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城市规划原理》真题及答案详解(已上传)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6:19:0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一、单项选择题(共8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教材无】1.集中、集聚、集约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能体现这一原则的是( )。

A.集中是前提,集聚是方式,集约是结果

B.集中是空间的有序集中,集聚是产业的有组织集聚,集约是资源的高效开发与利用 C.人口的集中,集聚是具有关联性产业的集聚.集约是最大限度的节约 D.集中是为了节约土地,集聚是为了形成产业链,集约是为了保护生态 【答案】B〖〗

【解析】我国城镇化发展要把城镇群作为主体形态,形成若干城镇群主体、其他城市和小城镇点状分布、永久耕地和生态功能区相间隔、高效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发挥市场对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作用,通过市场实现城镇化过程中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吸引各类必需的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同时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加强和改善政府对城镇化的管理、引导、规范。坚持城镇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合理、集约利用土地、水资源,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集约式的城镇化道路。

2.下列关于城镇化内涵的表述和理解,准确的是( )。 A.城镇化是近代工业革命以后才开始的 B.城镇化是外来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C.推进城镇化与建设新农村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 D.城镇化包含了城市生活与意识形态向农村扩散的过程 【答案】D〖1.3〗

【解析】A项,城镇化是l8世纪产业革命以后,世界各国先后开始的从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转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的现象。B项,城镇化是乡村转变为城市的复杂过程。D项,无形的城镇化是指:生活方式的变化、城市意识的增长、乡土生活态度的转变等。

【教材无】3.在确定城市用地发展方向时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 )。 A.优区位应优先开发 B.沿着交通轴线延伸发展

C.中心城市的发展方向应与区域内其他城镇的发展方向相呼应 D.考虑城市有利的发展空间及影响城市发展方向的制约因素 【答案】D〖〗 【解析】在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时,对于城市用地发展方向的选择要有利于城市空间的发展。

【教材无】4.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指标体系,不属于第二产业的是( )。 A.采掘业 B.物流仓储业 C.建筑业

D.燃气的生产与供应业

【答案】B〖〗 【解析】英国经济学家费希尔和克拉克将经济活动分为三种部类,产品直接来源于自然界的部类称为第一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加工的部类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服务的部类称为第三产业。物流仓储业是为生产和消费提供服务的,因此不属于第二产业。

【教材无】5.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下列受区域因素影响最大的是( )。 A.城市性质与规模 B.城市用地布局结构 C.城市用地功能组织 D.城市人口的劳动构成 【答案】A〖〗

【解析】确定城市发展性质的依据:①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国家经济发展计划对该城市建设的要求;②该城市在所处区域的地位与所负担的任务;③该城市自身所具备的条件,包括资源条件、自然地理条件、建设条件和历史及现状基础条件。区域分配法(城市化法)预测城市规模。以区域国民经济为依据,对区域人口增长采用自然增长规律和机械增长规律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预测城市化水平,将城市人口根据区域生产力布局分配给各个城镇。

6.古希腊时期雅典卫城空间布局的最重要特征是( )。 A.建筑布置规模 B.以宫殿为核心 C.以广场为核心 D.以神庙为核心 【答案】C〖2.1〗

【解析】古希腊时期的城市,城市布局上出现了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广场、公共建筑及市民集会场所为核心的西波丹姆模式。该模式充分体现了奴隶制的民主政体,体现了民主与平等的城邦精神。

7.《马丘比丘宪章》的主要贡献是( )。 A.强调物质空间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B.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C.突出城市功能分区的重要作用 D.提出建立生态城市的思想 【答案】B〖2.1〗 【解析】《马丘比丘宪章》首先强调了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对于城市和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并将理解和贯彻这一关系视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

8.下列有关《雅典宪章》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功能分区对解决当时的城市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B.功能分区是现代城市规划的一个里程碑

C.功能分区是建立在理性主义思想基础之上的 D.功能分区解决了城市和区域的有机联系 【答案】D〖2.1〗 【解析】《雅典宪章》所提出的功能分区也是一种革命。它依据城市活动对城市土地使用进行划分,对传统的城市规划思想和方法进行了重大的改革,突破了过去城市规划单纯追求图面效果和空间气氛的局限,引导了城市规划向科学的方向发展。《马丘比丘宪章》首先强调了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对于城市和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并将理解和贯彻这一关系视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

9.有关中国古代都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长安城的居住采用里坊制 B.唐长安城的皇城位于城的北部 C.元大都城的皇城居于城的正中

D.天坛、地坛、日坛、月坛位于明清北京内城之外 【答案】C〖2.2〗

【解析】A项,长安城是隋唐的典型代表,主要特点:中轴线对称格局,方格式路网,城市核心是皇城,三面为居住里坊所包围,分区明确。C项,元大都奠定了基本形制,明北京城北部收缩了2.5km,在南部扩展了0.5km,使轴线更为突出。元大都的皇城并非以大内官城轴线为基准、东西对称,而是以太液池为中心,四周布置三座宫殿——大内、隆福宫和兴圣宫,这种布局反映了蒙古人“逐水而居”的特点。

10.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描述,不确切的是( )。 A.可持续发展是中国未来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

B.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C.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保护好城市的生态环境 D.持续发展不仅是为了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答案】C〖2.1.3〗

【解析】有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建议:①循环使用土地与建筑;②改善城市环境;③优化地区管理;④旧区复兴是城市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内容;⑤国家政策应鼓励创新;⑥高密度;⑦加强城市规划与设计。

11.豪斯曼的巴黎改造规划与建设的特点是( )。 A.以政府直接组织与管理为主的大规模城市更新活动 B.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引导的新城(区)建设运动 C.以街道景观整治与建设为主的美化运动

D.以增加公共空间的面积与配置为主的“公园运动” 【答案】A〖2.1〗

【解析】巴黎改建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行政实践的典范,是通过政府直接参与和组织,对巴黎进行了全面的改建。巴黎针对城市的给排水设施、环境卫生、公园及墓地等进行的城市改建工作。巴黎的城市改建体现了古典主义思潮,轴线放射的街道、宏伟壮观的宫殿花园和公共广场都是那个时期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