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推崇“工匠精神”从职业教育做起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 21:13:1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瑞士:推崇“工匠精神”,从职业教育做起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工匠精神”。而对“工匠”的重视,正是世界“首富之国”瑞士的成功秘诀之一。什么?瑞士大部分学生竟然都爱去“蓝翔”?去瑞士之前看到数据,三分之二的瑞士学生初中毕业就选择了职业教育,选择上大学的仅有三分之一。我的第一反应,是拒绝的。毕竟是瑞士啊!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难道不是越发达的国家,大学教育的普及率就越高吗?高收入、高福利、手表、银行、滑雪……瑞士的形象已经和这些名词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外界看来,典型的瑞士人应该是这样的:轻松接受大学教育,然后进入银行工作,拿着高收入,周末去滑雪,衣食无忧地度过一生。然而,身处瑞士后,才发现这种想象太简单了。瑞士人拥有高收入,这是肯定的——平均月工资6439瑞郎(合人民币42000元左右,2012年联邦统计局数据);单身者月入2200瑞郎,就已经低于贫困线,要拿救济了。这个贫困线标准比意大利、西班牙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平均工资还高。周末去滑雪也是大多数瑞士人的冬季消遣,在火车站甚至大街上,扶老携幼背着滑雪板的人,随处可见。但是,在银行等金融领域工作的瑞士人,只是少数。关于大学教育的想象更离谱——选择上大学的瑞士年轻人,实际上只占三分之一;三分之二的学生,初中毕业后就选择了职业教

育,一边当学徒,一边上学。因此,多数瑞士年轻人的生活其实是这样的:16岁开始找工作,然后每周三天或四天在企业当学徒,其余一、两天在职业学校学习。1学徒工是怎么工作的19岁的伊克尔·阿塔曼,就是这些学生中的一员。在瑞士迅达集团总部,我见到了伊克尔,他是这家世界第二大电梯供应商设计部的学徒。伊克尔肤色较深,胡子浓密,有着典型的中东人长相。果不其然,他告诉我,父母都来自土耳其,他是第二代移民。初中毕业后,他选择当学徒,如今已经是第四年,马上就要结业“出师”了。通常认为职业教育就是培养“蓝领”,但瑞士的职业教育既培养蓝领,也培养白领。换句话说,只要是应用型的职业,都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譬如记者编辑、电子工程、经营管理,等等等等。在瑞士,有230个职业可供学生在职业教育阶段选择。身为学徒,伊克尔是怎么工作的呢?“跟其他学徒一样,在前两年,我们每周有三天在企业工作,另外两天在职业学校学习。后两年就是四天在企业,一天在学校了。”伊克尔说话时,有一丝腼腆,但一谈到电梯,他的语气就变得自信起来。“你们一定很想知道设计部学徒都做些什么。”他将我们带到两部电梯模拟装置前,“这两部电梯模型,都是我们学徒做的。”第一部是一个简易的电梯模型。用手摇动提供动力,电梯就可以上行下达,自动开关梯门。红色轿厢、黑色梯井,虽然简易却很漂亮,“可以在展会上向大家展示电梯是怎么工作

的。”▲19岁的学徒伊克尔和他设计的手摇电梯模拟装置。无界新闻记者高美摄学徒的前两年,他们被分成八人的学徒小组,每组负责设计电梯的一个部分,譬如电梯井、轿厢等。多大的电梯井适合多大的电梯轿厢?伊克尔完全没有概念。他先用纸板搭模型做起,然后慢慢熟悉起来。这部电梯,就是他在学徒前两年的作品。相比之下,第二部电梯模拟装置就要高级多了:采用电力装置,有上下按钮,也有感应装置,手放置在电梯门中间,正在关闭的梯门会自动打开,就是一部迷你版的电梯。▲学徒们做的动力装置电梯模拟器。无界新闻记者高美 摄“学徒的后两年,我们就要自己独立来设计这样的电梯了。”伊克尔说,根据电梯的不同需求,设计部学徒要算好各种技术参数,画出电梯工程图,“然后给电子部和机械部,大家一起合作,来真正做出这个模型。”瑞士学徒分为两年制和三四年制,但大多数学生选择的都是三年或者四年。学徒期满后要参加一项考试,考试通过了,就可以拿着这个证书找工作了。想继续上大学?也没问题,可以参加联邦职业会考(FVB)。通过之后,直接入读瑞士的应用型大学。伊克尔想直接工作。迅达是国际知名企业,对学徒们很有吸引力。学徒期间的平均年薪是14000瑞郎(约合91000人民币),拿到资格证后,起步年薪涨至6万瑞郎(约合人民币40万)。在看了伊克尔的电梯模型后,迅达集团全球安装部主任库特·哈尼问他,有没有考虑过直接留在迅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