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刺的朋友》教学案例及反思 (部编本三年级上册)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7 15:54:1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带刺的朋友》教学案例及反思 (部编本

三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带刺的朋友》这篇课文的作者通过记述刺猬偷枣的本事高明和用刺击退大黑狗进攻这两件事,字里行间体现出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全文的语言生动、明快,用词准确,条理清楚。特别是把刺猬偷枣的过程写得淋漓尽致,充分表现了刺猬的聪明、机灵。但是对刺猬击退大黑狗的经过,更多的是通过对大黑狗的描写侧面烘托刺猬护身的本事高明。 【案例描述】:

师:多诱人的枣儿啊!小家伙刺猬忍不住来偷枣啦!请小朋友自读2-9小节,圈出刺猬偷枣时的动作的词语。 生:爬、停、摇、掉、归、扎、驮、跑。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归纳板书)

师:小朋友读得真仔细,找得也非常准确。把这一连串动词放到文章中再读读2-9小节,让你感受到刺猬偷枣时的技术怎样或者说偷枣所采用的方法怎样?

(生聚精会神地读课文、思考,读完后,纷纷举起小手) 生:技术高超。 生:主意很好。

生:所采用的方法比一般的小刺猬肯定要好。 师:对啊,技术高超,方法高出一般的水平,我们用文

章的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 生:高明。

师: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你愿意把这个过程用上:“先……接着……再……最后……”将给同桌听听吗? 生:愿意。(声音响亮,情绪高昂)

(同学间互相讲述故事,全神贯注的他们时而伴随着欢笑声)

五分钟后……

师:同学们刚刚讲得都非常投入,谁愿意给我们来讲一讲呢。

(先是胆大的几个孩子怯生生地举起了小手,随后我又是一番激励)

师:没关系,只要你把手举起来,说明你已经比别人进步了。

生:刺猬先爬上老杈,上了枝丫,停住脚,接着摇晃枝丫,红枣落下,刺猬掉下枝丫,再把红枣归在一起,就地打滚,把红枣扎在背上,最后驮着红枣跑走了。

师:你说得非常好,给予他掌声。他已经把所有的动词都用上去了,已经非常了不起了,但是我们现在已经是四年级的小朋友了,显然这样的问题我们还可以继续加深难度,加入一些词语,使句子更加生动、具体点,说说,可以加一些什么呢?

生:象声词。

师:很不错,看来你已经发现了写作的诀窍了,相信你的文章一定很生动。还有吗?

生:用上一些比喻句或者拟人句。

生:把当时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写出来。 师:刚小朋友都已经把写文章的一些要领熟记于心了,现在能把他运用于实践吗?

生:只见刺猬先悄悄地爬上老杈,不紧不慢地上了枝丫,灌满红枣的枝丫、慢慢地弯下来了,刺猬见机停住了脚,接着它用力地摇晃着枝丫,树枝哗哗作响,红枣“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刺猬“拍”的一声,径直掉了下来。听得出还摔得挺重呢!很快,他又在匆匆忙碌着,哦,原来它再把红枣归在一起,就地打了一个滚,把红枣扎在背上,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最后驮着红枣,飞快地跑走了。 师:看来大家都已经能具体地把一件事情写出来了,现在请你们再读课文,找找,哪些地方最能让你感受到刺猬偷枣的本事高明呢?

生:把红枣扎在身上这地方。因为刺猬没有手,而有刺,他知道充分地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

生:在枝杈上用力摇晃这地方。因为刺猬知道枣子成熟了只要一摇晃就会掉下来,这个小动物可真聪明啊! 生:把散落在地的枣子归到一起去,然后打滚,可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