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解读汇报(附全文)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5 11:35:1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实用标准文档

展,尤其是推动资源、资本密集型产业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陆大道说。 破解城市内部二元结构 《规划》提出,要加快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有序推进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危旧住房和非成套住房改造,全面改善人居环境。 解决好棚户区和城中村问题,有利于破解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缩小城市内部差距,实现城市内部的一体化发展和协调发展。

201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将集中1000亿元,用于加大对一些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项目的支持,主要是用于棚户区改造、保障房建设和配套基础设施,以及加强“三农”等。

总的来看,加快棚户区改造和解决城中村问题,主要还要依靠政府力量。棚户区改造并非简单地拆掉棚户区、盖起高楼大厦,而是要以棚户区改造作为抓手,协调解决好棚户区居民在民生领域方方面面的难题,使其缩小与城市其他居民之间的差距。从这个意义上说,“市场的手”很难起到主导作用。 》》专家观点

李佐军:推进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发挥政府的作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建议,推进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要发挥政府在社会管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作用,既为棚户区居民提供基本住房保障,也要为其提供创业和就业机会等方面的保障,帮助棚户区居民提升竞争能力,从根本上解决棚户区居民的生存和立足问题。 培育发展中西部地区城市群

按照《规划》要求,将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城镇规模结构,构建“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东部城市群将继续产业升级,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中西部城市群吸纳东部返乡和就近转移的农民工,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和人口集聚。

要点1 优化城镇化布局

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城镇规模结构,发展集聚效率高、辐射作用大、城镇体系优、功能互补强的城市群,使之成为支撑全国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平台。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轴线上城市群和节点城市为依托、其他城镇化地区为重要组成部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 具体规划

东部城市群参与国际竞争

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要以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为目标,继续在制度创新、科技进步、产业升级、绿色发展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加快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发挥其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科学定位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群内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人口经济集聚能力,引导人口和产业由特大城市主城区向周边和其他城镇疏散转移。 东部地区其他城市群,要根据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壮大先进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推进海洋经济发展。

中西部城市群吸纳返乡者

中西部城镇体系比较健全、城镇经济比较发达、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重点开发区域,要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引导有市场、有效益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先向中西部转移,吸纳东部返乡和就近转移的农民工,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和人口集聚,培育发展若干新的城市群,在优化全国城镇化战略格局中发挥更加重要作用。

加快培育成渝、中原、长江中游、哈长等城市群,使之成为推动国土空间均衡开发、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要点2 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

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增强城市经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资源环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有效预防和治理“城市病”,建设和谐宜居、富有特色、充满活力的现代城市。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具体规划

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壮大先进制造业和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适应制造业转型升级要求,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发展,引导生产性服务业在中心城市、制造业密集区域集聚;适应居民消费需求多样化,提升生活性服务业水平,扩大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质量,推动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推进城市污染企业治理改造和环保搬迁。支持资源枯竭城市发展接续替代产业。 引导高校向技术型转型

推动高等学校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系统构建从中职、高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通道,推进中高职衔接和职普沟通。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的学分转换,为学生多样化成才提供选择。 加强城市防洪设施建设

将公共交通放在城市交通发展的首要位置,优化公共交通站点和线路设置,推动形成公共交通优先通行网络,提高覆盖率、准点率和运行速度,基本实现100万人口以上城市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中心城区公共交通站点500米全覆盖。

加强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加强防洪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排水与暴雨外洪内涝防治体系,提高应对极端天气能力。 建筑质量责任终身追究

创新规划理念,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全过程。城市规划要加强空间开发利用管制,合理划定城市“三区四线”,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开发边界、开发强度和保护性空间,加强道路红线和建筑红线对建设项目的定位控制。

要严格建筑质量管理,坚决打击建筑工程招投标、分包转包、材料采购、竣工验收等环节的违法违规行为,惩治擅自改变房屋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等违规行为。强化建筑质量责任追究和处罚,实行建筑质量责任终身追究制度。 要点3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 具体规划

落实城乡劳动者同工同酬

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落实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同工同酬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

文案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