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产业龙头企业金风科技的成长之路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7 2:26:3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风电产业龙头企业金风科技的成长之路

作者:张蕴楠

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6年第11期

一、引言

产业政策作为政府用宏观调控的措施对于资源的分配进行干预的一种手段,对于不同的行业会产生不同的影响。韩乾认为:“产业政策是一国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而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干预的各种政策的总和。(2014)”。

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发展风电产业,这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新能源产业在2005年之前发展极其缓慢。随后,仅5年时间,风电从一个相对边缘的产业,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产业(赵勇强、袁婧婷2011)。本文所要探索的是风电产业政策与企业业绩的关系,通过对我国风电的领军企业金风科技的为案例,来探索风电产业政策对于企业的影响,金风科技的发展阶段,是政府大力扶持风电产业的阶段,以金风科技为案例比较有代表性。 二、文献回顾

潘亮(2012)分析产业政策对我国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文中认为,产业政策明确了企业未来的投资方向,企业会倾向于投资与中央政府既定产业目标一致的产业。

牛文琪、史安娜(2013)构建产业政策和电网企业绩效指标体系,分析产业政策与电网企业运营绩效的相关性,得出电力产业政策对电网企业绩效存在显著正相关的关系。合理有效的产业政策可以提高电网企业的社会绩效和政治绩效。

袁旭梅,郭秀莉(2009)在对风电产业政策的分析中提到,的风电产业在我国属于朝阳产业。我国风电产业政策数量逐渐增加,政策的力度加强,但在我国,缺乏监管类型的政策,我国风电企业对于外国的技术依赖比较强,还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风电产业的体系。 三、案例概况 (一)金风科技简介

金风科技,全名为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新风科工贸的基础上,采取整体变更设立的方式,于2001年成立。金风科技与2007年在A股上市,于2010年在H股上市。金风科技是我国成立最早、自主研发能力最强的风电设备研发制造商之一。

本文选择金风科技作为案例研究对象的原因在于,首先,金风科技成立较早,成立于2001年,属于我国风电行业早期的一批企业,通过对于金风科技的研究,可以了解风电产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不同阶段的发展情况及特点;其次,金风科技作为我国风电行业的佼佼者,在众多企业中,具有代表性;第三,金风科技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受到国家以及地区性政策的扶持和影响比较突出,对于金风科技的研究,能够比较切实地反映产业政策对于企业的影响。 (二)金风科技经营业绩 1、财务指标方面

金风科技自2001年成立之后发展速度较快,资产总额由2004年的2.8亿以快速的增长速度,扩张到2014年的457.8亿;营业收入由2004年的2.4亿,发展到2010年的175.9亿;净利润由2004年的0.4亿,到2010年的23.8亿。然而,从2010年开始,金风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开始下降,2010到2012年呈下降趋势,2012-2014年恢复上升。 2、非财务指标

对于非财务指标的关注,集中在金风科技的产品类型,装机容量,市场份额以及订单数量上。以下是金风科技年报里摘取的数据。

金风科技的主要产品在2004年的时候主要是600kw级的产品,2005年开始生产兆瓦级发电机组,2008年以后,1.5MW机组成为国内的主流产品,金风科技的主要产品也转向兆瓦级生产。2008年公司进行了1.5MW系列化机组的优化,同时开展了2.5MW、 3.0MW、 5.0MW的研发。

截止2014年,金风科技的累计装机容量超过24GW,在全球总装机数量超过17,600台。2014年度国内新增装机443.4万千瓦,市场占有率连续四年国内排名第一,国内外新增年装机容量全球排名第四,市场份额占9.2%。

金风科技的订单数量,也一直以来呈上升趋势,从2008年到2014年金风科技待执行订单和中标未签订单数量。可以看出,金风科技的订单数量呈持续上升的趋势。 四、风电产业政策对于金风科技的影响

要研究产业政策对于金风科技的影响,我们可以将金风科技的发展分为不同的阶段来进行分析。我们将金风科技的发展分为以下四个阶段,通过对不同阶段的企业业绩和产业政策的分析来研究产业政策对于风电企业的影响。 (一)金风科技的起步阶段(2001-2004)

2001-2004年间,风电产业在我国尚属于朝阳产业。1997-2004年这段时间,在各有关部门的重视下,风电产业政策在摸索中不断向前发展,在曲折前行中逐步形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鼓励风电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袁旭梅、郭秀莉,2009)。在这种鼓励性的政策之下,金风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技利用政策的优惠,在起步阶段快速成长,作为拥有“风电特许权”的企业,享受着政策带来的一系列优惠,金风科技的起步较为顺利。但是由于对应的扶持性的产业政策数量较小,国家对于风电的支持力度并不大,金风在起步阶段的成长并没有很快。

有学者将创业之初的金风科技成为哑铃型模式,即侧重两端的研发和销售,而中间部分的零部件则依赖外部众多的零部件供应商,金风科技只做组装。在这种模式下,金风科技解决了发展初期快速成长的问题(余四林,2011)。金风科技采取的是专业协作的商业模式,缺乏核心技术,还是需要向外国进口零部件来组装,而这种商业模式,并不能够很好的发展,缺乏核心技术,就难以在行业中建立起优势来。 (二)金风科技的发展阶段(2005-2010)

2005-2010年期间,对于整个风电产业来说,是发展的大好时机。大量支持性政策的出现让金风科技的发展速度得到大的提升。金风科技在2005-2010年期间,扩大规模,于2007年上市,募集更多的资金来发展,开拓海外市场,收购外国公司,加大研发力度,掌握核心技术,逐渐成长为风电行业的龙头企业,2009年的抑制性产能过剩的政策,并没有给作为“龙头”的金风带来不利的影响,反而是给金风的发展更多的利好。

自2005年颁布《可再生能源法》开始,对可再生能源的支持提高到立法的高度,极大地促进了风电产业的发展。2006年《可再生能源法》正式实行,再加上国家十一五计划的颁布,中国风电产业成为朝阳产业,近三年新增装机平均增长率超过70%(2007年年报数据)。加上在传统能源短缺,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高、环境污染加重的时代背景,配合风电行业稳定的扶持政策,拉动了国内市场的快速增长,金风科技紧抓市场机遇,保持公司业绩的持续增长。

在支持性产业政策的环境下,金风科技并没有盲目扩大生产,而是注重自己的经营模式的变革,从2007年开始,金风科技开始转变经营方式,改变以往传统风力发电机组生产销售的格局。2007年-2010年,金风科技要转变为集风力发电机组生产销售、风电服务、风电场投资开发销售和风电技术产品销售为一体的企业。这种转变为后来金风科技在应对风电产业政策变化的时候不至于手足无措。

风能行业的观察者曾预言,2009年会是风电行业的转折年,“整个行业已经到了挤出泡沫的阶段”。包括金风科技在内的前五大风电企业占整个市场份额的80%以上,而剩余的70来家在追逐10%左右的市场份额。2009年,国家出台《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中要求:“严格控制风电装备产能盲目扩张,鼓励优势企业做大做强,优化产业结构,维护市场秩序”。抑制产能过剩的意见对于风电产业领军者的金风科技来说确实有利政策,有学者提出:“政策限制”利好行业龙头。由于风电可能出现潜在的产能过剩问题,国家可能限制新批整机制造商,同时鼓励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对行业内龙头企业构成长期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