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含答案-3.第3课 古代印度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9/26 10:43:5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 古代印度

学习目标

①了解古代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概况。 ②知道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内容、特点及影响。 ③掌握佛教的创立、教义及传播。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文明出现: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____________流域。早期文明遗址有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等,年代大约为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

2.国家建立

(1)出现:公元前1500年左右,__________人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2)统一:____________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首都________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右图是印度种姓制度示意图,该制度是什么人建立的?这种制度把人分成几个等级?各自的职责是什么?有何特点?

1.建立: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2.内容 第一等级 第二等级 第三等级 第四等级 等级之外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前三个等级服务 贱民 最卑贱的“____________”,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 掌管________ 掌管________和________权力 从事农业、畜牧业和________ 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3.特点: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____________,个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________。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创立: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________________,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2.发展:早期佛教反对________________的特权,提出“____________”,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同时,佛教宣扬“____________”,得到________和一些富人的支持。信仰佛教的民众日益增多,佛教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3.传播

(1)向北: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________,再传入中国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

(2)向南: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探究点一 印度种姓制度的实质

史料一 他(指造物主)为了世界的繁荣,用自己的口、双手、双腿和双脚相应地制造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国王)应极力使吠舍与首陀罗执行自己的义务,因为他们逃避自己的义务时,则使这个世界动摇。 刹帝利无婆罗门不能幸福,婆罗门无刹帝利不能昌盛。

——《摩奴法典》

史料二 种姓制度规定: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三次投入火中。……杀一个刹帝利(应立)誓守戒六年,并交出1000头母牛和1头公牛。(杀)一个吠舍,(应同样立誓守戒)三年,并交出100头母牛和1头公牛。(杀)一个首陀罗,(应同样立誓守戒)一年,并交出10头公牛和1头母牛。

史料说明了种姓制度下印度各等级之间地位如何?制定这些条文的目的是什么? 判断下列观点的正误。

1.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 2.古埃及文明延续至今,文明进程历经曲折但未间断。( ) 3.古埃及的甲骨文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

4.古埃及国王将自己的陵墓取名为“金字塔”,象征着无限的权力。( ) 5.金字塔的大小,反映了法老权力的变化。( ) 参考答案 一 1.印度河

2.雅利安 孔雀王朝 华氏城

二 2.祭祀 军事 行政 商业 不可接触者 3.世代相袭 通婚 三 1.乔达摩·悉达多

2.第一等级婆罗门 众生平等 忍耐顺从 国王 3.新疆 【要点探究】

探究点一 各等级之间地位不平等,界限森严。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特别是婆罗门的政治地位。 判断题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