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州2019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含解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4 9:52:2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A. 使爱国救亡的民族意识全面觉醒 B. 促进了知识界学习俄国成

共识

C. 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D. 导致民主共和的道路遭国人抛弃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五四运动

【详解】根据材料“然后中国知识界将目光从美国转向俄国,社会主义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可知将目光转向俄国学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故C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到民主意识的全面觉醒,排除A。B“共识”说法不对,是一部分知识分子学习俄国,排除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国人有很大一部分还在追求民主共和道路,故D错误。

【点睛】五四运动的影响: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性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始;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7.1930年中共认识到封建势力是帝国主义的工具,消灭封建势力的土地革命是反对帝国主义的必经之路;1940年改变了反对一切帝国主义的革命方针,提出凡是反对法西斯、援助中国的国家都不是帝国主义。中共这一转变的主旨是 A.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 改变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立场 C. 加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D. 为抗日战争赢得更好的环境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

【详解】“主旨”就是目的的意思,材料意在考察1940年中共“提出凡是反对法西斯、援助中国的国家都不是帝国主义”的目的,结合当时的中国抗日战争的史实可知是为抗日战争赢得更好的环境,故D正确。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建立,排除A。中共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立场一

直没有改变,故B错误。1942年元旦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故C错误。

【点睛】文字型材料选择题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这些材料包括历史文献、历史人物的言论、诗词等,它的选择方法和其他材料性试题一样,必须首先读懂材料,即理解材料的本来意思,然后将材料所涉及到的知识与课本”挂钩\借助课本知识进行选择。

8.下图是苏联援助中国工业化建设宣传画,该画反映了

A. 人们对实现工业化的喜悦 B. 苏联工业化的建设成就 C. 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建设情况 D. 冷战格局下的中美对抗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经济建设

【详解】苏联援助中国工业化是在1949年到1958年,因此宣传反映的是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建设情况,故C正确;苏联援助中国工业化是在1949年到1958年,当时中国没有实现工业化,故A错误;图片是苏联援助中国工业化建设宣传画,是中国工业化的建设的成就,故B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中美关系,排除D。

【点睛】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建设情况: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好转,开始借鉴苏联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1953年到1957年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7年底一五计划胜利完成,开始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面貌,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这是我们国家的建国根本和基础,为后来社会主义的发展做出铺垫。

9.公元前242年,罗马又专门设立外务大法官。只要是牵涉罗马公民之间的诉讼案件,就由内务大法官负责审理,受理的依据是原有法律;而涉及到外邦人诉讼的案件,包括外邦人之间、罗马公民与外邦人之间的诉讼案件,则由外务大法官负责受理,审理的依据是万民法。由此可知公元前3世纪中叶到公元3世纪初的罗马 A. 形成内外大法官共审制 B. 公民法和万民法并行 C. 罗马法学体系最终成熟 D. 社会矛盾已极大缓和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

【详解】根据材料“只要是牵涉罗马公民之间的诉讼案件,就由内务大法官负责审理,受理的依据是原有法律”,原法律是公民法,“而涉及到外邦人诉讼的案件,·······审理的依据是万民法”,因此罗马可知公民法和万民法并行,故B正确。内外大法审理不同地区,而不是共审,排除A。罗马法学体系最终成熟是查士丁尼法典的颁布,故C错误。材料无法判断社会矛盾已极大缓和,故排除D。

【点睛】材料理解性较强的选择题,首先根据材料内容提炼主要观点,然后问题中的关键词 去判断材料观点的使用和分析,同时结合课本知识点,分析其中变化的历史原因。

10.1776年《独立宣言》明确宣布新独立的国家是一个美利坚合众国,是一个主张人人生而平等、法律至上的国家。华盛顿曾代表乔治亚州在宣言上面签名确认。由此推测当时的美国 A. 华盛顿缺乏成为国王的法律基础 B. 已经完全实现了民族独立 C. 华盛顿具备了当总统的法律条件 D. 联邦制的法律基础已具备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美国共和制

【详解】材料可以看出华盛顿在《独立宣言》签字,承认“人人平等、法律至上”,因此华盛顿缺乏成为国王法律基础,故A正确。1783年9月3日,英国和美国在巴黎签订和约《巴黎和约》,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标志美国完全实现了民族独立,故B错误。C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1787年宪法是美国联邦制的法律基础,与材料无关,排除D。

【点睛】《独立宣言》:痛斥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权、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同时宣告美利坚合众国正式诞生。

意义:是资产阶级革命文献,揭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原则,凝聚了北美先进分子的思想,对独立战争具有巨大的鼓舞和指导作用。其发表标志美国独立。但《独立宣言》只宣扬了资产阶级的自由与平等,为资产阶级剥削制度辩护

11.对以下1925-1928年各主要国家每年每人消费工业品的价值(以美元计)统计表最合理的解释是

A. 美国的人均收入世界最高 B. 苏联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C. 世界经济发展极其不平衡 D. 欧洲已丧失世界中心地位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读图能力

【详解】图片可以看出每年每人消费工业品的价值美国达到254美元,英国112美元,而中国和印度仅仅3美元,可知世界经济发展极其不平衡,故C正确;材料中无法看到人均收入,故排除A。材料无法判断苏联农轻重比例,排除B。材料和世界中心地位变化无关,排除D。

【点睛】图表类历史选择题,答题首先阅读表头理解表格中信息的具体含义,然后根据表格中数据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如差值、时间的变化等,根据表格中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