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达标测试卷 (含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3 13:34:4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线线…………………学校 …○ ○…………考场 …… ……订订……考号 …… …………○班级 ○…… ……………姓名 …装 装……………………○○……………………外内……………………○○……………………○○……………… 2020学年度小学教学阶段检测试卷(下)

语文学科(六年级)2020.03 第一单元 达标测试卷

一 基础知识

一、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9分)

二、看拼音,写词语。(8分)

三、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6分)

1.纤纤擢.

素手( ) A.伸出,抽出 B.洗净 C.提拔 2.中庭.地白树栖鸦( ) A.中间的亭子 B.庭中 C.庭院中间 3.寒食东风御.柳斜( ) A.防御 B.预防 C.御花园 四、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4分) 1.孩子们( )要放鞭炮,( )要过春节了。 2.( )今天是元宵节,( )今天的北京特别热闹。

3.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 )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 )能有声有光地玩耍。

4.北京( )跟着农村一齐过年,( )过得分外热闹。

第1页,共10页

五、读句子,将画线部分换成意思相同的词语。(4分)

1.新年时,显出所有的景象和事物都变得焕然一新的气氛。 ( ) 2.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白天、黑夜不间断。 ( ) 3.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没有丝毫的相同之处。 ( ) 4.西藏地方大,人烟少,生产形态松散,生活节奏比较缓慢。 ( ) 六、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4分)

1.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春节眨眼就要到了啊。 ( ) 2.锅子中,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 ) 3.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 ) 4.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 )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5分)

1.《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 ,是按照 顺序描写的,重点描写了 、 、 等内容。

2.《迢迢牵牛星》中借牵牛星、织女星表达人间夫妻哀愁、怨恨和情思的语句是: , 。

3.《藏戏》以 结构安排内文,先用三个 句概括介绍藏戏的主要特点: 、 、 。接下来详细写开山鼻祖开创藏戏的传奇故事,然后简略地说明其他特色,最后用一句话结束全文。

4.《长歌行》中有一句劝人珍惜时间的句子是: , 。

二 阅读理解

八、课内阅读。(9分)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 。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把古诗补充完整。(2分)

2.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 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 的特点。(2分) 3.这首诗前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3分)

4.解释“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意思,说说这两句诗的妙处。(2分)

第2页,共10页

题目:难忘的春节

九、课外阅读。(11分)

云南的歌会(节选)

云南本是个诗歌的家乡,路南和连西歌舞早已著名全国,这一回却更加丰富了我的见闻。

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被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或互嘲互赞,随事抑韵,循环无端。也唱其他故事,贯串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一本册,滚瓜热,随口而出。在场的既多内行,开口即见高低,含糊不得,所以不是高手,也不敢轻易搭腔。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遇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地打了个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显得轻松快乐,拉着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

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束子脸,满口白白的糖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不仅唱歌十分在行,而且大年初一和同伴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用马皮做成三丈来长的秋千条,悬挂在高树上),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1分)

2.“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中的“这”指什么?用“ ”在文中画出。(2分)

3.“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多”字在文中是不是可有可无?为什么?(4分)

4.在对歌的场面中,作者对云南女子进行了细致的描绘,文段中运用了几种描写手法?表现出云南女子怎样的特点?(4分)

三 习作(30分)

第3页,共10页

提示:在你的家乡,过春节都有哪些习俗?给你留下最为深刻的影响的春节是如何度过的?要求语句通顺,内容丰富。

四 附加题

趣味标点符号。(10分)

有一个富翁生性吝啬,聘请教书先生时,讲明膳食供给很微薄。当时,有位教书先生一口应允了,并写了一张没有加标点符号的合约:“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富翁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理解为:无 鸡 鸭 亦 可 无 鱼 肉 亦 可 青 菜 一 碟 足 矣(请你按富翁的理解加上标点符号),便欣然签字。哪知吃第一顿饭时,教书先生就大喊大叫:“怎么尽是素菜,没有荤菜?我们不是约定

好的吗?”原来教书先生是这样理解的:无 鸡 鸭 亦 可 无 鱼 肉 亦 可 青 菜 一 碟 足 矣(请你按教书先生的理解加上标点符号)

第4页,共10页

题答许不内线订装 ………………○○……………………线线…………………学校 …○ ○…………考场 …… ……订订……考号 …… …………○班级 ○…… ……………姓名 …装 装……………………○○……………………外内……………………○○……………………○○………………第5页,共10页

第6页,共10页

第7页,共10页

第8页,共10页 题答许不内线订装

………………○○……………………线线…………………学校 …○ ○…………考场 …… ……订订……考号 …… …………○班级 ○…… ……………姓名 …装 装……………………○○……………………外内……………………○○……………………○○……………… 端午节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首民歌唱的就是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有二十多个,如:端午节、端阳节、龙舟节、粽子节、地腊节、诗人节……端午节最主要的习俗,要数吃粽子、赛龙舟了。相传这些民俗活动是为了纪念2200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他们还把粽子投入江中喂鱼虾,以免吃屈原的尸体。一直延续到今,就形成了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

每到端午节,妈妈还会用五种彩色的线,搓成五彩缕给我戴在手腕、脚腕和脖子上,意谓可避灾、除病、保安康。端午节还有很多习俗,比如:画门符、吃五黄、戴香包、挂艾草等。

怎么样,咱们中国传统文化是不是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呢?

第9页,共10页

第10页,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