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信息技术学科会考资料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 18:25:5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6年信息技术学科会考知识要点

第一部分必修模块部分(全部考生需要复习)

一、信息的基本概念

1、信息化时代,构成人类社会资源的三大支柱。【了解】 构成人类社会资源的三大支柱是:信息、物质和能量。” 2、信息的含义。【理解】

学生不必明确说出“信息”的具体定义,但能够理解“信息”的内容,正确判断出“什么是信息”;要能够将“信息”与“信息的载体”区别开。

信息是反应一切事物属性及动态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和信号中所包含的内容。 3、信息的载体。【掌握】

学生要能够理解“载体”与“信息”本身的区别,正确判断出“什么是载体”。 能够正确列举出载体的实例。 4、信息的表现形式。【掌握】

学生能够通过对实例的分析,正确地判断出信息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5、信息的特征。【应用】 “传递性”、“时效性”、“依附性”、“真伪性”、“价值性”、“相对性”和“共享性” 学生能够结合实例进行正确地分析。 6、信息的作用。【理解】

信息在科学研究、知识传播、生产流程的控制与管理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能够告知消息、提供决策依据、控制主体的行为,还有认知、使动、欣赏、学习以及研究等作用。 7、 信息素养的定义。【了解】

四个关键词——“判断时机”“如何获取”“懂得评价”“有效利用” 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消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信息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 二、信息社会

1、人类文明史上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了解】

“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 2、移动通信技术。【了解】

学生应简单了解3G的基本内容和实现方式(将无线通信、因特网访问和多媒体技术结合起来,随时随地地为我们提供上网服务)。

了解3G与4G的直观区别(主要是上网的速度)。 3、信息世界的两面性。【理解】

一方面是信息技术带来的种种益处(生活的便捷),另一方面要面对来自信息世界的侵扰。

学生应该能够对实际案例进行具体、合理地两面性的分析。 4、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概念。【掌握】 学生要能够理解“计算机病毒”,了解病毒的危害,端正对计算机病毒的态度。 5、计算机病毒的特点。【理解】

传染性、破坏性、隐藏性、潜伏性; 6、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应用】 U盘、硬盘、网络等传播途径。 7、触犯刑法的网络行为。 【理解】

2000年12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

1

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该决定了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部分行为包括:

⑴“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攻击计算机系统及通信网络,致使计算机系统及通信网络遭受损害”;

⑵“利用互联网造谣、诽谤或者发表、传播其他有害信息,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或者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

⑶“通过互联网窃取、泄露国家秘密、情报或者军事秘密”; ⑷“利用互联网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

⑸“利用互联网组织邪教组织、联络邪教组织成员,破坏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 ⑹“利用互联网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⑺“利用互联网编造并传播影响证券、期货交易或者其他扰乱金融秩序的虚假信息”; ⑻“在互联网上建立淫秽网站、网页,提供淫秽站点链接服务;或者传播淫秽书刊、影片、音像、图片”;

⑼“利用互联网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⑽“非法截获、篡改、删除他人电子邮件或者其他数据资料,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⑾“利用互联网进行盗窃、诈骗、敲诈勒索”等。 三、信息技术

1. 信息加工技术发展的两次突破。【了解】

第一次突破——从人脑信息加工到使用机械设备;

第二次突破——从使用机械设备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加工。 2、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掌握】

信息技术主要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和显示信息等目标的技术

3、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了解】

光线传播:到目前为止光纤通信是高速度、大容量传输信息的最佳通道。光纤具有传送信号快、保密性强、抗干扰性好及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4、计算机技术应用和发展的实例。【了解】

(1)知道计算机可以应用的技术领域大致有哪些,例如:影视特技、机器人应用、人脸识别、超级计算机等;

(2)超级计算机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之一,对国家的安全、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从2010年到2015年,中国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就一直雄居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之首。是此计算机连续第六次称雄。

5、因特网的应用实例。

学生能够举例说明3-4种因特网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应用】 四、获取信息的渠道

1、信息获取的步骤。【掌握】 在搜集信息之前,先要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要根据不同的信息需求选择不同的信息来源。选择信息来源时,一方面要考虑更高效地满足信息需求;另一方面还要考虑自身获取信息的能力范围。

2、信息获取的方式。【掌握】

明确知道有两种方式,分别是直接获取和间接获取。

直接获取信息主要是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感官直接与事物接触,使事物的面貌和特征在大脑中留下印象,这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之一。我们经常参加的实践和参观等

2

活动,都是在直接感受和获取信息。

间接获取信息就是用科学的分析研究方法,甄别和挖掘出隐藏在表象背后的信息。 3、获取信息的常用渠道。【应用】 ⑴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获取信息。

⑵通过查阅书籍和报刊等资料来获取信息。 ⑶通过广播、电视获取信息。 ⑷通过影视资料获取信息。 ⑸通过电子读物获取信息。 ⑹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

了解这些渠道的存在,能够在实际生活与学习中进行具体的应用。 4、数字化过程的基本概念。 【理解】

数字化过程,就是利用一些必要的仪器设备把各类非数字化资料采集为声光电等物理信号(也称为模拟信号)再经过采用量化和数字编码,转换成用二进制数字表示的数字信息,最后进入计算机中存储。

5、信息数字化以后,信息所具有的特点。【理解】 根据具体实例,能够理解这些特点的存在。

易于表示和存储;易于处理和检索;易于传播和集成;易于获取和共享。 6、文字信息文件的常见格式 【掌握】 文本格式:.doc格式。

纯文本格式:.txt。

两种格式文件的区别是什么。

7、声音文件的常用格式 【掌握】

声音采集到计算机里,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在计算机中,由于用途不同,采取的压缩和编码方式不同,声音文件有多种格式。

WAV 格式; MID格式 ;MP3格式 ;CDA格式;RA格式;

数字音频的质量取决于采样频率、量化位数和声道等几个因素。常用的采样频率有11.025kHz、22.05kHz及44.1kHz三种。

8、图形图像文件的常用格式 【掌握】

BMP格式 ;GIF格式 ;JPEG格式 ;TIFF格式 等

9、视频文件的常用格式。 【掌握】

avi格式、mpg格式、 wmv格式、mov格式、rm格式等 五、网上获取信息的策略

1、互联网提供信息的方式【理解】

⑴WWW服务。 了解WWW提供的主要是浏览服务,需要使用浏览器软件; ⑵电子邮件服务。 注解:(1)“电子邮件”的英文写法; 电子邮件的功能;

电子邮箱地址的组成及其含义;

⑶FTP服务。FTP是文件传输协议的缩写; ⑷BBS服务与博客服务。

2、基于因特网的其他服务内容。【了解】

在实际教学中,适当补充当下应用得比较广泛的因特网服务内容,可以让学生简单了解“互联网 +”的基本内涵。

3、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理解】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