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次讲演》导学案学生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4 1:02:5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编号: 主备人: 研讨时间: 审核人: 新授课 泰七中八年级下语文学科导学案(课题-----最后一次讲演)

班级 小组 姓名

【学习目的】

一、学习闻一多先生热爱祖国、献身革命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 二、领会本文表达鲜明观点的特色。

三、体味口语的特点和本文感情色彩强烈的语言。

【学习重点】领会闻一多先生对敌人必然灭亡、人民必定胜利的论述。 【学习难点】口语的特点和人称的变换对表达讲演者思想感情的作用。 【知识链接】 1. 创作背景

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反动政府内外勾结,疯狂策划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妄图使中国永远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一方面撕毁政协会议,派兵向解放区大举进攻;另一方面,在他们暂时统治的区域制造白色恐怖,甚至采取暗杀手段疯狂镇压人民。

1946年7月11日,著名的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遇害。7月15日,云南大学召开追悼李公朴先生的大会,闻一多先生主持了这次大会,满腔悲愤地发表了这一篇演讲。会后返家途中,被特务分子暗杀。这篇演讲就成了他的“最后一次演讲。”《最后一次讲演》是闻一多的即兴演说,但演讲的思路非常清晰。这是演讲稿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演讲内容的思路混乱,是不能激励听众的。这篇即兴演说先是痛斥国民党特务暗杀李公朴先生的罪恶行径,颂扬李公朴及昆明人民为民主和平而斗争的精神。然后剖析国民党反动派疯狂制造白色恐怖的虚弱本质,揭示人民必胜,真理永存,阐述中心论点。最后号召人民起来奋斗,表达为正义而献身的精神。整篇文章的结构完整,一气呵成,体现了演讲词的基本特点。 2. 文体知识

讲演词又叫演说词、讲话稿,是一种供口头向群众宣传的带有鼓动性的文章。讲演词有以下特点:第一,有的放矢,考虑听众对象。第二,观点集中、鲜明。第三,理论联系实际。第四,语言通俗生动,感情深厚充沛。讲演词的结构灵活多样,不管采用什么形式,但大体都有三部分内容:开头提出问题,或亮出讲话要点,以引起听众的兴趣和关注;重点是中间部分对演讲主旨的阐述;结尾回应开头,总束全文,或提出希望和祝愿,使听众受到激励和

温馨提示:

1 自主探究时,静心思考;小组交流时,声音轻,避免影响其他组;大组展示时,声音宏大,面向大家。

编号: 主备人: 研讨时间: 审核人: 鼓舞。 3. 知识超市

人称: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二人称:你、你们。第三人称:除“我,我们,你,你们”的其他主语。

这三种人称各有其表达效果与优点。

第一人称的优点是,增加对事情对人物叙述的真实性,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叙述的好处是,增加亲切感,这种方法的效果就好像是作者面对我们娓娓而谈一样,无形之中拉近了读者的距离。有呼告效果,可加强感染力;用于物,有拟人化效果。第三人称叙述则显得比较客观公正,这是以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的身份来进行叙述的方法,能直接地展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反映现实更自由。

句式: 感叹句的目的在于抒发说话人的感情,要求听话人表示同情或使听话人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感叹句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表示惊喜和赞叹;另一类是表示悲伤和厌恶,包括愤怒和憎恨。

课前任务:先认真自学课本P79——P81,后独立完成基础部分和要点部分——课前学科组长评好分

基 础 部 分

(学习程序:课内组内基础部分进行对学、群学)

1、《最后一次讲演》慷慨激昂,选择感兴趣的段落好好练练演讲。 2、读读写写:

晓得(xiǎo dé) 卑劣(bēi liè) 无耻(chǐ) 毒手(dú) 污蔑(miè) 屠杀(tú) 悲愤(fèn) 锤击(chuí) 恐怖(bù) 势力(shì) 毁灭(huǐ) 卑鄙(bǐ) 蛮横(mán hènɡ) 赋予(fù yǔ) 光明正大(míng) 挑拨离间(tiǎo bō lí jiàn )

3、解释词语

捶击:用重物猛力敲打。

诬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蛮横:态度粗暴,不讲道理。 赋予:交给(重大任务、使命等)。

温馨提示:

2 自主探究时,静心思考;小组交流时,声音轻,避免影响其他组;大组展示时,声音宏大,面向大家。

编号: 主备人: 研讨时间: 审核人: 挑拨离间:原指没有根据的话,现在多指在别人背后散布的诬蔑、中伤的说法。 卑鄙无耻:形容品质低下,不知廉耻。

要 点 部 分

(学习程序:组内对学、群学——老师分配任务,小组重点探究——展示、点评)

1、闻一多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在朗读时感受到了怎样的情感?

2、文中“你们”指的是 ,“我们”指的是 。 不断变化人称,表达了什么感情?

3、“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试分析这句话的含义。

4、由闻一多先生在演讲中所表达的强烈情感,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温馨提示:

3 自主探究时,静心思考;小组交流时,声音轻,避免影响其他组;大组展示时,声音宏大,面向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