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9-2020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1:07:2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汇报交流:第二行摆了12个圆片,因为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4倍,也就是第二行摆4组3个,一共就是12个。

有的学生3个一组地摆,也可能有的学生一个一个地依次摆开,这时让学生观察并区分这两种摆法,知道3个一组摆较好。

学生上台边说摆的过程,边板演。 (2)结合实际说一说。

请同学们找出生活中的例子,用倍的关系说一说。 小组内讨论、交流,互相说一说。

(3)师小结:比较谁是谁的几倍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都是以小数为1份数,再看看大数里面有几个小数,大数就是小数的几倍,一个数的几倍就是几个这个数。

三、反馈完善 1.拍手游戏。

老师拍4下,学生拍的是老师的3倍。 老师拍2下,学生拍的是老师的4倍。 同桌对拍练习。

2.完成教材第50页“做一做”第1题。 先让学生动手圈一圈,然后填空。

第 85 页 共 178 页

教师强调:比较谁是谁的几倍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都是以小数为1份数,再看看大数里面有几个小数,大数就是小数的几倍。

3.完成教材第50页“做一做”第2题。

(1)小组合作动手摆一摆,互相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摆。 (2)完成填空,集体订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五单元 倍的认识

课题: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第 2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画图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并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2.使学生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 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第 86 页 共 178 页

教学难点:分析数量关系,能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提问:看,同学们正在大扫除呢!(出示教材第51页例2的情境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擦桌椅的有12人。扫地的有4人。)

2.根据以上两个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生1:擦桌椅的和扫地的一共有多少人? 生2:擦桌椅的比扫地的多多少人? 生3:扫地的比擦桌椅的少多少人? 生4: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 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问题。

3.谈话:同学们,你们可真棒!提出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在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中“一共有多少”和“比多少”的问题是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而“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这可是一个新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它吧!(教师板书课题: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二、互动新授

第 87 页 共 178 页

1.观察讨论,初步感知。

出示例题:擦桌椅的有12人,扫地的有4人,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

(1)自由读题,理解题意。

师:题中告诉了我们哪些条件?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指名说出应用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知道了擦桌椅和扫地的学生各有多少人。问题是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

(2)小组合作,分析解答。 质疑:应该怎样解答呢?为什么? ①让学生先思考再分小组讨论。

②小组选出代表全班汇报,说说你们组是怎样想的。 生1:我们组用摆小棒的方法,知道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3倍。要求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就是求12里面有几个4,也就是用12÷4=3。

生2:我们小组画了一张示意图,能清楚地看出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3倍。要求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也就是求12里面有几个4,因此用除法计算,12÷4=3。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算式:12÷4=3。

第 88 页 共 17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