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人教新课标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 16:02:2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教材分析:

本文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隽永的短文。作者先点明了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然后回忆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受到德国人非常爱花;接着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德国家家户户窗口都开满鲜花的情景,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最后讲述作者再次来到德国,又看到这番情景,表达了自己旧地重游的感受,即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 感受异域风情,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 3. 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重点: 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难点: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准备:

1、课前,教师反复读课文,达到读通、读熟、读出感情。同时多种途径(书籍网络等)了解关于德国风情民俗以及作者季羡林先生的资料,对德国和作者有所了解。

2、利用课件媒体的辅助功能,使学生更直观地感知课文内容,为品味课文内涵而服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第1页/共6页

1、师:同学们,你们到中国的各地去旅游吗? 生:去。

师:那你们说说:你说去的地方都有哪些美景和风土人情? 生自主发言:

师:想不想了解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

生:想。

师:今天,咱们跟随我国的语言大师季羡林先生一起去领

略一下德国的美景吧!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指导读课题:自己的花是让谁看的?谁的花是让别人看

的? 再读课题。

师:不同的重音强调,读起来的感觉就是不一样。这就是朗

读的魅力。

二、交流预习,整体感知,直扣中心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你喜欢的句子和词语分别用“—”和“~~”划下来。

2、走进课文,我知道了________。

3、季羡林老爷爷再次踏上德国这片土地,他发自肺腑地发出一声赞叹,是怎样的赞叹呢?请同学们用“﹏”划出。

师:同学们课前已经预习过课文,现在同桌两个一人读一段,如果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就为对方在题目下方加一颗红星,鼓励一下。(学生朗读课文)

指导读词串(扫清生字障碍,明确“梁”读轻声,“莞”字当地吃 惊 花 朵 真 切 脊 梁 家 家 户 户 莞 尔 一 笑

花 团 锦 簇 姹 紫 嫣 红 应 接 不 暇 耐 人 寻 味

师:读完了词语,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 生1:德国人很爱花。

生2:在德国,家家户户都养花,所以说德国是个爱花的民族。

第2页/共6页

名时读“guǎn”。):

生3:德国人把花养在临街窗户的外面,他们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

师:是啊,我们中国人喜欢把花养在屋子里,而德国人却把花养在外面,他们自己养花是为了给别人欣赏,所以,季先生在重游德国时发出了内心的感叹。请同学们在课文最后一段中找出相关句子。

(课件出示句子: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生(齐读):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板书:奇丽 奇特 景色 民族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同学们,让我们先来复习一下课文,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从上节课的学习中,德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这种奇丽的景色和这个奇特的民族的呢?这节课我们再来深入学习课文2-4自然段。

师:是什么样的景象,让作者有这样的感叹呢?让我们继续跟随语言大师季羡林走进异国的风情画卷,在欣赏他语言艺术的同时去体会做人哲理。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从课文的哪些句段中体会到景色的奇丽,又是从哪些句段体现民族的奇特?你们可以圈点、标画、批注,有了感受之后再和同桌交流交流,然后把你的感受说出来。(学生默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领悟“美丽”

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学习:读课文2—4自然段,思考:哪些句子突出表现了奇丽的景色?用直线画出来。有哪些句子能够体现德国是个奇特的民族呢?用波纹线画出来。

1、奇丽(景色)

(2)谈谈你从句子中体会到什么?(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地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

第3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