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知识:学生与教师(4)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8:51:0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知识:学生与教师(4)

(二)教师职业的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章第三条对教师概念实行了全面、科学的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提升民族素质的使命。这个界定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

1、教师职业是一门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含义: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执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

1、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水平和职业道德要求;

2、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 3、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 4、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持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持续深化的过程。 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动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承担教化任务的是教师。他们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向年轻一代传授人类长期积累的知识经验,规范他们的行为品格,塑造他们的价值观点,引导他们把外在的社会要求内化为个体的素质,实现个体的社会化。我国教师承担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升民族素质的使命。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确定,每年9月10日为中国教师节。

(三)教师职业的特点

不同职业的性质,使不同职业所扮演的角色、承担的职责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教师职业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形成的,其特点反映时代变迁对教师的职业要求。当代的教师职业具有职业劳动的复杂性、职业绩效的模糊性、职业价值的迟效性和长远性等特点。教师职业的属性除表现在性质和特点与其他职业不同外,还表现在职业角色的不同,即职业角色的多样化,这是教师职业的一个特点。一般来说,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传道者角色

教师负有传递国家和社会赋予的传统道德、价值观点的使命,“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在现代社会,虽然道德观、价值观表现出多元化特点,但教育、教师的道德观、价值观总是代表着居于社会主导地位的道德观、价值观,并用这种观点引导学生,因而教师的教育教学不具有随意性。另外,教师对学生的“做人之道”、“为业之道”、“治学之道”等也有引导和示范的责任。 2、授业、解惑者角色

?师是社会各行各业建设人才的培养者,他们在掌握了人类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的基础上,对其实行精心加工和整理,然后以特定的方式传授给年轻一代,并协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惑,启发他们的智慧,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技巧,成为社会有用的建设者。 3、示范者角色

学生具有向师性特点,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教师作为成人世界的代表,其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对学生具有示范的作用,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如夸美纽斯所说,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 4、管理者角色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需要肩负起教育教学管理的职责,包括确定目标、建立班集体、制定和贯彻规章制度、维持班级纪律、组织班级活动、协调人际关系等,并对教育教学活动实行控制、检查和评价。 5. 朋友角色

在某种水准上,学生往往愿意把教师当做他们的朋友,也期望教师能把他们当做朋友看待。学生希望得到教师在学习、生活、人生等多方

面的指导,希望教师能与他们一起分担痛苦与忧伤,分享欢乐与幸福。 6、研究者角色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充满生命力的、千差万别的活的个体,传授的内容是持续发展变化着的人文、科学知识,这就决定了教师要以一种变化发展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要持续学习、持续反思、持续创新。

教师职业的这些角色特点,决定了教师职业的重要意义和重大责任,决定了对教师的高素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