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基本解读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5 11:46:4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过于单一—基本是以接受性学习为主的——这一状况提出的,期望通过学习方式的改善,学生能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创造性地发展。

语文课程的研究性学习,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一是贯穿在基础型课程的全过程,一是体现在综合学习过程中。贯穿在基础型课程的全过程,就是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能沉入文本,感受内容,感受语言,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根本上改变教师控制课堂的局面,让学生独立自主地提问、讨论、研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独立意识和合作意识。体现在综合学习过程中,就是要让学生自觉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人生,并从中提炼问题,研究问题;综合学习还包括专题阅读和专题研究,要培养学生占有第一手资料的习惯,培养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专题的习惯,使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水平、赏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话题十]“试行稿”在教学评价方面又有哪些重大的突破呢?

首先要确定一个理念,那就是要在评价的过程中让学生发现自己的进步,使评价的过程 成为培养学生自信心的过程。以住的语文教学评价是统一尺度的,形式也主要是试卷(有时是做一篇作文)。这样的评价,很难真正检测出学生的实际水平。应拓展评价的途径,增加评价的方式,可采用观察、面谈、课堂问答、写作、练习、问卷、座谈、案例分析、辩论、演讲、表演、展示、考查、考试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要打破单一的横向评价、定量评价、结果评价,代之以横向与纵向相结合,以纵向评价为主,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以过程评价为主。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出不同的评价,平时的练习、写作等,可以等分不等值,定性评价应以与学生的交流为主,而不是裁判试的批语。凡学生有进步,有创意,都应给予充分的鼓励。

要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互评、自评,家长的评价,甚至社会的评价结合在一起,给学生以全面的、正确的评价。

评价时还要考虑学生知识掌握的过程,要允许学生有错,有反复,一般情况下,正确率达到80%,便可视作优秀。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2012年暑假 鲁燕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稿》,玉门市市直学校和乡镇中心小学作为省级课改实验校于2002年9月1日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弹指一挥间,10年过去了,课程改革也在“任凭风吹浪打,我似闲庭散步”的外紧内松蹒跚学步中走过了十年风雨。用十年的时间实践一项改革,在经济界可以制造一次巨大的腾飞,在教育领域内则是老牛爬坡,负重前行、慢慢吞吞。这种情况一方面反应了教育改革具有明显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一面,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教育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比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确立的六大目标: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

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我们不难发现,改革进展缓慢,发展很不平衡,有些目标的达成度非常低,尽管改革的春风劲吹10年,但教学领域内的坚冰依然难以融化。目标一中“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依然是一个美好的愿景,学生的厌学情绪有增无减。目标二中的“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的现状并未得到改变,课程门类不仅没有减少而且以会考的名义列入统考范围,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学科整合设计因为缺乏能够把课程进行整合并辅助实施的教师而成为充饥的画饼。目标三中“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的承诺并没有发生彻底的改变,语文教材依然存在繁、难的现象。尤其是大量现代经典作品以长篇幅出现在教材中时,对教师对学生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目标四中“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还没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落实到位。目标五中“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成为至今难以取得实质性

进展的弱项,评价功能的改革在课程改革中应有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目标六提出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因为国家课程决定了学生未来发展的方向,任何一个地方、学校或者个人都不可能置国家课程而不顾,因此出现了国家课程的强势地位不可动摇,地方课程可软可硬,校本课程自生自灭的课程建设局面,实际上反映了学校的价值取向----成绩至上。我们可以据此给前十年的课改做一个总结:艰难突破。中国文化的根盘根错节太复杂了,中国社会的利益追求对教育途径寄予的希望太高了,中国教育的改革步伐不能超越文化的束缚而横空出世、凤凰涅槃。需要一步一步扎扎实实的攻坚克难,逐步到达理想的彼岸。所幸我们的教育专家发现在课标执行过程中,《标准》的一些内容、要求需要调整和完善。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适应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教育部组织专家对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进行了修改完善,并在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论证、审议通过并印发了2011版的新课标。与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那么,此刻需要我们普通教师做的,而且我们普通教师能够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做的最好的贡献,就是把我们的课教好,用草根的力量汇集成课改的洪流,推动课程改革工作向纵深发展。著名特级教师、上海建平中学校长程红兵有一个鲜明的观点:好教师就是好教育。教师能够准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用课程标准的思想精髓指导教学实践,调动一切教育教学资源服务于孩子的成长,最大限度的促进每一个孩子人性的自由成长,力量

的自由舒展。但是,日常教学中抛开课程标准搞教学的事例比比皆是。大多数教师在非必须的时间里是不去琢磨、研究课程标准的,大多数的考试命题者在命题前也不会刻意地去浏览课程标准,甚至有的人教了半辈子书,连课程标准都没有翻阅过。我们不能把课程标准扔在一边搞教学,这样的教学会失去方向、误人子弟。这样的教学往往是事倍功半,这样的教学只会让我们苦涩、艰难,毫无尊严的行走在为师的小路上。

《论语》有言曰:本立而道生。虽是讲做人的时候要追求根本即“孝悌”,在这想说的是教学要抓住了根本,就能根深叶茂,本固枝荣。我们抓住了课标,无疑就找到了教学的目标和方向,我们的课堂就能在这个根本上枝繁叶茂,何愁枝上之果——教学成果不让我们心花怒放?所以,将课标了然如胸,就是在寻找教学的捷径,为学生和自个减负。因此,按照教研室安排就假期中对新课标的学习心的和大家分享,一家之言,难免偏颇,欢迎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一、关于课程标准的地位与作用。 课程标准是关于某一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国家对学生接受一定教育阶段之后的结果所作的具体描述,是国家教育质量在特定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 它具有法定的性质,是教育管理、教材编写、教师教学生学习的直接依据,评估与考试的依据,必须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改革。由此可见,学生在某一个阶段的学习结果是可测量、可描述的,课程标准就是这样的一种描述。它具有这样一些特征:

1、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学习结果的行为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