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通识课全球变化生态学-古松南开大学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6 6:20:1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4、根据相关研究,地球上40万年来平均温度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 正确答案:×

5、近百年来温度上升的原因尚没有达成共识。() 正确答案:√

2.13当代气候变化的主要观点(下)

1、树木年轮学数据主要考察的是树木的()。 A、年轮数量和密度 B、年轮数量和颜色 C、年轮宽度和密度 D、年轮宽度和颜色 正确答案:C

2、从理论上来讲,海水蒸发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进而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可能抵消一部分温室效应。 A、湿度 B、惰性气体 C、云量

D、太阳辐射的反射 正确答案:C

3、一般来说,对树木年轮生长情况影响最大的是()。 A、温度 B、湿度 C、空气成分 D、污染物 正确答案:A

4、部分科学家认为全球气候还处于自大约550年前开始的新冰期,地球正在变冷。() 正确答案:×

5、目前全球气象数据主要来自城市地区,缺少偏远地区和海洋上空的资料,这也给判断全球气温的变化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正确答案:√

2.14气候变化的诱因——自然因素 1、全球变化的人为原因不包括()。 A、温室气体 B、厄尔尼诺 C、气溶胶 D、土地利用 正确答案:B

2、一般来说,厄尔尼诺出现的频率为()。 A、2-7年 B、5-10年 C、13-18年 D、15-20年

正确答案:A

3、火山喷发释放出的物质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阻止太阳辐射的是()。 A、水蒸气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碳 D、火山灰 正确答案:D

4、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越长,地球上的平均温度越高。() 正确答案:×

5、从理论上来说,高纬火山喷发以后不久,欧洲的西风环流会变得更加强盛,冬季的天气一般是温和的。() 正确答案:√

2.15气候变化的诱因——人为因素 1、产生温室效应的分子当中,()对温室效应的贡献是最大的。 A、二氧化碳 B、氧化亚氮 C、甲烷 D、水汽 正确答案:D

2、如果大气中只有氧气和氮气,地表温度只有是在()摄氏度时才能平衡来自太阳的入射辐射。 A、15 B、6 C、-6 D、-15

正确答案:C

3、根据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的决策者摘要指出,人类活动与近五十年气候变化的关联性达到()。 A、40% B、70% C、90% D、99%

正确答案:C

4、气溶胶可能阻挡太阳辐射,降低地球温度。() 正确答案:√

5、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的气温显著高于郊区,形成热岛效应。() 正确答案:√

2.16当代气候变化的特点及后果

1、气候变化预测的不确定性中,影响气候变化的发生时间和发展的是()。 A、温室气体的源和汇 B、云量及其变化 C、海洋

D、极地冰雪 正确答案:C

2、根据大部分科学研究成果,全球气候变化的后果不包括()。 A、沿海地区被海水淹没 B、土壤盐渍化

C、高纬度生物向低纬度迁徙 D、台风强度和频率增加 正确答案:C

3、气候变化预测的不确定性中,主要影响对海平面上升的预测的是()。 A、温室气体的源和汇 B、云量及其变化 C、海洋 D、极地冰雪 正确答案:D

4、根据主流观点的预测,近百年来气候变化速率是越来越快的,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

正确答案:√

5、台风强度的增加可能有助于内陆水汽的增加。() 正确答案:√

2.17气候变化问题的非主流思考

1、根据宇宙辐射和云量关联研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宇宙辐射整体趋势是不断减少的 B、近年来地球的云量不断增加

C、地球的温度在近百年中是下降了的

D、通过不同方式测算的宇宙辐射量基本上是相同的 正确答案:B

2、下列数据中,不属于主流理论观点的是()。

A、大气浓度从工业革命前的280ppm升高到450ppm-550ppm后,全球平均气温可能将上升2-3摄氏度

B、若全球平均气温上升2摄氏度以上,将可能给人类带来重大影响,突出表现为海平面上升、物种灭绝,极端天气事件增加等

C、温度上升带来的社会问题很可能进一步导致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均衡加剧,部分地区的温室气体排放进一步增加,推动温度继续上升

D、世界各主要国家必需采取各种行动,减缓全球变暖,使205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到1990年排放水平的一半 正确答案:C

3、辐射强迫理论中,减少辐射强迫最多的是()。 A、二氧化碳 B、云反射效应 C、土地利用 D、臭氧 正确答案:B

4、辐射强迫理论中,辐射强迫和大气温度升高成正比。()

正确答案:√

5、根据对南极冰芯的研究,很有可能是温度先升高,二氧化碳的浓度才升高。() 正确答案:√

3.1生态学概论

1、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 A、从个体的分子到个体的整体 B、从个体的分子到个体的族群 C、从个体的分子到区域环境 D、从个体的分子到整个生物圈 正确答案:D

2、生态学的研究层次中,()主要研究其能量和物质交换过程。 A、个体 B、种群 C、群落 D、生态系统 正确答案:D

3、生态学的研究层次中,()动态变化是因个体的出生和死亡罗成引起的。 A、个体 B、种群 C、群落 D、生态系统 正确答案:B

4、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受到其周围环境影响后如何改变的科学。() 正确答案:×

5、对生物产生一定影响的环境因子称为生态因子,包括气候、土壤、生物、人为因子等。()

正确答案:√

3.2植物生理生态学实验 (上)

1、植物生理生态学实验目的中的环境胁迫主要强调()。 A、高温、盐分及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影响

B、高温、盐分及大气污染与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关系

C、高温、盐分及大气污染与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之间的复合作用对植物影响 D、高温、盐分及大气污染和植物的相互作用 正确答案:C

2、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下,植物生理生态学实验目的之一是揭示()在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环境条件下对植物的作用。 A、主要人为因素 B、全部人为因素 C、重要生态因子 D、所有生态因子 正确答案:C

3、植物生理生态学实验当今的方法和手段不包括()。

A、主要是在较大时空尺度上研究全球变化和植物生理生态反应 B、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C、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对植物错综复杂的生理生态反应进行模拟或各种理论分析 D、着力解决特定区域内特定物种的未来生存趋势 正确答案:D

4、植物生理生态学实验的处理指标确定中之所以考虑施氮处理,主要是因为现在大气和土地中氮元素急剧流逝。() 正确答案:×

5、红外增温实验成本较低,但是模拟的环境与实际环境相差较大。() 正确答案:×

3.3植物生理生态学实验 (下) 1、常用的通量测定方法中,()强调根据乱流扩散理论,通过单位面积的任意动量或标量的通量密度是其浓度梯度与扩散系数的函数。 A、波文比-能量平衡法 B、空气动力学法 C、涡度相关法 D、感热密度分析法 正确答案:B

2、移地实验多用于植物对()响应的研究。 A、温度改变和降水改变 B、空气成分改变和降水改变 C、温度改变和气压改变 D、空气成分改变和气压改变 正确答案:A

3、波文比-能量平衡法的基础原理是()。 A、热力学第一定律 B、热力学第二定律 C、热力学第三定律 D、热力学第四定律 正确答案:A

4、试验时间过短可能导致数据结果不准确,无法体现出长期生态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

正确答案:√

5、研究全球变化过程中,感热密度分析法有效地解决了仪器不统一导致产生误差的情况。

正确答案:×

3.4大气CO2浓度升高与植物的生理反应(上)

1、二氧化碳的光合驯化作用是指植物生长在高浓度CO2环境下,经过一定时间后光合速率可能()。 A、进一步升高 B、趋于稳定

C、恢复到以前CO2环境下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