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声琅琅,笔尖沙沙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7 0:04:3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书声琅琅,笔尖沙沙

我国语文教学自古有读写并重的传统。唐代大诗人杜甫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宋末元初程端礼提出“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阅读中领受人家的经验,接触人家的心情。写作是发表的事情,从写作可以显示自己的经验,吐露自己的心情。”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的关系,读是吸收,写是表达。

然而目前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阅读与写作分离的现象。阅读课上,老师就文本谈文本,就是为了读懂课文,作文课是为写作而写作,所谓课外积累美词佳句只是为了抄满摘抄本,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脱节,重读轻写,课堂教学中大量时间用来进行阅读教学,造成学生读书效率不高,作文水平不行的现象。

“读”和“写”是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要将它们结合,就要寻找一条纽带将其有机地融合到一起。这条纽带根扎在阅读中,开枝散叶在写作中。阅读要成为写作的厚土,在阅读中催生出“写”的激情,为写作储备词汇、佳句,积淀情感。语文的特点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语文课上,老师既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文本内涵,还要教他们学习遣词

造句、谋篇布局的方法,学习作者表达技巧,从教课文走向教语文。

一、读写结合训练的策略 1.品读佳句进行仿写

文章是由句子构成的。相同的内容,有的人表达出来平平淡淡,有的人表达出来生动形象,还有人的表达幽默俏皮,让人忍俊不禁,这都是由于作者采用的句子不同。小学生作文大多数语句平淡,口语化现象较重。因此,在语文课上老师要训练学生运用书面语言,把句子写形象,写生动。这样的句子训练从一年级就可以开始,到了高年级仍然需要进行,不同的是,要求提高了。句子训练简短灵活,可以安排在整个课堂的任何环节中,自然,实效。如果从低年级开始坚持训练,学生一定会打下扎实的语言功底。 2.捕捉细节学会描摹

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用在写作上一样有道理。很多经典著作的细节描写让人津津乐道,比如《祝福》中鲁迅对祥林嫂的几次外貌描写暗示了人物不同时期的命运。《福尔摩斯探案》中对案发现场情况的介绍对揭示案情起到暗示作用。小学生作文往往缺乏细节描写的功底,很多学生作文写不长,原因是他们的作文是粗线条的,只能简略地把事情大意介绍清楚,没有细节描写,文章空洞,虚浮。因此,我们在阅读训练中要引领学生欣赏细节,学写细节。比如:学过

《莫泊桑拜师》,学生一定对文中描写马车夫的一段话留下深刻印象。细致的描写源于细致的观察,用心的揣摩体会。学完课文,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写观察日记,就相同事物,写出它在不同时期、不同状态下分别是什么样的。有了这样长期观察的基本功,学生一定能写好细节。 3.感受情意善于表白

我们阅读过很多摄人心魄的文章,其动人之处除感人肺腑的情节,作者们善于表达情意的语句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抒胸臆,对于表达情感起到重要作用。像《谁是最可爱的人》中“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意我们怎能忘记?”《在大海中永生》中“大海呜咽,寒风卷着浪花,痛悼伟人的离去??”这些直抒胸臆满怀深情的句子曾经打动过多少人?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意,能提高他们表达的水平。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表达感情。比如设计:“邓爷爷呀邓爷爷,我想对你说: 。”这样的练习,学生既升华了对邓爷爷的爱戴之情,又学会了表达感情。 4.切入留白补充情节

留白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的空白之处。这空白不是空洞,是意境,它让读者想象、回味,为文章增添无穷的魅力。比如《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中,“彭德怀背过脸去”这句话意犹未尽,意味深长,它让读者感受到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无限深情,一个重情重义、无私奉献的领袖形象立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