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考理综(物理)适应性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一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8 1:30:3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知识就是力量!&

最新年高考理综(物理)高三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

物理试题

14、物理学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关于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认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奥斯特相信电和磁之间存在着联系,并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B.法拉第最早引入了电场的概念,并采用了画电场线的方法描述电场 C.卡文迪许利用扭秤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被誉为能“称出地球质量的人”

D.伽利略利用理想斜面实验,使亚里士多德“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的快”的结论陷入困境 答案与解析:

14、D 解析:伽利略利用理想斜面实验推断,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不需要外力来维持。伽利略落体实验,证实不同重量球体自由落下,它们同时着地的实验。之前人们接受亚里士多德的物体下落速度与物体重量成正比的观点。据《伽利略传》记载,1589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当着其他教授和学生面做了这个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故D项错误。

15、如图所示,边长为L的正方形有界匀强磁场ABCD,带电粒子从A点沿AB方向射入磁场,恰好从C点飞出磁场;若带电粒子以相同的速度从AD的中点P垂直AD射入磁场,从DC边的M点飞出磁场(M点未画出)。设粒子从A点运动到C点所用时间为t1,由P点运动到M点所用时间为t2(带电粒子重力不计),则t1∶t2为( )

A.2∶1 B.2∶3 C.3 ∶2 D.答案与解析:

@学无止境!@

&知识就是力量!&

15、C 解析:由题意,粒子圆周运动半径等于正方形磁场边界边长,则两粒子在磁场运动圆弧所对应圆心角分别为90°和60°,由运动时间与圆弧所对应圆心角成正比,故t1∶t2为3∶2。 16、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圆,其直径水平且与另一圆的底部相切于O点,O点恰好是下半圆的圆心,现在有三条光滑轨道AB、CD、EF,它们的上下端分别位于上下两圆的圆周上,三轨道都经过切点O,轨道与竖直线的夹角关系为α>β>θ,现在让一物块先后从三轨道顶端由静止下滑至底端,则物块在每一条倾斜轨道上滑动时所经历的时间关系为( )

A.tAB>tCD>tEF

B.tAB<tCD<tEF

C.tAB=tCD=tEF D.tAB=tCD<tEF 答案与解析:

16、A 解析:由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规律(等时圆模型)可知,一物块先后从三轨道顶端A、C、E由静止下滑至O点所用时间相等,且到达O点的速度vE>vC>vA ,随后在OB、OD、OF段继续加速运动时,路程相同,加速度大小关系为aF>aD>aB,则有物块在每一条倾斜轨道上滑动时所经历的时间关系为tAB>tCD>tEF。

17、如图所示,空间中的M、N处存在两个被固定的、电荷量相同的正点电荷,在它们的连线上有A、B、C三点,已知MA=CN=NB,MA<NA.现有一正点电荷q,关于在电场中移动电荷q,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沿半圆弧l将q从B点移到C点,电场力不做功 B.沿曲线r将q从B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负功 C.沿直线将q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正功

@学无止境!@

&知识就是力量!&

D.沿曲线s将q从A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正功 答案与解析:

17、D 解析:由点电荷电势分布规律可知φA=φB>φC,正电荷从高电势移动到低电势电场力做正功与路径无关,故沿半圆弧l将q从B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正功,沿曲线r将q从B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正功,沿直线将q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不做功,沿曲线s将q从A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正功。综述只有D项正确。

18、如图所示,R0和R2为两个定值电阻,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1,且R1>(R0+r).现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b端向a端滑动,关于安培表A1、A2示数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1示数不断减小 B.A1示数先减小后增大 C.A2示数先增大后减小 D.A2示数不断减小 答案与解析:

18、B 解析: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b端逐渐向a端移动过程中,变阻器上部分电阻减小,下部分电阻增大,由于下部分与电阻R2并联,并联电阻小于支路电阻,可知并联部分增加量小于变阻器上部分电阻的减小量,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增大,由欧姆定律可知部分电压必定增大,则A2的示数一直不断增大.

设与R2并联部分电阻为x,由串并联电路关系得A1示数

记y=R2(R0+r+R1)+(R0+r+R1)x-x2由于R2>(R0+r)

@学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