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部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9:09:1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一单元:春天的故事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表达与交流的主要形式和方法。 2.培养同学们的想象力以及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展现春天的图片、儿歌、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春天在哪里

目标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和参与观察活动,激起对春天的兴趣,为本单元的学习作好准备。

2.引导 初步了解表达与交流的常用方式和基本方法。 一、提出问题

1.引入:春天是怎样的?你们能在我们校园里找到春天的影子吗?……

2.师:关于春天,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填写在“问题银行”里。 3.师:我们可以选择什么方式来讲述春天的故事呢?(提示:诗歌、绘画、童话剧、调查报告等。)

二、表达与交流 (一)故事与绘画

1.出示图片。这是美丽的春天图,图上有什么?(太阳、云、树、草地)

看着这张图可以讲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先讲图上有的东西,然后再讲图上没有的和自己想象出来的东西。边看图边思考。(提示:想象屋子里、树下或草地上有一些什么动物,正在干什么?)

2.请一同学们讲述,可以和老师说的不同,但要有次序地说清楚。评价同学们的讲述,启发同学们大胆地展开想象。

(二)童话剧

1.在教室里开辟表演区,让提前布置的同学戴上头饰,表演《小公鸡找春天》。

2.播放歌曲“春雨沙沙”,讨论下春雨的情景。组织同学们演唱并用声音和动作来表现。

3.观察图片说出种子的发芽过程,并做动作表现春雨中的事物。 三、布置作业

初步思考寻找春天的计划。

第二课时寻找春天

目标

1. 体验表达与交流的常用方式和基本方法。

2. 认识春季的一些特点, 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 。

一、讲述目标

本课制定“寻找春天”的计划,确定展现春天特色的表达方式,并开始实施。

二、制订计划

1. 选择研究春天的合适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确定一个研究主题。比如:春天有哪些正在发生的变化?春天的气温怎样变化?春天的种子怎样发芽?等等。

调查、实验、种植、观测等,都是比较实用的方法。儿歌、绘画、观察日记、研究报告等都可以利用。

有部分小组的主题可能不适合探究,教师要帮助他们修改为可行的活动。

2.填写书面计划

①结合教材上的表格,教师指导学生绘制计划表。 ②填写具体的行动步骤。 3. 分工

①确定小组成员的职责。 ②准备材料。 ③日程安适。 三、实施计划

各小组根据自己的计划,开展实践研究。分别进行调查、编写儿歌、彩排舞蹈、绘画、实验等活动。

比如,指导学生采集、制作花的标本。

(1)讲述:春天的花是很美丽的,如果我们把这些花采集起来,夹在书中,多好啊!书上这幅图告诉了我们采集花和夹花的方法。

(2)采花要注意的事项:

①不要采公园里的花,可以采野花或家里养植的花。 ②采集的花要完整,要带上一些枝叶。不要采虫咬过的花。 ③采集春天的花后,把它们按照开花日期的先后夹在书页里。 ④夹花时,要把花的姿态摆好,放平,夹住,压一下。隔一二天,再把书打开看一看,夹的花不要与书页粘连。

如果时间不够,则再增加一个课时。

第三课时讲述春天的故事

目标

全面了解表达与交流的常用方式及其方法,并通过概念图引导学生主动总结,提高认识。

一、表达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展示前一阶段的研究成果,举行“春天的故事会”。 组织学生分组交流,根据表达与交流的不同形式,设计若干交流活动区域,分别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使学生了解多种表达与交流的形式,获得与春天有关的科学知识。

要求:把观点讲清楚,认真倾听他人的见解,积极参与交流活动。