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复习专项练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_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_实验——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_练习(1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0 14:45:3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实验——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课后练习(1)

1. 土壤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存在形式是() A.微小菌落 B.群落 C.个体 D.以上都不正确

2. 为探索落叶是否是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的,下列实验设计中,错误的是() A.可选择带有落叶的土壤为实验材料,筛选出落叶和土壤 B.将落叶平均地分成两份置于网兜中

C.把土壤分成两组,对照组土壤进行灭菌处理,实验组土壤不作处理 D.将网斗中的落叶埋入两组土壤中,观察腐烂情况 3. 土壤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A.种群 B.群落 C.个体 D.以上都不是

4. 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和全国人大十二届三次会议的中心议题之一。下列关于循环经济的理解,正确的是()

A.循环经济就是将废弃物回收利用

B.构建和谐社会,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而言,主要是指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C.我国古代就已有朴素的循环经济理念,如猪粪肥田、燃烧秸秆取暖 D.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减少生产原料、延长产品使用周期、扩大生产规模

5. 某生物兴趣小组准备对所处地区的花园和菜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进行研究。假定你是其中的一员,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你们小组要探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行这类调查常采用_________法,而不适用_________法,原因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记名计算法和_________,前者一般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群落。

(4)对土样中的小动物进行采集时,在诱虫器上方通常要放置并打开40 W~60 W的电灯,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采集到的小动物可以放入_________溶液中保存,也可以放入_________中。

(5)在观察和分类的基础上,若要用记名计算法对两类土壤中的动物进行统计和分析.请你设计一个数据统计表。 (6)除了进行上述问题的探究外,你还可以从另外的角度进行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调查,请你再提出一个要探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某同学完成了“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的对照实验,对照组( )

A.土壤不做处理,自然状态 B.土壤进行处理

C.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 D.尽量避免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

7. 下列有机物污染中,微生物最易分解的是( ) A.纤维素 C.农药

B.人畜粪尿 D.塑料

8. 下列是对土壤微生物开展探究活动的三个案例,请在相应的空白处作答。 (1)案例Ⅰ:探究落叶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是否发生腐烂(分解)。 设计思路:

组别 处理 情况 对照组 不做处理的带落叶的土壤 实验组 进行过处理的带落叶的土壤 将等量的带落叶的土壤,用带有编号的相同的塑料袋分别包扎好,并埋在5 cm深的土壤中 对实验组土壤应该进行________处理,尽可能排除______的作用。 (2)案例Ⅱ: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 实验步骤:

①将取自农田的土壤制成土壤浸出液,放在烧杯中静置一段时间。

②另取两只烧杯,编号为A、B,加入等量的淀粉糊。在A烧杯中加入30 mL土壤浸出液,B烧杯中加入________。 ③在室温条件下放置7天后,从A烧杯中取20 mL溶液,分别加入A1和A2两支试管各10 mL;从B烧杯中取20 mL溶液,分别加入B1和B2两支试管各10 mL;

④在A1和Bl中加入碘液;在A2和B2中加入________,并进行________处理。 ⑤观察各试管的________,记录实验结果。

9. 土壤中生活着种类和数量繁多的微生物,其中绝大多数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营养物质.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带有落叶的表层土壤为实验材料,研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组合 甲 乙 丙 丁 材料处理 灭菌 不灭菌 不灭菌 不灭菌 土壤湿度控制 湿润 湿润 湿润 较干燥 温度(℃) 20 20 5 20 实验现象 落叶不分解 落叶分解较快 落叶分解较慢 X (1)该实验对照组是;上表中X是. (2)通过本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①;②.

(3)为了进一步研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请利用下列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 ①作出假设:.

②实验材料和用具:土壤浸出液、蒸馏水、淀粉糊、恒温箱、烧杯若干、试管若干、碘液、斐林试剂等 ③主要的实验步骤:

a.取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编号为A、B,放入.在A烧杯中加入适量的土壤浸出液,B烧杯中加入.

b.在恒温箱(20℃左右)下放置几天后,分别取A、B烧杯中的溶液20mL,各加入两支试管中,分别编号A1、A2、B1、B2.

c.在A1、B1试管中加入碘液,在A2、B2试管中加入斐林试剂,并进行沸水浴. d.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记录实验结果. ④实验现象:

如果假设成立,则实验现象是.

10.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在0.14mol/L的NaCl溶液中经搅拌后能迅速溶解 B.在腐殖质很少的土壤中更容易发现较多的土壤小动物 C.马铃薯捣碎后的提取液与双缩脲试剂混合后溶液变成紫色 D.洋葱表皮细胞在0.5g/ml蔗糖溶液中不能发生质壁分离

参考答案: 1. 答案: A 解析: 2. 答案: C 解析: 3. 答案: D 解析: 4. 答案: B 解析:

5. 答案: (1)××地区花园和菜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研究

(2)取样器取样 样方法和标志重捕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 (3)目测估计法 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

(4)利用了土壤动物趋暗、趋湿、避高温的特性,使土壤动物从土样进入诱虫器下部的试管中,达到采集目的 酒精 试管

(5)××地区花园和菜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统计表

(6)××地区不同深度(或不同时间)花园和菜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

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了调查动物丰富度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事项,只要熟读课本就能准确把握 6. 答案: A

解析: 采用对照实验的方法,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土壤应不做处理,处于自然状态,实验组为了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应对土壤进行处理。 7. 答案: B

解析: 人畜粪尿容易被微生物分解,其他选项则不易或难以分解。 8. 答案: (1)灭菌 土壤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