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方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9 11:28:0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中青年骨干教师是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课程改革试验的先锋,能在教书育人、教育科研、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起到引领和辐射作用。根据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和学校发展的需要,为加快我市小学“构建有效课堂、高效课堂”活动的发展,立足我市教师队伍建设的内在需求,对中青年教师中的优秀专业人才进行重点支持,培养一批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以促进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现特制定花湖小学“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方案”。

二、培养机制:

(一)设立学科教研员直接抓骨干教师团队发展的运行机制。

1、团队的组成。每一名学科教研员都要选取10—20名有强烈进取意识、愿意学习、有一定基本素质和学科知识水平的中青年教师组成学科骨干教师团队。

2、团队建设规划 (1)工作目标

? 通过系统的研修活动,建立一支比较稳定且逐步扩大,具有较高专业品格,较高专业技能,较高合作精神并得到学生认可、家长认可、同伴认可、领导认可的海阳优秀教师团队。从而示范、引领全市小学教师的成长。

?探索全新的教师团队成长与辐射教研于一体的教研活动方式,逐步形成“团队成长我成长”的成长研修文化,从而不断提高全市小学学科教研活动质量,为全市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提供专业服务,促动我市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持续均衡发展。

(2)团队成员的职责。

?教育理论的学习。要制定学年学习计划,每位团队成员,每学年至少读一本教学专著,坚持订、读定一种专业杂志,定时阅读网站上的学习资源。每位团队成员能娴熟地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活动,建立自己的教学资源库和博客,能通过网络带领广大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共享教育资源。每位团队成员要成立自己的

工作室,在本区域内带3-5名年轻教师为徒,设定教学技能和理论水平的培养目标,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相应的高度。所带徒弟也要在师傅的指导下执行该职责。

?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根据备、说、讲、评的要求,每每位团队成员不断地进行小学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的学习。结合自己教学体会和本单位的教学实际,带领全体教师深入研究教材,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学期至少举行二节以上研究公开课。能对本区域内教学中的问题及时发现并予以纠正,一学期至少留下五个有价值的教学反思。

?积极进行教育科研,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加强教育科研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学习,掌握基本的科研手段。每一位骨干教师要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选准课题进行研究,引领自己的教学活动(特别要围绕“两效课堂建设”和“作业改革”两个实验课题做文章)。每人都要承担实验课题,对课题目标进行分解,每学期研究一个问题,期末写出有价值的实验报告(或总结)。要带领广大教师注重小课题的研究,帮助他们针对教学中的问题开展力所能及的、有效服务教学的研究,提高他们的研究水平。

?注意总结提升。每学期每位团队成员要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撰写出一篇有价值的教学论文。每位团队成员要自觉建立自己的成长档案,档案中要收集自己的学习体会、心得、研究成果,每一学期和学年都要进行总结,形成材料,随时补充和更新档案资料。

?规划好自己的成长计划。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在全国名师中寻找榜样并拜师,模仿学习、创造提高,加快自己的成长速度。要为自己的榜样建立追踪档案,可以以目录的形式对名师的研究课、文章、讲稿等进行整理。 (3)运行过程

?建立档案,完成团队成员登记表(见附件二); ?做出学习计划;

?按“四步教学法”(见附件三)建立自己的研究方向。

?每月一次集体活动。集体活动时交流自己的工作、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每周留写至少一次的学习体会、一次活动反思,一次与团队成员及团长的网上交流。

?在‘两效’课堂研究中追求自己的发展,一学期设计出自己满意的2—3个课时的教学案例,并能在不同的班级、学校出示。

?在自己的影响下使自己学校的课堂教学在某方面形成一定的特色。 ?一学期中完成对不少于20个课时听评课。 ?一学年完成一个领域的研究。 3、团队成员的使用及奖励。 (1)使用

?骨干教师团队成员可参入学科教研员的教研课题研究、教学资料的编写、先进教学经验的推广等活动;

?骨干教师团队成员每学期要出示一节面向全市的公开课或学科知识讲座; ? 帮助学科教研员培训学科带头人。 (2)奖励

?每年组织一次骨干教师团队成员出市参入观摩研讨活动; ?推荐参加各种荣誉的评选;

?对表显突出的授予优秀学科带头人的称号。

(二)学科带头人协助学科教研员进行学科教师培养的运行机制。

1、学科带头人的产生。由乡镇学校按学科每年级推选1—2名学科水平高,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年级学科带头人(团队骨干成员自然的确认)。

2、学科带头人的工作职责。

?不断关注自身成长。要加强理论学习和本学科业务研究(各学段的系统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真正成为本学科的带头人。工作中及时总结,不断反思,勇于创新,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不断在工作中提高自身的组织和协调能力。

?做好计划与总结工作。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及年级学科特点,于学期开学两周内,在广泛听取本组成员意见基础上,制定出有较高针对性和带有一定主题性的教研组活动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期末作出工作总结,总结出本组研究工作的经验与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