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4 10:30:1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一、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小丘(qiū) 渲染(xuān) 迂回(yú) 蒙古(ménɡ)

B.点缀(zhuì) 幽雅(yōu) 笨拙(zhuō) 恍然(huǎnɡ)

C.琼浆(qónɡ) 苍穹(qiónɡ) 孕育(yùn) 冠冕(ɡuàn)

D.摇曳(yè) 旖旎(yí) 馥郁(fū) 硕大(shuò)

二、下面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柔美 酒脱 境界 回味 乐趣

B.衣裳 彩虹 飞弛 礼貌 拘束

C.举杯 羞涩 摔跤 宅院 印像

D.草原 线条 马蹄 愁怨 模糊

三、看拼音,写字词。(10分)

1.披着羊rónɡ tǎn( )( )的chén( )大伯挥舞着马鞭,马儿就rěn( )不住扬起四tí( )奔跑起来。

2.月光点zhuì( )着这片美丽的土地,我huǎnɡ( )然大悟,这么yōu yǎ( )( )的花园让人可遇不可求!

四、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下面各题。(11分)

①硕大( )( ) ②一( )千( )

③心驰( )( ) ④( )( )自怜

⑤( )( )一曲 ⑥流入( )( )

⑦翠色( )( ) ⑧襟飘( )( )

1.词语①的近义词是____________;与词语②一样带有数字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词语③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选词填空。(6分)

奇丽 奇怪 奇特

1.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

一首( )的小诗。

2.蒲公英是我所见过的最( )的花朵,并不是多么奔放,也不是特别清秀,但是它的药用价值很高。

3.人真是很( ),幸福在眼前时,我们很少能珍惜,偏偏等到它消失了,才有所体会。

六、读一读,选一选。(5分)

1.下面的句子属于比喻句的是( )

A.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

B.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C.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

2.下面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是( )

A.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B.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

C.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七、积累与运用。(10分)

1.《草原》的作者是_____,文章的中心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体现,同时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

2.作者笔下的丁香______的潇洒,______的朦胧,还有淡淡的______的甜香。

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中把天气由骤雨到晴朗前转变之快描绘得令人神清气爽,眼前陡然一亮,境界大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中描写人们谈论丰收年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课内阅读。(9分)

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

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1.解释下列词语。(4分)

伏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毫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在选文中画出描写丁香外形的句子。(2分)

3.如何理解丁香“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课外阅读。(15分)

菊有黄花(有删改)

丁立梅

①一场秋雨,再紧着几场秋风,菊开了。

②菊在篱笆外开,这是最大众最经典的一种开法。历来入得诗的菊,都是以这般姿势开着的,一大丛一大丛的。

③倚着篱笆,是篱笆家养的女儿,娇俏的,又是淡定的,有过日子的逍遥。晋代陶渊明随口吟出的那句“采菊东篱下”,几乎成了菊的名片。以至后来的人一看到篱笆,就想到菊。陶渊明大概做梦也没想到,他能被人千秋万代地记住,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家篱笆外的那一丛菊。菊不朽,他不朽。

④我所熟悉的菊,却不在篱笆外,它在河畔、沟边、田埂旁。它有个算不得名字的名字:野菊花。像过去人家小脚的妻,没名没姓,只跟着丈夫,被人称作吴氏、张氏。天地洞开,广阔无边,野菊花开得随意又随性。小朵的清秀不施粉黛,却色彩缤纷,红的、黄的、白的、紫的,万众一心、齐心合力地盛开着,仿佛是一群闹嚷嚷的小丫头,挤着挨着在看稀奇,小脸张开,兴奋着,欣喜着。

⑤乡人们见多了这样的花,不以为意,他们在秋天的原野上收获、播种,埋下来年的期盼。菊花兀自开放、兀自欢笑,与乡人各不相扰。蓝天白云,天地绵亘。小孩子们却无法视而不见,他们都有颗菊花般的心,天真烂漫。他们与菊亲密,采了它,到处乱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