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管理学原理第一次大作业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1 3:23:3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5年第一学期《管理学原理》第一次大作业

第一大题:简答题

1、简述管理环境的分类。

答:管理环境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一般有政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和自然环境。内部环境有人力资源环境、物力资源环境、财力资源环境以及内部文化环境。

2、简述权变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权变理论主要观点有:

(1)环境变量与管理变量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即权变关系。这里所说的环境变量,既 包括组织的外部环境, 也包括组织的内部环境。 而管理变量则指管理者在管理中所选择和采 用的管理观念和技术;

(2)在一般情况下环境是自变量, 管理观念和技术是因变量。 因此, 如果环境条件一定, 为了更快地达到目标,必须采用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原理、方法和技;

(3)管理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而有所变革,要根据组织的实际 情况来选择最适宜的管理模式。

3、简述两种不同的社会责任观。

答: (1)在古典观下,企业在实现利润目标的过程中就在承担着社会责任,从而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利润取向是完全一致的;

(2)在社会经济观下,我们有充足的理由表明,与不承担社会责任相比,承担社会责任或许会使企业的短期利益受到损害(承担社会责任通常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但换来的却是比所损害的短期利益多得多的长期利益,从而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与其利润取向相容。

4、简述德尔菲法和头脑风暴法的异同点。 答:德尔菲法和头脑风暴法的异同点:

第一、应用不同 :德尔菲法主要用于技术预测、政策制订、经营管理、方案评估等;而头脑风暴法一般用于对战略性问题的探索。

第二、专家选择的代表、人数不同:头脑风暴法专家选择缺乏代表性,易受权威、会议气氛和潮流等因素影响。所选专家人数为5~15人;而德尔菲法专家选择相对广泛,采用匿名征询的方式征求专家意见消除了专家会议调查法中专家易受权威、会议气氛和潮流等因素影响的缺陷。所选专家人数在15~50人。

第三、获取专家意见的工具不同:德尔菲法运用编制调查表的方法,把调查表分发给受邀参加预测的专家。专家之间互不见面和联系,不受任何干扰独立地对调查表所提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而头脑风暴法的会议一般采用“圆桌会议”的形式,进行即兴发言。

第四、专家对问题的回答不同:运用德尔菲法的专家对调查表的提问有充分时间作出充分的 论证、详细的说明或提出充足的依据;而头脑风暴法因为是即兴发言,因而普遍存在逻辑不严密、意见不全面、论证不充分等问题,同时易受表达能力的限制。

第五、所用时间不同:德尔菲法要进行四轮的征询调查,所用时间通常比较长;而头脑风暴法的会议讨论的是时间一般为20~60分钟,如果讨论的问题较多,可以多召集几次会议。

5、简述计划编制的程序。 答:计划编制的程序:

1、确定目标; 2、认清现在;3、研究过去;4、预测并有效地确定计划重要前提条件;5、拟定和选择可行性行动计划;6、制定主要计划;7、制定派生计划;8、制定预算,用预算使计划数字化。

6、简述扁平式组织结构和锥形组织结构形式的优缺点。

答:扁平结构优缺点:指组织规模已定,管理幅度较大,管理层次较少的一种组织结构形态; 优点:1、层次少,信息传递速度快,信息失真可能性小;2、有利于下属人员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3、管理成本低;

缺点:1、管理幅度增加,管理难度也加大; 2、下属提升机会减少。 锥形组织结构优缺点:

优点:(与“扁平结构”缺点相反)1、管理幅度减少,管理难度减少;2、下属提升机会增加;

缺点:(与“扁平结构”优点相反)1、管理层级多,信息的沟通与传递速度慢,信息失真度高 ;2、不利于下属人员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3、管理成本高。

7、简述克服沟通障碍的途径。

答:克服沟通障碍的途径:来自沟通主体的障碍主要有表达不清、编码不适当、惰性、时间紧迫和对沟通对象不了解或不信任等。因此,任何沟通主体在组织沟通时,都应坚持明确性原则,力求沟通形式的标准化,做到文字规范、措词严密、表达准确、中心突出、目的明确,避免使用方言土语或容易引起误解的言辞。

8、简述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的优劣。 答:直接控制,间接控制的优缺点:

1、间接着眼发现工作中偏差,追究责任人责任,主体是直接责任者的监督者;直接着眼培养更好的管理人员,防止不良后果;主体是管理者或直接责任者。

2、间接控制优点:对比较规范、程序化工作上出现偏差可用其纠正,可以帮助主管人员总结经验、提高管理水平。不足:滞后性,成本高,还有一些假设:工作成效可以准确计量;人们对工作成效具有个人责任感;追究偏差所需时间充裕;偏差可以及时被发现;有关部门会采取纠正措施。实际活动中很难同时满足上述假设,从而导致控制失效。

3、直接优点:由于重视主管素质,委派任务有很大准确性;促使主管主动采取措施纠偏,鼓励自我控制办法;有助于获良好心理效果,下属对其信任,利于计划目标实现;提高素质,减少偏差发生概率,可节约控制成本。

9、简述管理创新的内容。

答:1、观念创新;2、组织创新;3、制度创新;4、战略创新;5、文化创新;6、市场创新;7、技术创新;8、人力资源创新。

第二大题:论述题

1、试论述管理的二重性原理.

答:管理二重性是指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管理的二重性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管 理问题的基本观点。它反映出管理的必要性和目的性。所谓必要性,就是说管理 是生产过程固有的属性,是有效的组织劳动所必需的;所谓目的性,就是说管理 直接或间接的同生产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