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关宏 政治学概论 第四章 政体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7 16:36:3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四章 政体 名词解释

1、国家政体 国家政体是拥有国家主权的统治阶级

实现其意志的宏观构架。它的具体形式往往是多种多样的。 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整体类型。不仅取决于该社会各阶级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地位。而且受到该社会所处自然环境、历史传统、民族构成以及文化条件的制约。

2、国体。它表明一个国家的阶级性质,即社会各阶级

在国家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关系和地位。

3、国家结构形式 一个国家纵向的权力安排。它表

明国家的整体与局部、中央政权机关与地方政权机关之间的权力关系

4、政权组织形式 表现为实现国家权力的机关以及各

机关之间的关系。

5、“左右共治” “左右共治”是在半总统制的政体下,

由于民选总统与向立法机关负责的总理和内阁共存 ,所以常常出现议会多数党团支持的总理与属于另一党派的总统共治的现象。

6、民主政体 在当代西方学者的政治词汇中,民主政

体已不是古典意义上的“人民的统治”。而被认为是一种基于人民的同意的统治。它是这样一种竞争性体制。在这种体制中,相互竞争的领袖和组织以某种方式确定公共政策的选择范围。以便使公众能够参与决策过程。

7、极权政体 又称全能政体或总体统治。主要是指两

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一些激进的独裁体制。如意大利的法西斯主义和德国的国家社会主义。极权统治的典型特征在于它对社会彻底而全面的控制。

8、威权政体 又称权威政体、专制政体或独裁政体。

这是一个用以指涉那些在性质和特征上处于民主政体和极权政体两极之间的政体形式的概念。

9 、“第三波” 又称为第三次民主化浪潮,以1974年葡

萄牙“尉官运动”为标志,民主化浪潮席卷南欧、拉美、非洲和东南亚的大多数国家,使采用资本主义民主政体的国家增至107个,约占全世界国家总数的58%。可以看出,790年代以来的民主化浪潮可以称的上一次世界范围内的“民主革命”。 塞缪尔·亨廷顿在《第三波:20世纪后期的民主化浪潮》中有详细的论述。

思考题

一、简要评述西方政体理论的演变及其对近代资产阶级宪政革命的意义

(1)通过对政体理论演变过程的考察我们可以发现,从亚里士多德到阿奎那,再到卢梭,政体理论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粗糙到精细的发展轨迹。这不仅反映了

各个时代思想家们的认识水平和理论视野,更是特定时空背景下人类政治实践状况的具体体现,从理论本身来看,各个时代思想家们的理论构设具有明显的历史延续性和继承型。自由、民主、法治、人权等现代政治理念及与之相配套的制度设计,不仅仰赖于各个时代人们的政治实践,而且得益于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降历代政治思想家们不断的研究、思考和总结。 (2)古典政体理论中,“混合政体”理论的提出可以说是古典时代思想家们对政体理论所作出的最卓越贡献之一。西塞罗将分权思想上升到理论和理性层面。根据罗马共和国的政制实践,他不仅设计出一套权力制衡的运作模式,而且第一次从法律上规定了国家权力结构的制衡关系,为共和国制订了一整套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制度。这成为后来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宝贵精神遗产。

中世纪政体理论中,阿奎那被认为是“西方世界中自然法理论的经典倡导者”,对后来的自然法学派和资产阶级宪政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布丹的政体理论虽然并未能完全从中世纪的政体分析传统中摆脱出来,但他毕竟把政治权威从中世纪政治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并将世俗政治权威置于神法和自然法的普遍规范之下。这使他称为17、18世纪理性主义的先驱。而且,他的主权理论不仅在推动政治统一和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为通过国际法而相互联系的由主权国家组成的现代国际体系奠定了基础。

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政体理论中,霍布斯的理论,即“设计一个适用于所有时代、人和地方的政府体制,把它的‘大厦’建立在人类动机的最低的一般标准上,就可以指望它不管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牢固地耸立”,这成为此后资产阶级推行宪政革命最重要的理论基石。

洛克的思想实际上是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总结,对后来的美国独立革命和1787年宪法,以及法国的《人权宣言》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尽管他的分权学说仍略显粗糙,但他毕竟是这一领域内的奠基者,并为孟德斯鸠将分权理论进一步精细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孟德斯鸠在整体理论方面的最卓越贡献是他第一次系统的提出了三权分立与制衡学说。孟德斯鸠不但将洛克的分权思想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提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的现代分权结构,而且三种权力之间是相互制衡的关系。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和制衡学说成为后来美国立宪运动中“国父”们进行宪政设计的最重要的理论来源,并在那里被落实为真正的制度实践。

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是政体理论走向全面成熟的时期。首先,从霍布斯开始,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政体理论逐步摆脱了古典和中世纪时期伦理、道德和宗教的束缚,将整个理论的逻辑前提建立在人性观和自然法学说基础之上。从而将政体理论和现实政治实践密切结合起来。其次,近代启蒙思想家对人性普遍流露出一种空前的幽暗意识,在他们看来,若缺乏强有力的外部制约力量,人性中恶的一面随时都会肆意蔓延。这一思想反映在近代资产阶级宪政革命的实践中则表现为在体制内以权力制约权力,防止权力的无限扩张对个人权利的侵害。最后,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人民主权”思

想成为现代民主政治的理论源泉。

二、 试论民主、威权和极权三种政体类属概

念对政治发展研究的理论意义及其局限。

在古希腊和中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理论家们通常将民主政体与乌合之众、贱民和暴民统治联系在一起。在近代资产阶级成长时期,民主政体则被认为是社会契约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对传统封建独裁统治和君权神授的彻底否地。在当代西方学者的政治词汇中,民主政体已不是古典意义上的“人民的统治”,而被认为是一种基于人民的同意的统治。这说明,民主政体这一类属概念对于政治发展的研究有着积极的影响。

作为社会科学家们进行比较分析的一个特定的政体范畴,极权政治对于研究人类政治生活中出现的某些独特的政权类型有着积极意义。然而,由于二战后长时期的冷战背景,使得研究者在使用这一概念时往往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特别是当许多西方学者将社会主义纳入极权政体这一分析范畴时,这一术语遂变得愈来愈混乱,其学术性也被大打折扣。

民主、极权、威权三种政体的划分具有强烈的西方意识形态色彩,具有明显的倾向性。它以西方国家的政治实践为摹本,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认识不无片面性。特别是民主政体和极权政体这两个术语具有意识形态色彩,这降低了其学术意义,局限了分类框架。

三、 应该如何正确认识民主理论从古典到现

代的嬗变?古典民主及其理念是否已经过时?

(1)资产阶级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等级制度,并在政治领域内逐渐实现了人们平等的政治权利,但由于这种平等仅仅局限于政治领域,并没有在经济领域,及市民生活领域内实现真正的平等,这就是政治领域内的民主不可避免地陷入了理论和实践的深刻矛盾之中。西方民主理论从“古典”到“现代”的嬗变正是资产阶级理论家们试图克服这一矛盾的结果。然而,这一矛盾并没有因为理论的改变而消失,而是植根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经济关系当中。

(2)古希腊的民主及其制度是建立在信奉公民美德和共同的善这两个价值基础之上的,直到18世纪后期,这种民主理念和实践一直是思想家们讨论民主政治的基本参照系。然而,随着近代资产阶级民族国家的纷纷建立,国家治理的领土范围和规模已远远超过了古典城邦,政治事务日趋繁复,公民直接参与政治管理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现实中的民主实践与古典的民主理论之间的鸿沟愈来愈明显。

在西方,对民主的认识基本上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民主”主要是一种被统治者挑选和罢黜统治者,并对后者进行某种程度上的控制和制度;另一种仍然保留

了对古典民主理想的基本信念,认为民主应当是人民直接参与政权和其他权力运作的制度。但前者的影响力要远远超过后者。

四、 简述政治民主和社会民主的内涵及两者

间的关系。(不全)

(1)政治民主是指要在现代民族国家范围内实现人民

平等的政治权利,使民众能够通过某种制度化途径将自己的意愿纳入政府的决策过程,并控制统治者及其行为。

政治民主指在特定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的基础上,保障公民权利得到平等实现的政治形式。在阶级社会中,政治民主表现为以特定阶级利益为基础,平等实现统治阶级成员政治权利的国家形式。

(2)社会民主是与阶级统治相对而言的,被认为将带来工人阶级的全面的社会解放

(3)政治民主和社会民主是民主的两个最基本的方面。如果说社会民主是政治民主的基础,那么政治民主就是社会民主的前提和保障。

五、 西方政治理论对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具有怎样的借鉴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建国后逐步确立了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具体表现形式的社会主义民主共和政体。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尽管这一制度已作出了积极贡献,但由于各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这一制度自身所具备的许多民主品质还难以得到有效发挥,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仍面临着许多艰巨的任务。

对于正处于制度创新的社会主义中国来说,民主化并不意味着抛弃已有的制度资源而“另起炉灶”,那样没必要也不可能。因为在任何体制之中,变革与继承性需保持一定的平衡。现实而稳妥的做法只能是充分调动现有的体制内民主化资源,包括:培育具有民主精神的现代政党,完善人大监督,建立现代司法体制,发展基层民主,等等。中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这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具有根本意义的宪法保障。当前我们需要做的和所能做的只能是,依据民主政治的基本精神和原则,吸取西方政治理论中的经验教训,根据我们的历史—社会—文化设定,推进我们国内民主政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