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标准厂房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7 14:15:1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各轴线间尺寸关系,确定其余轴线,将各轴线向外作引桩,建立建筑平面测量控制网。

地上部分采用内控方法:平面控制网确定后,用经纬仪定出本工程各轴线及柱位,并经复核后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一层顶混凝土浇筑后,分别于控制点位置预埋铁板,待混凝土有一定强度后,精确测出相应的控制点用电钻在铁板上钻一直径2mm的小孔,各楼层施工时,在对应于铁板位置200×200mm预留孔,利用激光对点仪,将控制点传递到相应各楼层,再由此控制点测设出各楼层轴线、边线及柱位,每层结构放线后,按规定进行验线,并填写验线记录。每层支完模板和绑扎完钢筋后,进行二次验线,复核结构平面几何尺寸及柱子插筋位置是否正确,并及时调整修复。

轴线传递:每层混凝土浇筑完毕以后,将对点仪分别架在投测点上,将其投测至施工层,经复核无误后,再用光学经纬仪用直角坐标法放出该施工层的各轴线。

(3)标高控制

施工前,利用高精度水准仪,从甲方交给的城市水准点将建筑物标高控制点转至工地基坑开挖影响线以外,设置临时固定水准点(不少于3个),并做好保护工作,且控制点要经常性地进行复核。

地下施工阶段,用S6水准仪和5m塔尺将测设点引至基坑侧壁上,

作为地下结构施工的高程控制。当基础施工完后,标高点即转入建筑物内部,解除外围标高的控制,用内部标高控制整个建筑物,外部标高控制点将作为建筑物沉降的观测依据。

结构出地面向上施工时,根据引进的标高控制点复测大楼标高点,且在首层结构外框柱部位,确定出+0.500m标高控制线,作为起始标高。施工层的标高均用50m钢尺向上传递。每层不少于2点,以便相互复核。

(4)外墙与装修的测量控制

砌体施工利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时已弹出的轴线进行控制。标高采用向上传递的+0.50m线控制。

建筑外装饰利用经纬仪与50m钢卷尺相结合的方法,在外墙上用钢丝设控制线,转角两边均需设置。同时用50m钢尺在外墙上拉出每层的+0.50m控制线。

(5)沉降观测

当地下结构施工完毕,首层结构施工时即按设计要求在相应部位埋设沉降观测点,观测点设置按设计进行布置,沉降观测点要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冲撞引起变形,影响数据统计。

沉降观测周期为每施工一个结构层测量一次,测量数据填统计分析表进行统计分析,并绘制建筑物观测综合图。测量应采用固定精密水准仪及塔尺,专人测量。参照点为现场设置的观测点。现场设置的观测点

每一个月要复核修正一次,以确保数据精确。

(6)测量资料整理

测量资料必须与施工同步,及时整理留底存档,以便指导施工。 需要经过甲方和测控部门验收签字的测量资料必须在验收后马上办理签证,测量资料一个月总结检查一次。

(7)垂直度控制措施

一层顶混凝土浇筑后,设置十二个垂直控制点,分别于控制点位置预埋铁板,待混凝土有一定强度后,精确测设出各控制点位置,用电钻在铁板上钻一直径1~2mm小孔,灌注红色油漆,并用红色油漆画图,做为垂直控制的基点,各楼层施工时,在对应位置留置200×200mm预留孔,利用激光对点仪,将控制点传递到相应各楼层,再由此控制点控制各楼层的垂直度。

为了减少垂直度误差,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以下事项: 1)要提高外模板边线的放线精度。对于钢尺量距过程中拉力影响,除采用同一标准钢尺外,量距时采取固定拉力的方式,其误差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2)支模时,除严格按尺寸要求外,还应注意垂直度的校正,保证其测量精度。

2、土方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