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方程式计算》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2 2:02:4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化学方程式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正确掌握计算的格式和步骤。 2、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比,初步理解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和量的关系。 2、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进行思维的良好习惯和熟练的计算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精神 。 【教学重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教学难点】1、物质间量的关系;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要领及关键。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回顾“天宫一号”升空场面(由观看视频,抓住学生注意力,引出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提出问题] “天宫一号”用长征系列火箭发射升空时,如果火箭的燃料是液氢,助燃剂是液氧,你能写出火箭点火后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吗? [学生回答] 可以(学生板书写出化学方程式) [提出问题]如果你是火箭推进器的设计师,当确定升空的火箭需要400Kg的液氢时,你会在火箭助燃剂仓中填充多少Kg的液氧来支持这些液氢完全燃烧?

[学生回答]要通过计算才能得到(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新课) [板书]课题三、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课堂过渡]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常需要从量的方面对化学变化进行研究。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变化的表示方法,要想解决氢气和氧气量的计算问题,我们首先要理解这个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引导回忆]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1、表示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2、表示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创设问题] 400Kg的液氢燃烧需要多少液氧?

[学生回答] 根据反应中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就可以求出需要氧气的质量。

[小 结]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比是成正比例关系。因此,利用正比例关系根据已知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得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但是以上各物质的比例关系式是根据化学方程式得来的,对于化学方程的计算要注意规范的格式。请对照教材100页,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过程与“例题1”一样吗? [展 示]例题1 :加热分解6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板书] 解: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解设未知数

加热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316 32 …………算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6g x …………找出对应已知质量 316:32=6g: x …………列式并求解

x=0.6g

答:加热分解6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0.6g氧气g …………答 [总结步骤] 解题步骤:设、写、算、列、求、答。

[课堂过渡] 大家的思维都非常敏捷,那大家接下来继续讨论,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中应该注意那些问题?

[学生讨论]学生交流讨论

学生1:设未知量的方法与数学上的设法略有不同 学生2:所写化学方程式必须正确,特别要注意配平 学生3:要正确算出所需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学生4:计算时要注明单位

[课堂过渡]同学们回答的都非常好,我相信大家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上会注意上述几点的。下面是某同学的解题过程,请指出其中你认为不正确的地方,并写出你的解题过程。

[巩固练习]辨析改错:15.5克红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生成五氧化二磷多少克?同时至少需要氧气多少升?(氧气密度为1.429g/L) 解:设可生成x克P2O5,同时消耗氧气y升。

点燃

P + O2 P2O5

31 32 142 15.5 y x

31:142=15.5:x 31:32=15.5:y

x=71 y=16升 答:可生成五氧化二磷71克,消耗氧气16升。 [学生讨论]学生交流讨论,板书正确解题过程。 [交流结果]

学生1:设未知量的方法错误;方程式未配平;质量比计算错误 学生2:列关系式时未注明单位;计算结果错误且有一个没带单位。

[课件展示]例2: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可制得生石灰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10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

[学生独立完成]

[引 申]通过计算结果比较,能解决如何以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的产出,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处理好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节约能源。 [小 结] 三个要领:1、步骤要完整(解、设、比、答)

2、格式要规范 3、得数要准确

三个关键:1、准确书写化学式

2、化学方程式要配平

3、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二个注意:1、注意带入的应该是纯物质的量 2、注意单位统一(质量单位) [作 业]教材P102页4、5、6

推荐理由:

1、本节课采用启发式、类比式的目标教学法。教学设计分成五步去研究:①创设情景,复习旧课。②温故知新,引出新课。③围绕目标,传授新课。④对照目标,反馈练习⑤。首

尾呼应,升华提高。以教学目标为核心,启发式教学与反馈纠正贯穿始终,使学生真正获得45分钟的高收效。。

2、用模块化的结构,以四个模块构成整体,逐层深入展开问题。

教师引导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激发兴趣 设疑、体现目标 感知问题

确定主题 互动交流 收集信息

组织指导 归纳小结 交流讨论

整体策划 得出结论 分析归纳小结

反思、拓展、完善、迁移

3、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共同解决问题。探究式教学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学习任务主要是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完成的。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一般由4人组成,各小组按照探究活动进行分工,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一个探究问题。在探究过程中,小组成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利用各种信息工具获取、分析、处理信息,并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主动探索为主,教师的引导、点拨为辅。并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课堂效率。本节课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他们自己去观察、讨论、分析,培养其自主能力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这样做增加了学生参与机会,增强了参与意识,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思考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产生一种成功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5、树立“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理念,以“学”为中心去预设。主要解决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每个知识点学完后,都配以适当的题目进行训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有教师的指导、答疑。师生之间不停的进行“信息’交流,有助于学生 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