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盐城市2019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学生作业:第十一单元第1讲 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 9:43:1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

第1讲 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

一、 单项选择题 1. (2016·南京期末)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 B. 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 C.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 D. 种群密度预示着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 2. (2016·苏州一模)随着“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的落实,专家预测,我国人口在未来几年会有一定的增长。下列有关“全面实施二孩”政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会使我国人口出生率显著提高而死亡率不变 B. 对我国人口的年龄组成没有影响

C. 会使我国人口的年龄组成从衰退型直接转变为增长型 D. 有助于改善我国人口的年龄组成 3. (2016·南京、盐城、连云港二模)对某地区引入的一种生物进行种群数量的调查研究,得到的数据见下表(单位:只)。下列曲线中与20042006年该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最相符的是 ( )

200200200200200年份 2001 2 3 4 5 6 1 52种群数量 36 72 339 856 1 第一次捕捉 160 (标志)数 第二次捕捉 162 数 第二次捕捉个体中的标 30 志数 A B C D

4. (2016·泰州模拟)近期,对我国长江流域淡水豚类科考结果显示,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大幅减少,全流域不足千头,其数量比“国宝”大熊猫还稀少。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 A. 用样方法调查江豚的种群密度

B.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江豚物种多样性的保护

C. 可依据江豚种群的年龄组成来预测其种群数量未来的变化 D. 江豚种群的数量减少是因为形成了新物种 5. (2016·如东模拟)生态系统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在a~b段,种群的数量增长的倍数λ大于1 B. b点后该种群的生存环境趋于稳定

C. b~d段的数量变化可能是由于捕食关系导致的 D. 性别比例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 6. (2016·淮阴模拟)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种群“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Nt=N0λt中,种群数量增长率保持不变,为λ-1 B. 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提高该区域珍稀动物种群的K值

C. 直接影响野生生物种群密度变化的是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

3

2

D. 防治害虫时,应该在某种群数量达到K/2之后进行捕杀 7. (2016·苏北四市三模)如下图曲线Ⅰ、Ⅱ、Ⅲ分别表示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后,其未来种群数量变化三种可能的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B. 阴影部分引起该种群基因型频率改变,导致生物进化

C. 若种群数量变化为曲线Ⅰ,则该种群环境容纳量是K3

D. 若种群数量变化为曲线Ⅱ,对该种群最有效保护措施是就地保护 8. (2016·苏州模拟)下图为20世纪南半球四种鲸的捕获量变化情况。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缟鳁鲸种群处于食物链末端,获得能量多,更易生存

B. 多年的捕鲸量数据可反映长须鲸种群数量呈现“J”型增长 C. 鳁鲸在1928年左右捕获量即为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D. 各种鲸的数量波动属于非周期性波动,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 9. (2016·苏锡常镇二模)某地区甲、乙两岛的生态环境基本相似,乙岛上68月黄鼠狼活动活跃。对两岛上田鼠进行种群数量调查,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甲、乙两岛田鼠的环境容纳量分别为52只、58只 B. 两岛6月到8月期间田鼠的出生率均小于死亡率 C. 捕食是6月之后乙岛田鼠数量快速下降的因素之一 D. 两岛的田鼠最终一定会产生生殖隔离 10. (2016·常州模拟)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设桩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该生态系统中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的

3

2

B. b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度上升,其可能的原因是株冠形成有利于躲避天敌 C. 与曲线Ⅱ相比曲线Ⅰ所示环境中猛禽的密度更小

D. 大豆田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增长方式的数学模型总体上不符合Nt=N0·λt 二、 多项选择题 11. (2016·苏北四市一模)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错误的是 ( )

A. 实验前,应对培养液和培养用具进行灭菌处理

B. 制片前,应轻轻振荡试管后取样计数,否则实验数据会偏大 C. 取样时,应在每天的不同时间从同一培养瓶中吸出等量培养液

D. 制片时,先将培养液滴在计数板上,轻轻盖上盖玻片以防止产生气泡 12. (2016·无锡一模)下图是生物甲与生物乙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 有生物乙时,甲的数量在第6周时达到K值 B. 生物甲与生物乙之间的关系是互利共生 C. 无生物乙时,生物甲的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

D. 无生物乙时,13周生物甲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13. (2016·南通一模)某科研小组调查了高原鼠兔有效洞穴密度对某群落中主要植物种群密度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高原鼠兔有效洞穴密度 B. 调查结果表明高山蒿草种群属于衰退型

C. 随着有效洞穴密度增加小花草玉梅种群密度有增大趋势 D. 高原鼠兔种群数量迅速增长会改变该群落的演替速度 三、 非选择题 14. (2016·通扬泰三模)为寻找适合建立种群“S”型增长模型的实验变量组合,某兴趣小组研究了接种量和溶氧量(用摇床转速来控制)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结果如下

图。请分析回答:

(1) 实验前,需对酵母菌进行活化处理,目的是 。

(2) 配制酵母菌培养液时,需控制培养液的浓度,浓度过高则会导致 。对培养液进行灭菌时,切断高压蒸汽灭菌锅热源后,须待观察到 时,才能打开放气阀以释放锅内余气,最后开启锅盖取出培养液。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