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选择判断题参考9999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9 19:19:5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心理学选择判断题参考

1.(A)状态使人的心理活动积极有效。 A.振奋 B.疲惫 c.分心 D.应激

2.在(c)活动时人可能会出现犹豫或果敢的状态。 A.感知 B. 思维 c.意志 D. 情绪 3.“知识就是力量。”这说明(C)对意志行为的重要影响。 A.情绪 B. 情感 C认知 D. 思维

4.有的人观察敏锐精确. 有的人粗枝大叶;有的人记忆力强,有的人记忆力差,这些是(B)的差异。 A.气质 B.能力 C.性格 D.认知

5.有的人比较温柔,有的人比较粗暴; 有的人沉着冷静,有的人急躁焦虑,这 些是(C)的差异.

A.气质 B.能力 C.性格 D.认知

6.标志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著作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兜所著的(B):

A.<教育心理学> B.《教育心理学纲要》 C.<教育实用心理学> D.《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心理学原理》 7.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D) A.自然学科 B.社会科学

C. 应用科学 D.介于社会与自然,应用与理论之间的交叉学科

8.“在各方面都依赖教师一一在学生身上没有多大创造性” 这是对(B)领导方式的典型反应.

A.强硬专断型 B.仁慈专断型 c.放任自流型 D.民主型 9.“学生中有许多推卸责任、寻找替罪羊、容易激怒的行为。”这是对(c)领导方式的典型反应.

A.强硬专断型 B.仁慈专断型 C.放任自流型 D.民主型 10.“学生喜欢学习,喜欢同别人尤其是喜欢同教师一道工作.”这是对(D)领导方式的典型反应。

A.强硬专断型 B.仁慈专断型 C.放任自流型 D.民主型 11.“屈服,但一开始就厌恶和不喜欢这种领导。”这是(A)领导方式的典型反应。

A.强硬专断型 B.仁慈专断型 C.放任自流型 D.民主型 12.影响教师威信形成的根本性的决定因素是(D)。 A.社会对教师劳动的尊重 B.教师物质待遇的提高 C.学生及家长对教师的态度 D.教师的主观因素

13.使自卑者自尊. 使后进者上进,使悲观者看到希望,使冷漠者充满激隋,是师爱的(B)起着重要的作用。 A.激励功能 B. 感化功能 C. 调节功能 D.榜样功能

14.下列行为属于本能行为的是(C).A.狮一产滚绣球B. 老鼠走迷津c.母鸡会孵蛋D.熊猫骑自行车 15.下列行为属于习得行为的是(A)。

A.狮子滚绣球B. 婴儿会吸奶C.母鸡会孵蛋D.鸭子会游泳 16.对“功=力X距离”的学习属于(C).

A.信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规则学习D.辨别学习

17.将猫、狗、猪等同花、草、树等刺激加以区别,并把它们用“动物”加以概括这属于(B)。

A.信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规则学习 D.辨别学习 18.下列行为属于消极强化的是(D).

A.语言表扬 B.物质鼓励 c.加薪D.抄鱿鱼 19.下列行为属于逃避条件作用的是(C)。

A.过马路时听到汽车喇叭声后迅速躲避 B.违章骑车时遇到警察赶決下车 C.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 D.作业没交看见老师绕道而行

20.下列动机中属于远景动机的是(D)。 A.对某学科的兴趣 B.`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 c.教学内容的新颖 D. 父母的期望

21.大学生为了满足荣誉感、维持自尊心、发展认知兴趣、满足求知欲而努力学习,” 这属。 B).

A.报答性和附属降学习动机 B.自我实现和自我提高的学习移I

C.谋求职业和保证生活的学习动机 事业成就的岁 动机 22.力求成功者会选择成功概率为(C)的任务 A.100%B.80%C.50%D.30%

23.避免失败者会选择成功概率为(D)的任务。 A.100%B.80% C.50% D.30% 24.“掌握平面几何有助于学习立体几何”这种学习迁移属于(A) A.正向迁移 B. 负向迁移 C.纵向迁移 D.横向迁移 25.“举一反三”这种学习迁移属于(C)

A. 正向迁移 B. 负向迁移 c.纵向迁移 D. 横向迁移 26.按学习迁移的性质可以把迁移分为(A)。 A.正向迁移和负向迁移 B.纵向迁移和横向迁移 C.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D. 普通迁移和特殊迁移 27.按学习迁移的内容可以把迁移分为(D)。 A,正向迁移和负向迁移 B.纵向迁移和横向迁移 c.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D. 普通迁移和特殊迁移 28.按学习迁移的层次可以把迁移分为(B)。 A.正向迁移和负向迁移 B.纵向迁移和横向迁移 c.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D. 普通迁移和特殊迁移

29.“善于思考问题,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这是思维的(B)

A.敏捷性 B.深刻性 C.独创性 D.批判性

30.“善于独立思考和发现问题,能从旧事物中找出新异点,并进行新颖而独特的组合分 析;”这是思维的(C)的表现。 A.敏捷性 B. 深刻性 C.独创性 D.批判性

31.“严格地估计思维材料,精细地检查思维过程,正确地判断题思维结果:”这是思维 的(D)的表现。 A. 敏捷性 B. 深刻性 c.独创性 D.批判性 32.大学生的典型思维是(D)。 A.直觉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形式逻辑思维 D.辩证逻辑思维

33.形式逻辑思维阶段,个体进行思维活动的支柱是(c)。 A.实物和动作 B.表象 c.概念 D.范畴

34.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各种属性或各种特征的思维过程(A)

A.分析 B.综合C.比较 D.抽象 E.概括 35.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各种特征或各种属性结合起来,了解它们之问的联系和关系,形成一个整体的思维过程叫(B)。 A.分析 B.综合C.比较 D.抽象 E.概括

36.把各种对象和现象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和相互关系的思维过程叫(C).

A.分析 B.综合 c.比较 D.抽象 E.概括

37.抽取各种对象和现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舍弃其个别的、非本质的特征的思维过程叫(D)。 A.分析 B.综合 c.比较 D.抽象 E.概括

38.把一类事物所共有的一般的与本质的要素,结合成为概念、法则与思想的思维过程叫(E). A.分析 B.综合 c.比较 D.抽象 E.概括 39.个体辩征逻辑思维形成的时期是(D)。.

A.小学阶段 B.初中阶段 C.高中阶段 D.大学阶段

40.直觉行动思维阶段,个体进行思维活动的支柱是(A)。 A.实物和动作 B.表象 c.概念 D.范畴

41.“善于思考问题,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这是思维的(B)

A.敏捷性 B.深刻性 C..独创性 D.批判性

42.“善于独立思考和发现问题,能从旧事物中找出新异点,并进行新颖而独特的组合分 析;”这是思维的(C)的表现。 A.敏捷性 B.深刻性 C.独创性 D.批判性

43.“严格地估计思维材料,精细地检查思维过程,正确地判断题思维结果;”这是思维 的(D)的表现。 A.敏捷性 B.深刻性 c.独创性 D.批判性

44.大学生的典型思维是(D)。A.直觉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c.形式逻辑思维 D.辩证逻辑思维

45.形式逻辑思维阶段,个体进行思维活动的支柱是(c)。 A.实物和动作 B.表象 c.概念 D.范畴

46.对书写、劳动操作和某种习惯动作的记}乙,是(E)。 A.形象记忆 B.情景记忆 C.语义记忆D. 情绪记忆 E.运动记忆 47.以字词、符号、概念,公式,规则,思想观点为内容的记忆,是(C) .A.形象记忆 B.情景记忆 C.语义记忆D. 情绪记忆 E.运动记忆

48.下列记忆中,容量最小的是(B)。

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49.下列记忆中,被称作工作记忆的是(B)。 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50.感觉记忆的主要编码方式是(A)。A. 视觉编码 B.语音听觉编码 C.语义编码 D. 语言中介编码 51.短时记忆的主要编码方式是(B)。

A.视觉编码 B. 语音听觉编码 C.语义编码 D. 语言中介编码 52.对长时记忆系统中有意义的学习材料的主要编码方式是(C)。

A.视觉编码 B. 语音听觉编码 c.语义编码 D. 语言中介编码 53.(A)是人们储存情景信怠与形象信息的霞要方式。 A.空问组织 B.系列组织 C.联想组织 D. 网络组织

54.(B)是人们储存简单的符号水平的语义信息的主要方式。 A.空问组织 B.系列组织 C.联想组织 D. 网络组织 55.(C)是人们储存字词水平的语义信息的重要方式。 A.空间组织 B.系列组织 C.联想组织 D.网络组织

56.(D)是人们储存语义(概念、命题)信息的主要方式。 A.空问组织 B. 系列组织 C.联想组织 D.网络组织 57.对遗忘过程最早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A) A.艾宾浩斯 B.里德 C.奥苏伯尔 D.费洛伊德 58.提出遗忘同化说的心理学家是(C)。

A. 艾宾浩斯 B.里德 C.奥苏伯尔 D。费洛伊德 59.提出遗忘压抑理沦的心理学家是(D)。 A.艾宾浩斯 B.里德 C.奥苏伯尔 D.费洛伊德 60.(A)提出了“心智活动按阶段形成的理论”。 A.加里培林 B.弗拉维尔 c.梅耶 D.冯忠良 61.(D)提出了“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沦”。 A,加里培林 B.邵瑞珍 c.梅耶 D.冯忠良

62.(A)把知识分为陈述I生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类。 A.安德森 B.梅耶 c.加涅 D.弗拉维尔

63.(C)把程序性知识分为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两类。 A.安德森 B.梅耶 c.加涅 D_弗拉维尔 64.(D)首次提出了“元认知”概念。 A.安德森 B.梅耶 C.加涅 D.弗拉维尔

65.从多种设想出发,不按常规地寻求变异,使信息朝着各种可能的方向辐射,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叫(A). A.发散思维 B. 聚合思维 c.逻辑思维 D.直觉思维 66.根据已有信息找出唯一正确的答案的思维叫(B)。 A.发散思维 B. 聚合思维 C.逻辑思维 D.直觉思维

67.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律,逐步推导,最后做出合乎逻辑的结论,这种思维叫(c)。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逻辑思维 D.直觉思维

68.依靠直觉突然地看到解决问题的途径,预感到问题或情境的意义和结果,并直接指向目标的思维叫(D)。 A.发散思维 B. 聚合思维 C.逻辑思维 D.直觉思维

69.运用抽象的概念、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思维叫(C)。 A.发散思维 B. 聚合思维 C.抽象思维 D.形象思维

70.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111.1(D). A.发散思维 B. 聚合思维 C.抽象思维 D.形象思维

71.认为解决问题的过程包括失调、诊断、暇没、推断.,忿证五个步骤的心理学家是(A).

A.杜威 B.瓦拉斯 c.布卢姆 D.吉尔福特

72.提出关于创造性解决问题理论一-“创造性思维四阶段论”的心理学家是(B)。A.杜威 B。 瓦拉斯 C.布卢姆D.吉尔福特

73.自我认识中最主要的方面是(D)。

A.自我感觉和自我观察 B.自我概念和自我分析 C.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 D.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 74.自我体验中最主要的方面是(B)。 A.自爱 B.自尊

C.自豪感 D. 自我效能感

75.自我调控中最主要的方面是(D)。

A.自立 13.自主 c.自我监督 D. 自我控制和自我教育 76.个体对自己在各种社会关系中角色,地位、权利,人际距离等方面的意识属于(c). A. 生理自我 B. 心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 自我体验 77.个体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现实的我的看法属于(A)。

A.现实自我 B. 投射自我 C.理想自我 D.社会自我 78.个体想象中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属于(B)。

A.现实自我 B.投射自我 C.理想自我 D.社会自我 79.个体对想象中的我的认识属于(C)。

A.现实自我 B.投射自我 c.理想自我 D.社会自我 80.在自我观念中,对行为具有动力作用的因素是(C). A.现实自我 B.投射自我 C.理想自我 D.社会自我 81.自我意1只迅速发展并趋向成熟的阶段是(c)。 A.婴幼儿时期 B.中小学时期 c.大学时期D.工作以后 82.在下列各选项中,(A)属于积极的自我统一。

A.自我肯定型 B. 自我否定型c.自我扩张型D. 自我萎缩型 83.态度的核心成份是(B)。

A.态度的认知成份 B. 态度的情感成份 c.态度的行为成份 84.个体品德的核心成份是(A)。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行为

85.教学设设分为宏观没汁和微观设计。以下属于宏观设汁内容的是(B)。

A.确定教学目标 B. 制定教学计划c. 了解学生原有水平 D. 进行教学活动

86.重视人际关系的改善,鼓励个体积极参与社会工作,提高社会活动能力的教学模式被称为(D) A.行为矫正模式 B.信息加工模式 c.个人发展模式 D.社会作用模式

87.依据测验目的,项目难度一般确定在(B)。 A.0.1-0.3之间 B.0.3-0.7之间

C.0.7-0.9之间 D.0.9以上

88.用同一组被试对两个等值测验得分的相关系数表示信度的是(B)。

A.再测法 B. 复本法 C.分半法 D同质法 9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效度高的测验. 信度一定高 B. 效度高的测验,信度一定低c。 信度高的测验, 效度一定高 D.信度高的测验,效度一定低

91.下列选项中属于自由应答型试题的是(c)。 A. 是非题 B.多选题 C. 论述题 D. 匹配题 92.下列选项中属于固定应答型试题的是(D)。 A.填充题 B. 简答题题 C.联想题 D. 是非题 判断题:

1.在情绪活动使人可能会出现灵感或刻板状态。(X)

2. 人有生理的需要,也有社会的需要,其中社会的需要包括劳动的需要、饮食的需要、 人际交往的需要、 自尊的需要等。(X) 3.有的人谦虚谨慎,有的人骄傲自满;有的人积极进取,有的人被动退缩,这些是气质的差异。(X)

4.以学生集体为中心的教学风格,就是对学生放任自流。(X) 5. 教师如果厌恶学生,对学生期望较低,学生会更加自尊、自爱、自强;如果教师喜欢学生,对学生期望较高,学生会感到教师的“偏心”和失望。(X)

6. 对思维元认知的发展,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思维活动,提高学习的效率。(?)

7.直观是领会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掌握的首要环节.()

8. 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等四个环节。(X) 9.在长时记忆系统,信息贮存的方式是有组织的知识系统。(?)

10.从众在大多数时候都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x) 11.服从和从众在本质上是一致的。(x) 12.从众是对命令、群体规范或者是权威意志的随从,服从是对社会舆论、群体的气氛压力的服从。(X)

13.自我意识的培养是高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14. 讲授法导致了学生机械、被动地学习,是“填鸭式”教学。(X)

15.没有没有测量的评价,也没有没有评价的测量。(?) 16.效度是相对的。(?) 17. 效度是科学测量工具最重要的质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