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越简单越好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8 21:27:1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这盖板咱们不收钱。这时候我真的是有了一种中了个六合彩的感觉,4000块钱的洗衣机,这个盖板也差不多500块钱。

其实,他只要问一下,这盖板是怎么爆的?这都是新买的,验收的时候没看清楚,98%的企业都会这么说,然后不得不说不小心碰爆了,如果查一下,对方说:你这个型号修得要500块钱,那是很正常的。但他没有这样做,真是太傻了。但后来我才发现,实际上傻瓜才是安博伦老师,不就是没问你,这盖板是怎么爆的吗,不就是没问你收回这500块钱吗?结果你安博伦先生在全国各地这么多年上课,走到哪里就宣传到哪里。我后来才知道,他为什么不问咱是怎么爆的,因为我是他的用户,所以我永远都对,哪怕我俩兄弟不小心把它的盖板碰爆了,也是它海尔的错,它那个盖板也太脆了,做得不结实。

创建优秀的企业文化,不是说把别人的抄过来就行了,抄过来,写在那个企业文化的小本本里面,咱的服务宗旨也是用户永远是对的,几年以后我发现做不了。我们那个灯泡也有个质量的标准,首先一个灯泡使用寿命5000个小时,客户买回去可能有些1000个小时或者100个小时就烧掉了,就会找我投诉, 所以,别人的文化是不可以拿过来的,那才叫做文化,你拿过来你也做不到。文化这个东西要自己慢慢积累起来。有些客户还会不满意,不管怎么说电压没高,没高也是你的责任。

丰田汽车有效的经济寿命是30万公里,说明书是这么说的,如果两三万公里就搞坏,丰田会不会收回去?谁收?客户说当然自己收,说灯泡也自己收和我没关系,这就是文化不可以模仿,真的不可以模仿,我们要创建优秀的企业文化。很多企业家朋友到处去找这个优秀的文化,不断地去写企业文化,后来谁也不知道什么文化是优秀的,

所以不要想得太复杂,不要去寻找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作为自己的文化,只要是适合自己的文化或者适合自己发展的文化,或者是自己发展过程中慢慢积累沉淀下来的文化,就是好文化。千万不要去模仿。

第八讲 持续不断的创新突破(上)

一、创新离我们并不遥远

1.创新有时候可以很简单

创新这两个字眼,应该说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词汇,每天你都会听到看到或者说到创新这个词汇,但是对创新的理解往往也不一样。尽管这个词汇我们很熟悉,但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以前我认为创新是一个非常复杂、非常高深莫测的事情,我认为创新和我没多少关系,创新应该是那些院士、博士,研究院做的事情,后来我慢慢体会到了创新并不是一定是高深

莫测的复杂事件,它有时候可以很简单,它和我们不是没关系,而是有关系,而且是密切相关,哪怕是工作思路、工作方法,简简单单的创新突破,都有可能给我们创造新的机会、新的效益。

2.人人都有创新能力

人人都有创新的能力,事事都能创新,创新不一定是院士、博士们做,小学生、小朋友有时候也能做,只要大胆突破、种瓜得豆、种豆得瓜、突发奇想、巧妙组合、模仿借鉴、提前思考、反向求索、重新排列、取长补短、综合优势、方法综合,就有可能是一个创新的方法,就有可能让你获得创新的成果,不要把它搞复杂,这是对创新的一个概念。创新离我们不遥远,其实很简单。

3.企业要有创新机制

对于企业来说,不是老板自己去创新,而是要建立一个创新的机制,去鼓励大家大胆地创新。所以我们企业家要做的是寻找创新机会,管理创新过程、建立创新机制、鼓励大胆创新,因为创新意味着出头,为别人所不为。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枪打出头鸟,如果谁创新、谁出头,我们枪就把他打了,谁还敢再出头。所以我们企业要形成一种制度和机制,枪不打出头鸟,而且要鼓励出头。有很多企业有创新奖励的制度和机制,我们也有,甚至有些企业谁有创新成果,就用谁的名字。这就是建立一个创新机制,构建一个以创新为本的企业,它一定是持续发展、高速发展的企业。

4.谁让我们失去了创新能力

很多企业家朋友说,不是我不想创新,我也知道创新能给我带来新的机会、新的效益,可是往往有时候力不从心。

?成年人与小孩的想象力

比如一个圆圈,大家第一个反应的是圆圈或者圆,还有一种说法说它是零,还有说那是英文字母O,如果这个问题拿回家去问我们家的小朋友,他们可能说鸡蛋、苹果或哈密瓜、西瓜,成年人的思路和小朋友的思路不一样,小朋友每说一个答案好像都很值钱,可以用、可以吃、可以卖钱。也就是说,小朋友的答案是有价值的,尽管我们成年人的答案全都是对的,可是它竟然一分钱不值。

所以,我们丰富的知识和成熟的经验,让我们创新能力下降了,什么问题只要我们用高深的知识和成熟的经验一分析,就不行。只有小朋友毫无顾虑,你说啥行他就行。所以我们要提升能力,反过来用我们丰富的知识,再加上成熟的经验,然后再加上小朋友的幻想,我们创新能力就直线上升了,又让我们回到童年的幻想。

?从小朋友书中学会创新 【案例】

我们公司每年都有给员工送本书的习惯,有一年就给我们所有员工都送一本小朋友的书,我记得很清楚,书名叫做《108个创新发明故事》。有些员工说,老板脑袋灌了水,干吗给我们送小朋友的书,我婚都还没有结,送个小朋友的书干啥,我都研究生毕业了,还要看小朋友的书吗?还有的说要丢到垃圾桶里去。后来,我把这些员工找来聊一聊。我说:你只要回答好了我的问题,你就可以不看。我问他自行车是怎么发明的?小朋友的书很简单,大体上一两页纸,三五分钟,就可以看一个小故事,你就会发现目前这些现代化的这些东西,比如摄像机这些东西从哪里来的。他回答不出来,我对他说,我问个自行车怎么发明的你都不知道,你以为本科毕业又怎么样,研究生又怎么样,又问个导弹怎么发明的,更搞不清楚。

?创新思维与产品开发

很多企业我都是让他们这么做的,我这是推广的,看了一年小朋友的书,好像创新能力直线上去了。说实在的像当年开发一年开发五六个新产品,还不一定好卖。小朋友的书看了一年,他竟然第二年就可以开发十几个产品,再过一年可以开发三十几个产品。像我们2009年是36个新产品,二十几个专利,发明专利就9个。你别看这些办法简单,看小朋友的书能出新东西,因为把那种思维又带过来,可以解决很多现在的新问题。所以新产品开发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它是直线的上升。

2009年普遍都说是金融危机,我们在深圳市是有一点地位的照明企业,实力是比较强的,可以说排第一,都感到很困难,可是我们有很多中小企业还有很多想法。有一个叫意特照明企业,去参加珠宝展览。他参加了香港的珠宝展、深圳的珠宝展,打的是珠宝专业LED照明。它成功了,现在国内外市场全是它的珠宝灯,实际上它的灯和我的灯一样,我的就叫灯杯,它就叫珠宝灯,换了个名字而已,结果它价钱比我卖得好,市场比我做得大,这就是创新思维。

二、简单的创新思路和方法

1.创新需要奇思妙想

我当时下海来到深圳,看的第一本书就是《策划亿万富姐》。当时在书城看到《策划亿万富姐》,写的什么内容也没看,买回来一口气把它看完。看完以后,它对我启发很大,可以说成为我来深圳二次创业、白发起家的行动指南。我经常跟朋友开玩笑说这本书在我的心里类似于我们党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它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告诉了我:简单的创新思

路和方法,并且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你想要和别人活得不一样,也就说要比别人做得好,你一定要和别人想的不一样,和别人做的不一样。

这是刘晓庆前经纪人王建中写的,但署名不是王建中,写的还不一定是如何把刘晓庆策划成富姐的故事,更多的是他自己的创新经历和故事。他有几个概念确实让我很受启发,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故事,说的是不花一分钱,包装南京市,把南京市建设得更好。我们做什么事情不要钱?办公司要钱,上项目要钱,娶老婆要钱,没钱能做啥事情!它一分钱不花说能包装南京市,所以说不可能。看完以后却觉得可能,他发明创造了我们国家第一个城市彩票:六合彩。更重要的是他告诉了我一个创新思路的简单方法,创新其实很简单,首先是离经叛道,第二是奇思妙想,然后就超越过去,超越本行业本组织,甚至超越世界。这个超越就是想别人想不到,做别人做不到,想别人不敢想,做别人不敢做的,所以他得到的一定是别人得不到的东西。

2.要把握创新机会

创新是不可以重复的,不会再给你一次机会,所以一定要去创造、要去把握。 【案例】

灯泡筒灯,就是挂在路上或者天花板上放个灯泡,它专业术语就叫筒灯。当时有个员工问我,这个灯要不要做。我的概念是只要目标有价值,不在乎资源条件。谁要问我这件事情做不做,我就问他有没有价值。他说有价值,说这个灯如果做下来,至少能做三年。可是我们没有资源,我们做不了这个东西,怎么办?我们就开发资源,找别的灯具厂去做。谁知道一连找了几十家灯具厂,谁也不愿意做,有两个愿意做的,好像报价也太高了,一个80块,一个100块,卖出去就160,我们又做不来。学理科的朋友就会知道,做这么大的一个筒灯,要开一种金属模具,那模具一开就几十万,下次订单不来了,谁去开模。有的灯具厂说,你开模我帮你做,自己都不愿意开。所以订单拿下来了,很快就交不了货。

有一天我看到家里有一个电饭煲,我立马就到公司问他们能不能告诉我,电饭煲多少钱一个,他们说国产的几十块,进口的几百块、上千块。我说:如果把那个锅盖顶住,放到旁边去,把下面的灯具部分放到旁边去,把锅盖顶丢到垃圾桶去,然后这个东西多少钱一个。他们说这个东西就是20块钱一个。我说这个东西,如果让它调一个头,那不就是筒灯了吗?这说明做灯具不一定找灯具厂,找电饭煲厂也可以做灯泡。听说电饭煲厂当年还引进了六七条自动化生产线,是激光数控成型机,那种工艺大体上是不用开模就做成了,所以换一个思路成了。60块钱一个,卖160,赚100块。所以我们有时候找供应商,不要祖祖辈辈都找灯具厂。

小伙子找老婆、找女朋友,不要都像爷爷奶奶那样去找组织,现在组织就不管这个事,更不应该像西门庆那样去找王婆,害死武大郞,现在年轻人都知道在网站上都可以找。所以要换一个思路,换一个思路就是新的资源。同样的道理,找玻璃杯厂去做灯泡好像也行。

第九讲 持续不断的创新突破(下)

3.组织创新的思路 ?带虚线的组织机构

很多朋友有时候会问我,我在管理学方面有没有什么创新。我说我创新了一个带虚线的组织机构,这种虚线在几何学上可无限延长。也就可以说部门越来越多,就能给我们年轻人更多的机会。扁平式的组织大家都有,但是带虚线的没有,所以这带虚线是机构可以越来越多。但是这和简单管理有矛盾,企业改制改革,首先是精简机构,剩下来就压缩人员,然后就让大家没活干。我认为这不是改革的目的,改革是提高效率,不是要精简得让大家没活干。

?什么叫精简

精简不一定要精简机构,我们把精简机构叫做消肿,叫做减肥。事实上我认为肥瘦不重要,重要的是健康,健康才是重要的。所以改革不一定要精简机构,所以我就冒出一个怪论,某种意义上机构越多,组织就发展越快,年轻人就有越多的机会。想当年我那个公司一创立,8个股东,15个员工,我们就搞了12个部门,那纯粹是花架子,后来我还是坚持,有的机构不能精简不能合并。我把人的五官嘴巴、鼻子、眼睛、耳朵叫做部门,就是我们企业的机构,把我们整个身体当做企业,要精简的话那就耳朵,两片耳朵有一片至少是多余的,把它削了,后来发现全削了也可以,那孔还在,功能不变。后来发现鼻子也可以精简,首先是精简个鼻孔没问题,再加上削了也没问题,孔也还在。这么精简下去,这个企业像魔鬼。所以我认为人力资源部就是人力资源部,行政人事部就是行政人事部,不能说精简叫行政人事部。所以组织机构不一定怕多。

?竞争的部门至少要有两个以上

有竞争的部门最好两个以上,表面上是搞复杂了,但实际上是变简单了,本来一个销售部,一个市场部就可以了,我相信大部分公司基本上是这样做的。一个市场部,下面搞几个小组织,可以一旦市场部经理感冒了,好像一个公司都干不了,两个以上那就没问题。后来我又悟到为什么我们鼻子会两个孔,眼睛有两个,耳朵有两个,因为万一一个出问题,另一个就可以矫正,所以竞争的部门是两个以上。老板说话的就一个,嘴巴就一个,不能出两个老板,这完全符合我们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