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永嘉中学2017年自主招生选拔考试语文试卷(带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2 2:19:4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温州市永嘉中学2017年自主招生选拔考试语文试卷

2017.2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掂量diān 滇剧diān 踮脚diǎn 惦念diàn ....B.着急zhāo 爪牙zhǎo 昭彰zhāo 沼泽zhǎo ....C.怪癖脸bēng 钉纽扣dìng .pǐ 琥珀.pò 绷..D.佣金yòng 佣工yōng 供认gōng 供不应求gō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妖饶 好高骛远 禁锢 廓然无累 B、秘诀 专心致志 摇蓝 恪守职守 C、喧响 与日具增 陨落 无精打采 D、惘然 斩钉截铁 繁衍 鞠躬尽瘁 3、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部文学名著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其中不少形象个性鲜明,血肉丰满,呼之欲出,....

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由于环境受到严重污染,这个曾经风光秀丽、游人如织的著名风景区,近年来,已经无人问津了。 ....

C、阳平镇有一处大型的露天蔬菜批发市场。这里每天门庭若市,来来往往的人们忙着采....购各种新鲜蔬菜。

D、经北京市公安部门的全力侦破,轰动一时的故宫文物失窃案终于水落石出,出人意料....的是偷窃文物者竟然是一个普通游客。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人能取得卓越的成就,并不在于他就读的学校是重点还是普通,而在于他是否具备成功的特质。(在“一个人能”后面加“否”)

B、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引发了人们对“文化认同”和“软实力输出”的思考,而且让人怀念童年时的美味。(将“文化认同”和“软实力输出”互换位置) C、弗洛伊德认为梦的材料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身体;二是白天经历的事情;三是儿童时期的经历。(在“身体”后面加“的状态”)

D、喜欢游泳的人大多有这种体验:不管天气很热,可是刚从水里出来时会感到有点凉,

有时甚至还会打一下寒战。(把“不管”改成“尽管”)

5.用成语替换下面句子中划线部分的内容,选出正确的一项是( )(3分)

第1页(共13页)

①清代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七回:“贾大少爷正在自己动手掀王师爷的铺盖,被王师爷回来从门缝里瞧见了,顿时气愤填膺,愤怒得不能抑制。”②《三国演义》:“(曹军)此时人困马乏,大家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各欲逃生。”③陆游在《上王宣抚启》写道:“抚剑悲歌,临书浩叹,每感岁时之易失,不知眼泪鼻涕满脸乱淌。”

A. 怒不可遏 面面相觑 涕泗横流 B.勃然大怒 面面相觑 痛哭流涕 C. 怒不可遏 瞠目结舌 痛哭流涕 D.勃然大怒 瞠目结舌 涕泗滂沱 6.下面语段两处划线部分都有语病,请在原句中改正。(2分)

①收藏家彭令在南京偶然发现了一本旧文稿,经多位学者评定,该文稿属于清代中期书法家钱泳的手记。其中有部分条目来自清代文学家沈复《浮生六记》中的第五记《海国记》。《浮生六记》在流传中佚失了后两记,文化界、出版界中人一直都在努力搜求。②从这次发现的《海国记》的部分文字里,明确说明了清代中期以黑水沟为中国与琉球国的分界线,钓鱼岛明显在中国的版图内而不属于琉球,这成为我国拥有钓鱼岛主权的又一铁证。 7.名著阅读(2分)

“他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身披西川红锦百花袍,擐唐猊铠甲,系狮蛮宝带,座下嘶风赤兔马,手执方天画戟,无人可及。”此人为《三国演义》中的 (人名)。下列哪些事件跟他有关①水淹七军 ②猿门射戟 ③缢杀白门楼 ④诛杀董卓 ⑤败走麦城: 8.默写(6分)

李清照在《武陵春》中把愁物化为有了重量,想像新奇而生动的句子是: , 。 请写出一个含有“梦”字的古诗名句。

二、阅读理解(24分)

(一) 补丁也开花(14分)

孙道荣

①拐角凹进去一段,就是她的舞台。她在这里摆摊织补,已经好几年了。 ..②每次路过,都能看见她,坐在凹槽里,埋头织补。身边的车水马龙,似乎离她很远。她很少抬头,只有针线,在她的手上不停地穿梭。

③这里原本是一个城乡结合部,这几年城市西迁,这块地也跟着火热起来,到处是建

第2页(共13页)

筑工地。上她那儿织补的,大多是附近工地上的民工。衣服被铁丝划了个口子,或者被电焊烧破了个洞,他们就拿来,让她织补下。也不贵,两三元钱,就能将破旧的地方织补如初。如果不是工服,而是穿出去见人的衣服,她会更用心些,用线、针脚、纹理,都和原来的衣裳一样,绝对看不出织补过。

④从她所在的拐角,往前百米,是一所学校。我的孩子,以前就在那所学校读书。每次接送孩子,都必经她的身旁,也就对她多留意了点。

⑤一天,妻子从箱底翻出了一条连衣裙,还是我们刚结婚时买的,是妻子最喜欢的一条裙子。翻出来一看,胸口处被虫蛀了个大洞。妻子黯然神伤。我的眼前,忽然浮现出她的影子,也许她可以织补好。

⑥拿过去。她低头接过衣服,看了看,摇摇头说,洞太大了,不好织补了。我对她说,这条裙子对我妻子意义不一般,请你帮帮忙。她又看了看裙子,忽然问我,你妻子喜欢什么样的花?牡丹。我告诉她。她看着我,要不然我将这个洞绣成一朵牡丹,你看怎么样?我连连点头,太好了。

⑦她从一个竹筐里,拿出一大堆彩色的线,开始绣花。我注意到她的手,粗大,浮肿,一点也不像一只绣花的手。我疑惑地问她,能绣好吗?她点点头,告诉我,以前她在一家丝绸厂上班,就是刺绣工,后来工厂倒闭了,她才开始在街上摆摊织补。她原来绣的花可漂亮了。她笑着说,原来的手也不像现在这么笨拙,在外面冻的,成冻疮了,所以,才这么难看。

⑧正说着话,一个背书包的女孩,走了过来。以为女孩也是要织补的,我往边上挪了椰。她笑了,这是我女儿,就在那边的学校上学。女孩看看我,喊了声叔叔,就放下书包,帮她整理线盒,很多线头乱了,女孩就一根一根地理清,重新绕好。不时有背着书包的孩子,从我们面前走过。有些孩子看来是女孩的同学,她们和女孩亲热地打着招呼,女孩一边帮妈妈理线,一边和同学招呼着,脸上挂着浅浅的笑容。

⑨我好奇地看着女孩。她的稚气的脸上,已经三三两两冒出青春的气息。她似乎一点也不在意,她的同学看到她的妈妈是个街头织补女。这出乎我的意料,我有个同学,就因为长相土了点,苍老了点,他的儿子从来不让他参加家长会,也不让他去学校接自己,男孩认为,自己的爸爸太寒碜了,出现在同学面前,丢自己的脸。

⑩我对她说,你的女儿真好。她看看女儿,笑着说,是啊,她很懂事,这几年,孩子跟我们也吃了不少苦,女孩嘴一撇,吃什么苦啊,你和爸爸才苦呢。忙完了手头的活,女孩拿出书本,趴在妈妈的凳子上,做起了作业。我问她,怎么不回家去做作业。女孩说,我们要等爸爸来接我们,然后一起回家。

11她穿针引线,牡丹的雏形,已经显露出来。这时候,一个中年男人蹬着三轮车骑了○

过来,女孩亲热地喊他爸爸。我对她说,天快黑了,要不我明天再来拿,你们先回家吧。她摇摇头,就快好了。

12路灯亮起来的时候,她终于将牡丹绣好了。那件陈旧的连衣裙,因为这朵鲜艳的牡○

丹,而靓丽起来。

13中年男人将三轮车上的修理工具重新摆放,腾出一个空位子来,然后,中年男人一○

第3页(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