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试题与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7 7:34:0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支付。(7)特别支付。(8)税/费处理。延期支付的法律特征如下:(1)雇主在当期仅作出支付承诺,没有实际支付,对员工来说仅是一种既定受益权。(2)接受承诺的员工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员工首先得到的既定权益需要法律保护,一是对可约定条件加以限制;二是保证延期支付得以兑现。对国有企业的“下岗”人员提供三三制补贴是一种短期安排。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0分)

37.A纺织厂于2003年1月与赵某、钱某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试用期3个 月。签约不久,赵某生重病,A厂认为赵某身体不好,不能达到所在工作岗位对身 体健康的要求,属于不能胜任工作,决定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赵某后解除与他 的劳动合同。2003年5月,钱某被人揭发后经A厂查实:他当初签订劳动合同时为 了得到会计工作岗位,伪造了本科毕业证和注册会计师资格证,而A厂在当时的招 工简章中明确要求:会计岗位需会计专业本科毕业且为注册会计师,A厂以钱某在 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而解除与他的劳动合同。请回答以下问题: (1)A纺织厂解除与赵某的劳动合同是否合法?为什么?

(2)A纺织厂解除与钱某的劳动合同的理由是否成立?为什么? (3)应该如何处理A纺织厂与钱某的劳动合同?为什么?

答:1、合法。试用期间双方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2、成立。因钱某事先已违反劳动法的有关规定。

3、A纺织厂与线某的劳动合同属于无效合同,应交由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确认。

6

全国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下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中,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是(D) A.劳动者主动辞职B.劳动者自行离职C.劳动者被依法开除D.劳动者不能从事原工作而被依法辞退

注: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的是:(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三种情况)

1)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另行安排的工作的2)不能胜任工作,经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2.集体协商双方首席代表可以书面委托本单位以外的专业人员作为本方协商代表, 委托人数不得超过本方代表的(A)P176 A.1/3B.1/2C./3 D.3/4

3.根据《劳动法》第20条规定,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法定年限以上, 当事人双方同意续延劳动合同的,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应 当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该法定年限是( B )P135 A.5年B.10年C.15年 D.20年 4.下列选项中属于劳动争议的是(B)P375

A.甲在求职过程中与招聘单位发生的争议B.丙因劳动报酬与所在单位发生的争议 C.乙与所在单位工会发生的争议D.家庭保姆丁与其雇主发生的争议

注:劳动争议按主体性质可分为个体争议和集体争议, 按争议内容分为劳动报酬争议,辞退争议,工作争议.

5.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中划入个人帐户的比例一般为(C)P267 A.10%左右B.20%左右C.30%左右D.40%左右

注: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的规定,职工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的费率一般为职工本人工资收入的2%,用人单位缴费率应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6%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

企业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允许企业在工资总额4%以内为职工建立补充医疗保险。

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确定的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起付标准为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

6.住房公积金的所有权属于(A)P327 A.职工个人B.职工所在单位C.国家 D.职工个人和国家 7.劳动保护法的内容是()P217

A.工作地的安全设施、卫生规则和管理制度B.工作秩序C.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D.劳动者的权利注:劳动保护法的主体:是在工作地的劳动者

劳动保护法的客体:是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以及良好的工作秩序

8.按照我国现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领取基础养老金须连续缴费( C )P247 A.5年B.10年C.15年 D.20年 9.我国现行《最低工资规定》的施行时间是( C )P197

A.2003年12月30日B.2004年1月1日C.2004年3月1日D.2004年5月1日

注:我国现行《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开始实施的日期是2004年12月1日

10.我国劳动法规定的地方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执法机关是( D )P357

A.县级人民政府B.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C.县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D.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

11.按照我国现行的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过渡性问题的政策是( )P248 B.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采取过渡措施C.被保险人自愿选择D.统一适用新办法

12.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客体不包括( )P66 A.资金B.物C.公民保障权 D.服务行为

注: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1)保障人2)参保人3)受益人4)社会保障基金的受托人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资金,物和服务行为 13.最低生活保障法的立法目标是克服现实中的(B)P335 A.生活问题B.贫困问题C.发展问题 D.稳定问题 14.按照订立形式的不同,劳动合同可以分为(A)P119 A.口头与书面的劳动合同

B.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与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按不同期限的合同) C.全日制和部分时间劳动合同(按就业方式不同) D.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劳动合同(按不同身份)

15.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的产假不少于( C )P220 A.40天B.60天C.90天 D.100天

16.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要求企业与职工个人共同缴费,而补贴行政管理费用的主体则为(D)P266 A.个人B.集体C.社会D.国家

17.从各国立法看,领取失业津贴的法定条件是(B)P278

A.取得国家的同意B.缴纳失业保险费C.无不良表现D.不能同时享有最低生活保障 18.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对用人单位实行劳动保障监察的主体是用人单 位所在地的(D)P363

A.县级人民政府B.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C.市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D.县级或者设区的市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19.我国现行《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开始实施的日期是(C)P358

A.2002年12月1日B.2003年12月1日C.2004年12月1日D.2005年12月1日

注: 我国现行《最低工资规定》的施行时间是2004年3月1日

20.劳动者甲与所在的A公司的劳动合同期限届满,这将引起他们之间劳动法律关系的P130 (D)

A.产生B.变更C.解除D.终止注:经用人单位A和劳动者B协商一致,B从A的市场营销

为生产人员,这将引起A和B之间劳动法律关系的变更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失业保险基金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包括(BCE)P286

A.失业救济金B.用人单位和职工缴纳的失业保险费C.失业保险基金利息收入D.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费用E.财政补贴

22.我国社会保险行政争议处理的程序包括(ABCD)P392

7

A.复查B.行政复议C.劳动仲裁D.行政诉讼E.行政监督

23.政府、工会和企业组织在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中应遵循的原则有(ABCDE)P189 A.合法原则B.平等原则C.合作原则D.利益兼顾原则E.维护稳定原则 24.劳动法发展时期的主要特点有(ACD)P90

A.涉及工业民主的法律在多数工业国家被实践B.社会保险立法逐渐独立

C.劳动争议处理开始制度化D.劳动合同由民法范围转入劳动立法范围E.劳动立法开始覆盖到劳动关系的各个方面注:劳动立法全面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1)各国宪法均规定了

公民的劳动权利和义务2)劳动立法开始覆盖到劳动关系的各个方面3)劳动法律制度体系完整包括国家劳动法令,集体协议和个体合同4)劳动争议协商和司法制度健全,包括自原协商和强制协商,调解,仲裁和司法判决5)建立了劳动执法监督6)世界范围内形成劳动立法的共同原则如劳动保护,平等待遇,三方协商

劳动法变革阶段的主要特点:1)全球化问题与劳工问题成为需要并列考虑的问题2)世界各国在劳动权利,变业促进 ,社会保护和社会对话四个方面存在巨大差距

劳动法产生时期的主要特点:1)劳动法保护的主体首先是童工,然后逐渐向女工和全 体工人劳动法的内容从限制童工的劳动时间开始2)产业革命的先驱英国,自然地充 当了劳动立法的先头军3)全部劳动立法均缺少监督制度4)发展缓慢,并有所 反复

25.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有权从工伤保险基金中领取(BCE)P311

A.伤残抚恤金B.丧葬补助金C.供养亲属抚恤金D.工伤医疗金E.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6.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又称为不定期劳动合同,是指未确定合同生效和终止时间 的劳动合同。P119(错)未规定合同

27.某地月最低工资标准是500元,该地甲企业全日制员工乙在5月份按照劳动合同 的约定提供了正常劳动,获得工资550元,其中包括加班工资100元。甲企业违反 了最低工资法的规定。(对)P198

28.职工可以提取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用于偿还购房贷款本金,但是不得用 于偿还购房贷款利息。(错)贷款本息P330

29.医疗保险合同的主体,一方是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另一方是患者本人。(错)

定点医院和定点药店P270

30.根据《劳动法》第28条的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调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 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我国某省的《劳动合同条例》 规定,经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由于该省《劳动合同条例》的规定是针对该地区的特殊规定,所以该省此方面的劳动争议均应适用该省的规定,即此种情况下用人单位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 错 )P129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1.什么是职业伤害?它具有哪些特点? P293指因职业原因导致的健康损失和经济损失,

包括因突发性生产事故导致的工伤和因工作环境原因侵害个人健康的造成的职业病。特点:1,

职业伤害是大工业的产物 2,职业伤害包括个体伤害和集体伤害,日常伤害和意外伤害多种形式。3,职业伤害的客体是劳动者的健康。包括劳动能力和经济收入。

32.劳动关系有哪些特征?P49劳动关系是一类特殊的社会关系,具有下列特征: (1)经济性,即以劳动力的让渡使用和经济补偿(就业)为目的。(2)平等性。(3)依附性。(4)合法性。(5)契约性。(6)有偿性。(7)职业性。(8)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的交叉性。(9)对立统一性。

33.社会保障法有哪些基本原则?P59(一)公民权利保障(二)国家责任和政府角色(三)社会伙伴参与(四)公平与效率结合(五)建立多支柱的社会保障体系(六)国际协调发展

34.根据我国《集体合同规定》,集体协商代表应履行哪些职责?P176职责:参加集体协商,接受本方人员质询;及时向本方人员公布协商情况并征求意见;提供与集体协商有关的情况和资料;代表本方参加集体协商争议的处理;监督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的履行;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35.按照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哪些情形下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P311

(1)丧失享受待遇条件的;(2)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3)拒绝治疗的;(4)被判刑正在收监执行的。

五、论述题(本大题15分)

36.论工资集体协商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法律效力。P212(一)定义的基本原则工资

集体协商坚持双方享有平等的建议权、否决权和陈述权的基本原则。(二)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工资集体协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工资协议的期限;(2)工资分配制度、工资标准和工资分配形式;(3)职工年度平均工资水平及其调整幅度;(4)奖金、津贴、补贴等分配办法;(5)工资支付办法;(6)变更、解除工资协议的程序;(7)工资协议的终止条件;(8)工资协议的违约责任;(9)双方认为应当协商约定的其他事项。协商确定职工年度工资水平应符合国家有关工资分配的宏观调控政策,并综合参考下列因素:(1)地区、行业、企业的人工成本水平;(2)地区、行业的职工平均工资水平;(3)当地政府发布的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4)本地区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5)企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6)国有资产保值增值;(7)上年度企业职工工资总额和职工平均工资水平;(8)其他与工资集体协商有关的情况。(三)工资协议的法律效力依法订立的工资协议对企业和职工双方具有同等约束力。双方必须全面履行工资协议规定的义务,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工资协议。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0分)

37.2000年某工厂引进一条生产线,招用了赵某等人并签订了为期4年的劳动合同。2002年由于市场发生巨变,厂方决定将该生产线淘汰,更换一条生产另一产品的新 生产线。厂方按新生产线的要求对职工进行考核,经考核,赵某不合格。厂方以不 胜任工作为由解除了与赵某的劳动合同。请回答以下问题:

(1)厂方解除与赵某的劳动合同的理由成立吗?为什么? (2)厂方应该如何处理与赵某的劳动合同?为什么?

(3)假设厂方以不胜任工作为由解除与赵某的劳动合同,厂方应否向赵某支付经济补偿金?为什么?

答:1、不成立。因为需对职工培训或者调岗,如确定不能胜任可以解除。

2、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并提前30天书面通知对方,因单位事先违反劳动法的有关

8

全国2008年10月自学考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确定的医疗保险合同的期限为 A.半年 B.1年P271 C.2年 D.3年

2.按我国《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小张与所在企业依法履行缴费义务满8年后,他可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 C )287

A.6个月 B.12个月C.18个月D.24个月

3.女工李某从事有毒有害工作12年后要求退休,其法定最低退休年龄为(B)243 A.40岁B.45岁C.50岁 D.55岁

4.社会保障关系的特征不包括(A) 54

A.保障的普遍性(待遇支付延期性)B.内容的经济性C.主体的多方性D.法律部门的多样性

5.公民的生存权不包括(A)7

A.社会保障权B.健康权 C.劳动权 D.生命权 6.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的类型不包括(C)

A.赔偿责任 B.行政责任C.刑事责任D.民事责任

7.在劳动合同中依法产生的,在合同书中必须具有明确意思表示的内容,称为134 A.明示条款 B.商定条款 (也称补充条款,指依法由合同双方当事人协商产生的合同条款)C.依法条款 D.法定条款

8.下列表述中不属于社会合作协议特征的是(D)183

A.多主体 B.内容广泛C.依靠协议各方信誉与合作来保障履行D.强制性 9.劳动合同的乙方是指( B )118

A.用人单位B.劳动者 C.公司老板D.法定代表人 10.集体合同生效的标志是( D )179 A.合同文书经过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

B.集体合同双方首席代表在合同文书上签字

C.集体合同文书报送当地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备案

D.劳动行政主管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异议 11.有关集体协商代表的表述,下列错误的是( C )

A.首席代表可以由工会和企业代表协商决定B.每方代表至少3人,并且人数对等 C.各方都要有一个首席代表D.职工民主推举的代表需要经过半数职工以上的同意 12.制定最低工资标准需要考虑的因素不包括( D ) 195

A.物价水平B.家庭人口状况 C.住房状况 D.城乡收入差距(社会平均收入水平) 13.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支付工资不得低于( D )197 A.全国最低标准B.行业最低标准C.当年最低标准 D.当地最低标准 14.劳动保护法的主体是( B )217

A.用人单位B.工作地的劳动者C.劳动保障部门D.工会

15.按照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每日标准工作时间不得超过(C)224

A.10小时 B.9小时C.8小时 D.7小时

16.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有关规定,不需劳动者负担费用的社会保险是(C) 295 A.养老保险 B.失业保险 C.工伤保险(除意大利以外) D.医疗保险

17.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确定的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起付标准为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B)267(即超过这个水平的医疗费用可以由社会统筹基金支付,个人分担10%左右。)

A.5%左右B.10%左右C.15%左右 D.20%左右

18.《社会保险行政争议处理办法》规定,经办机构作出复查决定的期限为自接到复查申请之日起(C)392

A.10天内 B.15天内 C.20天内D.30天内

19.根据《劳动法》的有关规定,担任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的应当是(D)388 A.职工代表 B.工会代表C.用人单位代表 D.劳动行政部门负责人 2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律意义上争议的法律特征是(C)374

A.特定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纠纷 B.基于合同或法律规定的义务而发生

C.关系到当事人的财产利益D.围绕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解除和终止而发生

9

2009年1月自考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试题 课程代码:0332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以下不属于劳动法律关系要素的是(A)

A.劳动法律事实B.劳动法律关系主体C.劳动法律关系内容D.劳动法律关系客体 2.我国《劳动法》发生效力的时间是(A)

A. 1995年1月1日B. 1994年7月5日C. 1994年1月1日 D. 1995年7月5日 3.我国公民的劳动权不包括(A)

A. 公民就业权 B. 公民健康权 C. 职工参与权 D. 劳动者结社权 4.三方协商机制中的三方不包括( B ) A. 政府 B. 雇主C. 雇员组织 D. 劳动者个人 5.劳动合同关系的双方为(A)

A.劳动者和用人单位B.工会与企业C.劳动者与劳动行政部门D.工会与劳动行政部门

6.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在当事人未作约定的情况下,劳动合同生效的时间是(A) A. 审批通过之日B. 实际履行之日C.依法订立之日D. 提交公证之日 7.集体劳动关系中雇员主体必须是(C)

A. 雇员个人 B. 雇员的组织 C. 雇员的代表 D. 全体雇员 8.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有( B )

A. 劳动合同期满B. 劳动合同因合同双方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提出解除C. 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D. 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9.薪酬中按照当前承诺支付的工资称为(A)

A. 当期支付 B. 定期支付 C. 延期支付 D. 即时支付 10.劳动保护法的客体是(B)

A. 工作地的安全设施B. 劳动者的安全健康C. 劳动者 D. 工作地的管理制度 11.在我国,未成年工是指(D)

A. 已满12周岁未满16周岁的劳动者B. 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劳动者 C. 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D. 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 12.我国的最低工资标准实行(C) A. 日标准 B. 周标准 C. 月标准 D. 年标准

13.根据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确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时未加考虑的因素是(C) A. 当地最低工资 B. 当地维持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须的费用 C. 适当考虑水电(燃气)费用 D. 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费用

14.小万参加工作不久即因骨折需住院治疗,其依法可享受的医疗期最长不超过 A. 6个月 B. 12个月 C. 18 个月 D. 24个月

15.按我国《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小张与所在企业依法履行缴费义务满3年后,他可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B) A. 6个月 B. 12个月C. 18个月 D. 24个月

16.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劳动者依法退休后享受基础养老金的前提是连续缴费满 A. 5年 B. 10年 C. 15年 D. 20年

10

1 7.《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确定的医疗保险合同的主体不

包括(C)

A. 医疗保险经办机构 B. 定点医院 C. 定点药房 D. 患者

18.在我国,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之前必须先采取的争议处理程序是 A. 协商 B政府调解 C. 仲裁 D. 行复议

19.根据《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结案期限为(D) A. 30天内 B. 45天 C. 60天内 D. 90天内 20.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保险争议的是( B ) A. 因工作调整发生的争议 B. 因养老金调整而发生的争议 C. 因工资支付发生的争议 D. 因高温补贴发生的争议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6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21.按照组织状态进行划分,劳动关系可分为(CD)

A.工人劳动关系B.管理人员劳动关系C.个人劳动关系 D.集体劳动关系E.雇佣劳动关系

22.集体协议与劳动合同的不同之处有( )

A.主体不同B.效力不同C.产生时间不同D.价值不同E.内容不同 23.劳动法中的特殊保护适用于哪些群体?( AB ) A.女职工B.未成年职工C.退休职工 D.休病假职工E.负工伤职工

24.《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所规定的职工可提取住房公积金帐户余额的情形有 (ABCD)A.修建自住住房B.离休、退休C.出境定居D.偿还购房本息E.房租超出家庭工资收入的规定比例

25.我国多支柱医疗保险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ABC)

A.国家基本医疗保险B.企业补充医疗保险C.个人商业健康保险D.社会医疗救助E. 农村合作医疗

26.社会保险行政诉讼的当事人不包括(BDE )

A.参保职工B.劳动和社会保险行政机关C.参保企业D.鉴定人E.翻译人员

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7.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责任。( )

28.A公司于2004年1月与女工甲签订为期1年的劳动合同。05年1月A公司以甲处于孕期不能胜任工作且合同期限届满为由终止了劳动合同,A公司的做法符合《劳动法》相关规定。( X )

29.根据合同的意思自治原则,职工个人可以和企业任意约定工资报酬的标准,不受任何限制。(X)

30.凡是参加过失业保险的失业人员皆可享受失业保险待遇。(X)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1.我国《劳动法》规定的劳动合同法定条款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