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汇总(打印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9 16:13:1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江苏省初中七年级下册地理总复习

第六章 亚洲

1.我国位于 亚 洲东部, 太平 洋西岸。 亚 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也是世界上跨 纬度 最广, 东西 距离最长的大洲。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 南极洲 。

2.亚洲大部分位于 东 半球和 北 半球,赤道穿过亚洲东南部的 马来 群岛。

3.亚洲北临 北冰 洋,南临 印度 洋,东临 太平 洋。西面通过黑海和 地中海与大西洋相通。 4.亚洲东北面以 白令 海峡与 北美 洲为界;西北面是欧洲,界限是: 乌拉尔山脉 、 乌拉尔河 、 里海 、 大高加索山脉 、 黑海 、 土耳其海峡 。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 非 洲为界。南面与 大洋 洲隔海相望。

5.亚洲共分为北亚、西亚、 南亚 、 东亚 、 中亚 、 东南亚 六个分区。其中世界上最大的半岛在 西 亚,南亚最大的国家是 印度 ,东亚五国指 蒙古 、 中国 、 韩国 、 朝鲜 、 日本 。东南亚主要包括 中南 半岛和马来群岛。北亚主要指 俄罗斯 的亚洲部分。 6. 读“亚洲局部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图中河流的流向,分析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中部高,四周低 。

(2)亚洲注入太平洋的河流① 黄河 、② 长江 。

亚洲东临③ 太平 洋,南临④ 印度 洋,北临⑤ 北冰 洋。西面与⑥ 欧 洲相邻,东北面相邻的是⑦ 北美 洲,它们的分界线是⑺ 白令 海峡。西南面与⑧ 非 洲相邻,分界线是⑹ 苏伊士 运河。

(3)A是连接③④的海峡 马六甲海峡 ,B 波斯 湾,C 红 海,D地中 海。

(4)亚洲南部的半岛自西向东依次是E 阿拉伯半岛 F 印度半岛 G 中南半岛 。其中世界上最大的半岛 阿拉伯半岛 。H世界上最高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I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青藏高原 。

(5)⑴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 里海 ,⑵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贝加尔湖 ,⑶是世界陆地表面的最低点 死 海,⑷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 马来 群岛。⑸是亚洲最大的平原 西西伯利亚平原 。 ⑻⑼是属于亚欧两洲分界线的 土耳其 海峡和 黑 海。

7.亚洲地跨 北寒 带、 北温 带、 热 带。受 纬度 位置和 海陆 位置的影响,气候的特点是① 气候复杂多样 ,② 季风气候显著 ,③ 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

1

8.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 东 部和 南 部,季风气候的共同特点是夏季 高温多雨 ,其降水主要来自 夏季 风。由于这种风的强弱不定,常形成 旱涝 灾害。 9.从课本P7图6.9看,①亚洲一共有 9 种气候类型,所以具有 气候复杂多样 的特点;②其中有 3 种属于季风气候,所以具有季风气候显著 的特点;③分布最广的是 温带大陆性 气候,所以具有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的特点。

10.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 秦岭—淮河 以北的亚洲东部;此线以南是我国的南方地区,是 亚热带 季风气候的分布区。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南部的 中南 半岛和 印度 半岛。热带雨林气候在亚洲的主要分布区是马来 群岛。(此题不背,只作了解) 11.亚洲只缺少两种气候类型 温带海洋性 气候和 热带草原气候。

12. 从课本P9图6.12看,非洲的气候以 热 带气候为主。受 纬度 影响较强,以赤道为界,南北对称,由赤道向北向南是热带雨林、热带草原、亚热带和热带沙漠、地中海气候

13.亚洲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有 东亚 、 南亚 和 东南亚 。其中人口超过1亿的有 6 个国家。 亚 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最少的是 大洋 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非 洲,最低的是 欧 洲。 14. 亚洲的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是长江 中下游地区、 印度河流域、 美索不达米亚 平原。 15. 在亚洲少数国家属于发达国家,如 日本 ;大部分国家属于 发展中 国家。 16. 亚洲河流特点——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17. 亚洲的世界之最:喜马拉雅山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峰;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高原,誉为“世界屋脊”(区别于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贝加尔湖—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里海(咸水湖)—世界最大的湖泊(区分于世界面积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

18. 亚洲是人口最多的大洲。亚洲人口占61% ;世界上人口超过l 亿的国家共有11个,其中有6 个位于亚洲(东亚的中国、日本,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其中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人口稠密的地区。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日本

1.日本是 太平 洋西北部的岛国,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属于 东 亚。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和 亚热带季风 气候。人口超过 1 亿。 2. 日本东面临 太平 洋,西隔 日本 海, 朝鲜 海峡和

东海同俄罗斯、朝鲜、韩国、中国相望。

3. 地形:以 山地 丘陵 为主, 富士 山是日本国的象征,

是一座活火山,也是全国的最高峰。山麓樱树成林,景色迷人。 樱花 是日本的国花。平原面积狭小,最大的平原为 关东 平原。

4.日本位于 亚欧 板块和 太平洋 板块的交界地带,即环

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因此多火山和地震 。

5. 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民族构成单一,以大和民族为主,既有 大和民族的传统色彩,又有强烈的现代气息,是东西方文化兼容 的典型。京都又被称为洛都。传统民族服装是和服。日本首都是 东京 。

6.日本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

(1)邻国A 俄罗斯 、B 蒙古 。

C 日本 海,D 朝鲜 海峡,E 东 海,

2

F 濑户 内海,G 太平 洋。岛屿① 北海道 、② 本州 、③ 四国 ④ 九州 。其中最大的是 本州 岛。

(2)日本的经济类型: 加工贸易 型经济。

经济特点:对外依赖严重,对外进口 原料 进行加工,大量出口 工业品 。 国情(不利条件): 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 。

有利条件:①先进的科学技术 ②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③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

7. 日本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的生产与销售基地。日本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是 美 国、西欧、 东亚

和 东南亚 。 8.右图是日本局部图,从图中城市的分布看,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 沿岸和 濑户内海 内海沿岸的地区。图

中的工业中心:A 东京 B 横滨 C 名古屋 D 大阪 E 神户 F 北九州 。 其中 神户 和 横滨 是最大的两个对外贸易港口。 这些城市分属于五大工业区(自东向西): 京滨 工业区,

名古屋 工业区, 阪神 工业区, 濑

户内 工业区, 北九州 工业区。

多火山、地震原因:日本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交界地带,地壳活动频繁,即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被称为“地震国”和“世界火山博物馆”。防震减灾方面有关的知识(会判断某些做法的对错)。 9.为什么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这里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海上交通便利,便于进口原料,出口产品。

东南亚

1. 东南亚在亚洲的东南部,包括 中南 半岛和 马来 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两大部分 2. 东南亚地处 亚 洲与 大洋 洲, 印度 洋与 太平 洋之间的“十字路口”。位于马来 半岛和 苏门答腊 岛之间的 马六甲 海峡,是从 欧 洲、 非 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 东亚 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3.左图中大洲:A 亚洲 B 非洲 C 大洋洲 ;大洋:D 印度洋 E 太平洋 在图中用H表示南海、填出连接DE的海峡。

东南亚包括F 中南 半岛和 G 马来 群岛。

4. 有一船只从中国的沿海出发到欧洲去,途中要经过 太平 洋、 马六甲 海峡、 印度 洋,再经 苏伊

士 运河进入 地中 海,最后到达大西洋。

3

I G F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