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知识点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8 14:52:4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1.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①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③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城镇化率不断提升,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

原因:党和国家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2.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①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就业状况持续改善;②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③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

原因:党和国家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发展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

3.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①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②中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原因:党和国家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 二. 中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三. 新征程 两个阶段战略安排

2020年(建党一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党一百年是2021年) 2021年—2035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035年—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国一百年2049年) 四. 贯彻新发展理念

1. 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破解发展难题,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2. 基本内容

(1)坚持创新发展

①任务: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②地位和作用:创新是引领发展的 第一动力 ,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 基点

③要求: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2)坚持协调发展

①任务: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②要求: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 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3)坚持绿色发展

①任务: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②要求:A.国家: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B.社会和个人:推进绿色发展,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 (4)坚持开放发展

①任务: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②要求: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 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性经济体系。 (5)坚持共享发展

①任务:共享经济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②要求: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不断迈进。

小结:新理念——地位创新是核心;协调是关键;绿色是基础;开放是保障;共享是根本。 五. 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①地位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 ②措施: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①地位: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②措施: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①地位: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保障,是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强大支撑。

②措施: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先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