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7 13:28:1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教法:演示 归总

学法: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并交流知识点 教学准备:小黑板 PPT课件 圆规 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你学过的图形,并对它们进行分类,建立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分类的过程中应注意两点:一是图形与名称结合起来,在整理时应鼓励学生根据图形的名称画出图来。二是通过分类,再次深化学生对图形之间的联系的认识。

二、结合你熟悉的物体或图形,说说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第一幅图呈现了一个正方形,是从“视图”的角度沟通联系,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面在

体上”;

第二幅图呈现的是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一个长方形),是从“立体图形的展开图”的角度沟通联系;

第三幅图呈现的是一个圆锥的截面(一个三角形)是从“截面”的角度沟通联系。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这些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小学阶段学过的几种立体图形,沟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三、全课总结:学生大胆自由说出本部分内容的要点,可以超出本课范围。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96页 共144页

线与角(二)

教学内容:P69线与角的知识 教学目标:

1、能区分直线、线段和射线,体会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理解平行、相交、垂直的关系,能够在生活中找到相关的应用,并能做出合理的解释。 3、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角,能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量角器画指定的角、会画垂线和平行线。

教学重点:线与角的分类知识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线与角、会用工具画一组垂线和一组平行线 教 法:演示 归总

学 法: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并总结要点,与同学们交流。 教具准备:PPT和相关绘图工具 教学过程:

一、巩固与交流

1、分别画出直线、射线和线段,引导学生说说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先让学生画一画,然后进行交流;也可让学生列表进行比较。

2、画出两条直线,在什么情况下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在什么情况下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先让学生画一画,并说出判断直线垂直或平行的基本方法。) 3、在下图中,∠1和∠2那个角大,大多少?

4、写出下面各角的名称,并说出它的度数或范围。(提问学生总结量角器的用法) 对于每一题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并指导。 二、巩固与应用

进行抢答,由学生完成,激发学生兴趣。

第97页 共144页

1、教材69页第1题,从图中找一找,哪些部分可以看做是互相平行的?哪些部分可以看作是互相垂直的?

(强化平行与垂直的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2、复习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并指出各角的关系。

学生测量时可能会有误差,教师可以引导大家进行交流。只要学生能指出∠1=∠2,∠3=∠4,∠5+∠6=90。 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简要提示“对顶角”“内错角”“互余”等术语。

3、按要求作图。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并反馈出现的问题,对于常见常犯错误全班纠正。 (1)画一条长3.5厘米的线段。 (2)分别画出40,90,130的角。

(3)过图中的A画直线BC的平行线和垂线。 4、填一填

(1)经过两点可以画出 条直线。 (2)两条直线相交有 个交点。

课堂总结:针对本课操作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并总结操作方法。 板书设计:

线与角

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联系与区别

垂直与平行

(1)会画过直线外一点的平行和垂线 (2)理解垂直与平行的判定方法。

课后反思:

平面图形一(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平面图形分类及各自特点(P70) 教学目标:

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会用圆规画圆。 2、能够按照一定标准对平面图形进行分类整理。 3、在观察、操作中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及应用。

第98页 共144页

教学重点:平面图形的特征与分类 教学难点:寻找复习平面图形的角度和方法 教法:归总 精讲

学法:小组合作 共同探究 教学准备:PPT课件 小黑板出示习题 教学过程:

一、首先从边的角度梳理

从边的角度梳理,特殊的四边形中有梯形和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包括长方形,长方形包括正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正方形的对边平行并且四条边都相等。 二、从角的角度梳理

对等角相等——四个角都相等 三、从轴对称的角度来梳理

(1)没有对称轴: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普通型) (2)只有1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扇形 (3)只有两条对称轴:长方形、菱形 (4)只有3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 (5)只有4条对称轴:正方形 (6)有无数条对称轴:圆 板书设计:

平面图形

从边的角度 从角的角度从 对称轴的条数角度

课后反思:

平面图形二(第四课时)

第99页 共144页

教学内容:平面图形组成特点 P7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 圆的直径与半径间的关系。

2、在观察、操作中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平面图形的特征。 3、提高对图形的具体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平面图形的内部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法:演示总结

学法:小组合作 总结出知识要点并与同学们交流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求下面三角形中个角的度数。

∠1= ∠2= ∠3= 由学生抢答完成,并说出计算原理,重点由学困生完成,集体评价。 二、判断下面各组线段,能围成三角的画 “√”

先让学生独立判断,再让学生说出判断依据,学生抢答,并说出计算过程,全班评价。 三、填一填 圆的半径r/cm 圆的直径d/cm

第100页 共144页

2 9 3.6 100 20.4 3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