端 网络,其内部含有电源称为 有源二端 网络,内部不包含电源的称为 无源二端 网络。

7、“等效”是指对 端口处等效 以外的电路作用效果相同。戴维南等效电路是指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压源的串联组合,其中电阻等于原有源二端网络 除源 后的 入端 电阻,电压源等于原有源二端网络的 开路 电压。

8、为了减少方程式数目,在电路分析方法中我们引入了 回路(网孔) 电流法、 结点 电压法; 叠加 定理只适用线性电路的分析。

二、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错误

1、叠加定理只适合于直流电路的分析。 ( ×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