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看星座》2精品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 20:53:1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精品教学文档 欢迎下载选用

看星座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探索宇宙》的第三课《看星座》。 【教材分析】

本课以引领学生看夜空、认星座,建一个“星座”模型来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兴趣。涉及星座的教学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星座,第二部分建一个“星座”模型。

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主要标志。其实这七颗星,离地球有远有近,远的离地球有近150光年,近的距地球也有50光年。活动中,让学生在一个纸板上挂七个橡皮泥球,投影出北斗七星的图形,通过这一过程让学生建立起星座的正确概念——远近不同的恒星在视觉上形成的一个构图。

星座也有实用之处,它们相当于夜空的平面坐标。教科书中让学生根据北斗七星寻找北极星以确定方向。由于北极星位于地球自转轴北端所指的中心,所以看上去北斗七星和其他星座都在绕北极星转动——“斗转星移”。这些现象,如果指导学生作夜晚观察活动,都是可以观察到的,这对培养学生的天文兴趣具有很好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四季的主要星座和天空中的主要星星。

2、认识北斗星、北极星、大熊星座、小熊星座,能利用北斗七星找到北极星。 过程与方法:

1、制作星座模型,对模型进行合理推理并作出解释。 2、尝试根据星座的特征观察星座,并用图画做好相关的记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精品教学文档 欢迎下载选用

1、认识建立模型的重要性。

2、培养对天文方面的兴趣,认识到较长时间内持续地观察星座是必要的。 3、培养团结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北斗七星找到北极星、制作北斗七星的模型。

难点:建立正确的星座概念,知道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 【教学准备】

小组准备:橡皮泥、小木棒、白色纸板、记录纸、光源 教师准备:课件、激光笔、微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星空视频,学生观看,谈感受。 二、认识北斗七星和北极星

1.师生谈话:关于天空中的星星,你知道些什么?说说你知道的星星名称? 在星空中,像北斗七星、牛郎织女星这样人为的把它们联系在一起的星星还有很多很多,人们将星星按照区域进行划分,共划分了88个区域,并根它们的样子给其命名,这就是星座。(板书:星座)

2.认识大熊星座:北斗七星属于一个非常有名的星座——大熊星座,它是大熊星座的主要标志。

3.认识并欣赏其他一些星座。

4.从大屏幕上找找北极星,说说你是怎样寻找的。 5.学生尝试寻找北极星并解释。 6.指导:借助北斗七星寻找北极星。

精品教学文档 欢迎下载选用

7.播放微视频:利用星空软件定位在本地,然后选择合适的时间比如:先观察春季星空,先介绍北斗七星的特征,然后找到北斗七星,通过放大功能让学生看清北斗七星在星空的位置及其排列。进而通过星座连线,标注名称等功能,标注出大熊星座。这样既直观有清晰。

8.了解北斗七星、牛郎织女星是在不断的移动。

利用微视频展示:利用星空软件的调整时间功能,让学生认真观察北斗七星在天空的位置变化以及方位的变化。

小结:不同季节观测北斗七星时,它的位置有所不同,古人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三、建一个“北斗七星”的模型

1.提问:如果在宇宙中观察,北斗七星会是什么样的形状呢? 2.通过建一个“北斗七星”的模型在课堂上研究北斗七星。 演示并介绍北斗七星模型的制作方法。 活动要求:

(1)将泡沫板平放在桌面上,上面有1号到7号的位置,将竹签从长到短依次插入序号为2、7、1、3、4、5、6的位置。

(2)用橡皮泥捏成七个小球,插入竹签的上端,代表七颗星。

(3)从任意角度观察模型中的七颗星比较与我们看到的天空中的北斗七星,在小组内轻声交流你的发现。 3.学生制作模型,教师观察指导。

4.汇报交流模型中的七颗星与天空中的北斗七星的不同之处。 小结:高低不同、远近不同、形状不同。(板书:距离不同)

5.利用光源,让光从四个不同的角度照射模型,并将橡皮泥球的影子在纸上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